网络辅助英语泛读教学
一、英语教学中泛读教学的必要性
阅读是理解语篇及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综合过程。《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全国高考英语卷( NMET)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主要特点是:
注重语篇分析水平、合理判断能力及根据语义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侧重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的考查,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
阅读速度要求大大提高,阅读词汇量逐年增加。1993年仅为1143个,而2001年已增加到了2025个。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中学英语教材已经在话题、语篇、词汇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与改革,一些教材(如人教版的SEFC)的编撰已具相当高的科学性。然而它们的选材往往更新缓慢、阅读量词汇量相对不足、拓展面也较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在高中阶段学生词汇量已有一定积累的前提下,以结合教材主题、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辅助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泛读(extensive reading)是相对于精读(intensive reading)而言的,前者侧重于信息的获取,后者则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掌握。从语言的工具性特征来看,精泛并举、加强泛读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原则。当然,寻找主题适合、难度适当的语篇是泛读教学的关键。传统的媒体(书、报、杂志等),固然能提供不少适当的材料,但远不及运用现代技术那么方便快捷。
二、网络环境下泛读教学的优点
信息社会的最明显的标志是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加工、存贮与利用信息资源,而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较多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也就是说,网络空间中有大量英语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可得天独厚,它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
广泛性:
内容丰富全面。网上资源包罗万象,从内容上来看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原版读物、图片图表、分析推理等等。可以肯定它运用语言涵盖了高中教材所涉及或是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并且可以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共享性:
检索快捷方便。现在的大中型网站一般都有搜索引擎,如sina, sohu等等。还有的网站,如google( http://www.google.com ), baidu( http://www.baidu.com )等,则专业地提供中英文材料的主题或关键词搜索。速度快捷的搜索引擎大大方便了选材。教师只要确立主题或是材料类别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且经处理后的这些资料可构建资料库并可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
即时性:
材料鲜活合拍.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往往陈旧、过时,而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如学习到Charlie Chaplin (Unit 5, SEFC 2A) 时,可以在http://www.zhuangzi.com/en/cult/speech/0927_001.asp上找到关于这位伟大喜剧演员的的生平介绍和背景知识,还可以在http://www.shedu.com.cn/html/2003/08/28-6335.htm 上找到他的早期电影MODERN TIMES的下载;再如New York (Unit 13, SEFC 3B)中有大量的篇幅谈论双子塔,教师可从美国相关网站上找到“9·11”事件的报道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
三、网络泛读资源的选取与处理
泛读教学的选材应当尽量扣住使用的教材。人教版高中教材的主题分布基本照顾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文化体育、风俗传统、人物传记、历史资料、科学发现、名胜古迹、环境保护、文学原著等等。它们所缺乏的不可能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时机地提供素材。教师可以根据进度结合所学的内容来确立泛读的主题。如学习 SEFC 1B的The Aswan Dam一课时,可考虑选择the River Nile(尼罗河)的介绍材料,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这条常常洪水泛滥却又十分重要的河流。我们也可考虑选用China Daily中对我国著名的三峡大坝水利工程的报道供学生阅读。
搜索下载较窄的主题(如 Angkor Wat、Sherlock Holmes)可以采用大型搜索引擎,但一个相对宽泛主题(如Gymnastics、Food)则应选择分类的网站进行查询,这可以避免在数千个甚至数万个结果中进行二次选择的艰辛。常用的课文背景知识网站有(括号内为IP地址):
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 http://www.olmypic.org;
绿色和平组织网站 http://www.greenpeace.org;
麦当劳公司网站 http://www.mcdonalds.com;
美国广告博物馆 http://www.admuseum.org;
纽约建筑大观 http://www.nyskyscrapers.com;
爱因思坦传 http://www-groups.dcs.st-and.ac.uk/~history/mathematicians;
迪斯尼网站 http://www.disney.com;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http://www.worldwildlife.org;
诺贝尔奖网上博物馆 http://www.noble.se;
莎士比亚研究 http://www.shakespeare.com;
美国航空航天局 http://www.nasa.gov;
海伦凯勒--残疾人事业网 http://www.hkworld.org;
美国乡村音乐史 http://www.roughstock.com;
西方文学网 http://www.bibliomania.com;
美国《读者文摘》网 http://www.rd.com;
探索网站 http://www.discovery.com;
地球与太空网 http://www.earthsky.com;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http://www.nationalgeograohic.com 等.
网络材料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很健康有益,难度更未必适合高中生阅读。网上的素材下载后,教师应进行初步的筛选处理,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时效性等原则选出数篇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教师还应当根据当地教学资源的情况选择材料的呈现方式: 如通过投影仪投影,印刷后分发,制作成PPT课件或AUTHORWARE课件并辅以一定的练习,制作简单的网站等等. 有条件配备机房,学生终端和教师机并有局域网支持的,也可考虑把材料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合并制作成简单的网页.
科学组合 ,呈现后的材料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补充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激发阅读的自主性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四、网络环境下泛读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泛读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泛读教学应当提倡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理解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是一个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的"编码(encoding)"过程,而读者阅读材料实际是从辨认文字开始对文学、语义、修辞进行"解码(decoding)"的过程。"解码"过程的时值与阅读效率成反比。我们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训练阅读技巧:
1.学会搜寻信息:
给学生一些关于细节性的问题,如:How many letters did Mrs. Kate receive last month?How much is the watch?等细节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略读(skim)或是跳读(skip)迅速搜寻答案;
2.学会猜测词义:
泛读材料中的生词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重组材料时应有意设计生词障碍。障碍既可以是根据上下文或是构词法可知意思的词,也可以是仅能猜到词义的类别,但不影响全文理解的词(如花卉、动物的专业名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把握好障碍的梯度,以免由于梯度过大而使所选材料产生与培养阅读兴趣背道而驰的效果.
3.学会识图读表:
图表是一种承载信息量较大的常用语言形式,全部读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设计分类统计或是数据分析的任务,要求学生迅速定位查询,说出结果。
4.培养分析能力:
阅读当然不仅仅是个"解码"过程,它还是一个运用经验的"图式(schema)"来完成语义领悟的过程,因而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并根据自身的体验来探索作者的体验,做出某方面的评价与判断。教师通常可从四个方面设计阅读任务、引发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1.给出(或选出)材料的主题或标题;
2.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倾向或态度;
3.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的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
4.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材料中涉及的事实进行适当的评价.
应当注意的是,学生思考的用时、讨论的范围及教师的即时反应均影响阅读分析的效果。
五、网络环境泛读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网络环境下进行泛读教学的组织者是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尽管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人格魅力、情感态度等这些传统意义上评价教师的标准仍然重要,但网络环境下的泛读教学对英语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
1.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
网络时代给基础教育手段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各学科寻求与信息技术整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的今天,仅仅满足于教科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显然是不行的。但网络环境教学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它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得多的精力与耐心。没有努力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是不可能尝到成功的滋味的。
2.摆正教师在网络泛读教学环境中的位置
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应是教学活动的主宰。教师仅仅是资源的组织者,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在"任务型"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丰富的阅读情境,设计合理的激励性的阅读任务,给出积极的学习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评判思想的能力。
3.掌握必要的知识
电脑应用及必要的网络知识无疑是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及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如Windows XP, Office 文档处理,Powerpoint Authorware课件制作, Flash应用, Internet的设置使用、收发邮件等);
2.掌握网页下载、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术(如使用Frontpage 2000制作带链接、图片、表单的简单网页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已及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网络辅助英语泛读教学这一奇葩必将在不远的将来绽放出更绚烂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