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课改探航--新、精、活、实
        ★★★★
【字体:
课改探航--新、精、活、实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是时代对学校提出的战略要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探索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规划中提出,课堂教学要形成“新、精、活、实”四字特色,从各方面、各层次、各学科进行实验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新
  新:是指观念新、模式新。“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观念”(柳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因此观念新、模式新极为重要。我们知道:(1)社会发展有赖于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层次人才的共同努力,人人都可以成材,而不是只能考上大学的人才是人才;(2)学科考试分数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标准,但视唯一标准来评价,教育质量是片面、错误的,应从全体学生以及每个学生的整体变化程度加以衡量;(3)学生是学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教育者的任务在于教会学生,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改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我们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教学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尝试式、情境式的开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取得较好的成绩。
  探究式,这种结构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注重学生独立钻研,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其教学程序为“创造情境→定向自读→师生研讨→质疑点拨→反馈练习”。语文学科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讨论式,这种结构是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其教学程序为“指导预习→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点拨小结→反馈练习”。自然、劳动、社会等学科常采用这种结构。
如,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教师先指导学生预习,再提出“为什么仓库、家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萌发?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等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总结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空气、温度、水、阳光、土壤等,最后教师把种子分给学生做实验。
尝试式,突出学生尝试,让学生在自觉训练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其程序为“提出目标→自习教材→尝试练习→教师点拨→再次练习”。数学学科主要采用这种模式。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材“除数是二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传统的教育结构虽能使学生掌握新知,但往往不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陷于枯燥的竖式计算中。我校教师在教学时,先提出教学目标:今天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出示例题2665÷26),问:你知道它和以前学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方法一样吗?是如何计算的呢?接着让学生自学教材并同桌讨论,再让学生试着做例题,教师及时点拔、评讲,最后布置习题进行巩固练习。这样的结构,明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学生有战胜困难的成就感,枯燥的计算也不枯燥了,反而越做越有味,从而让学生在自觉训练中掌握新知,学会方法。
二、精
  精:指讲解精、练习精。 教学中教师因担心所教的知识太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往往把认为是重点知识的部分一讲再讲,反复强调,并且一练再练,机械重复。造成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虽然短期效果较好,但从长远目标来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剥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随着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整,由原来的40分钟改为35分钟,部分教师甚至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把时间还给学生,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坚持精讲巧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克服只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的倾向,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和学会学习的过程。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三步混合运算的式题”,讲解运算顺序既没有直观图形可参考,又无任何形象材料加以辅助说明,且又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要求学生在二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以掌握,教师往往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讲一种类型、练习几道习题,再讲另一种类型,再练习,这样的教学结构及过程,仅使学生接受知识,而未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并且当各种类型一起出现时,学生就会混淆而搞不清顺序。我在教学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迁移、联系,把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分成高级运算和低级运算,让学生从“高”、“低”的字眼形象地掌握顺序,并加强对比练习。例如出现一组对比题:
72+360÷30-6
72+360÷(30-6 )
(72+360)÷(30-6)
  先让学生比一比,找一找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再猜测一下,答案一样不一样?最后试一试,经常这样巧设习题,加以训练,学生既掌握了各种题目的不同运算顺序,又加深了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从而较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达到了精讲巧练的目的。
三、活
  活:指教法活、学法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对主要矛盾,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由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或一练到底满堂练,要不就是一问到底,满堂问,并美其名曰“启发式”,毫无启发性,问题充斥课堂。试想,这系列的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所以,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材研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势在必行的改革。我们在教学中,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内容,要求教师相机采取独立发现法、突破常规法、直觉预测法、归纳类比法、开放想象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学会变为会学。
  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预先让学生调查一件商品的价格,并用小数表示。上课时将这些商品连同价格公布出来,要求各人设想选购其中两种或三种,算出总价,也可以假定付出一些钱,算出找回多少元。这个题材,贴近生活。学生兴趣浓厚,各人设想不同,计算的内容不同。他们在计算中遇到小数加减法,有人将单价化成“角”或“分”计算,有人用复名数计算,有人发现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就是“元”对“元”、“角”对“角”、“分”对“分”,可以直接计算,只是遇到20元-13.45元时稍有难色;在此基础上再集中到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学生这样的学习,对于计算法则理解得更清楚!
  四、实
  实:指内容实、效果实。课堂教学质量是否提高,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外,还非常注重教学手段的应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尝试我们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魅力,它能使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式直观而形象地显现在学生面前,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以老师讲解为主,以小黑板、挂图和系列模型为主,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尽如意,有时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例如,教学四年级教材:三角形的面积,要求学生通过剪一剪(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移一移(旋转180度,平移),拼一拼(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再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得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在操作中,往往学生看不懂板书的图意,或者听不懂题意,不明确操作的方法,造成了操作方法失误,不仅没理解正确的方法,还浪费了不少时间,以至来不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剪、移、拼的过程化静为动,清晰地演示给学生看,学生跟着演示,独立操作。既清楚地了解了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联系,也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学生在课堂上练的机会大大增加,负担轻,巩固率高,保证在35分钟内顺利完成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新、精、活、实”的课堂教学特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这是一项综合的工程、系统的工程,还需要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探索。(此文获’2001苏州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