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
【字体:
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连山区东青卜中心小学       郭维祥

    本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该怎么办”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了三幅图。讲小明每天帮王爷爷取牛奶,王爷爷想给他一点酬劳,小明不肯要,但又无法拒绝,不知道该怎么办,让学生帮小明出个好主意。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讲故事,自己读读、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教师指名回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通过多次叙述,了解人物的个性:小明主动帮助老人不要报酬,老爷爷过意不去,一定要答谢。
然后安排同桌商议,根据故事的内容说说小明该怎么办,最后交流评议,表演故事。
    1、交流。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真正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对学生说出的办法不表示肯定和否定,只在语言表达上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
    2、评一评。谁说的办法好?为什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3、表演故事。把评议出的好办法作为小明想出的主意,放进故事里演一演。
    在本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教师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听众,一个热情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主角真正的是学生,让学生在想象中获得自由的空间,表演起来情绪饱满,朝气蓬勃,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无拘无束。有的学生竟然想到了小明拿钱后怎样又偷偷地放在牛奶瓶下,或用一个储蓄罐积攒下来,买个礼物送给王爷爷;还有的学生认为小明应该高兴地拿到钱,买自己想买的玩具、糖果。我并不向学生交代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对每个学生的表演,我都给予了赞赏和鼓励,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想法的独特性,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从一年级起,就要让学生重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相信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困惑的,但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我经常对自己说的话。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