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案例
体育教学案例
—— 研究性学习蹲踞式起跑
一、 背景
在一次学校运动队的训练中,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进行蹲踞式起跑的练习。老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起跑。结果,大部分学生起跑动作很慢。只有个别学生的爆发力好一点,跑的相对来讲快一点,但也只是在那猜口令。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的动作不熟练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练习;三是紧张的心理。如何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好起跑的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 教学片段
我让学生在训练前收看和收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动作和比赛实况,观看运动员们起跑的动作。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大家集思广益,他们想出了,(采取追逐跑、10米内赛跑、比赛抢东西等等);给学生讲述优秀运动员的动人事迹,从而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让学生对自己建立起信心。
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起来后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蹲踞式起跑的能力,我翻阅了相关的一些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添加了一些辅助型的练习,采取游戏的方法进行。如:俯卧式起跑、坐卧式起跑、背立式起跑等;这样的练习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反应能力,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了田径运动训练的枯操性。学习兴趣有了,我让学生采取用后脚蹬着墙,体会脚蹬地的感觉;高抬臀部,低头可以看见身后;接着采取多种发令的方法进行起跑,有鸣枪、击掌、鸣哨;让学生在各种发令的情况下进行起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起跑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蹲踞式起跑,体验了田径运动带来的乐趣)
三、 反思
1、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蹲踞式起跑)。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法),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蹲踞式起跑来进行的一些体验,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起跑,让学生在享受运动的乐趣下,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和练习气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提高师生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老师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合肥瑶海实验小学(邮编)230011
陈 亮 电 话: 2179586
200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