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林海》第二课时(二则)
          ★★★★
【字体:
《林海》第二课时(二则)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内容:《林海》第2—5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思想认识: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基础知识: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学习新词。
   3.基本能力:①学习作者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②结合课文表达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③背诵第3—5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任务
   1.问: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自然段,主要学到了些什么?(作者初入大兴安岭感到亲切、舒服。)
   2.根据第一自然段内容,这节课大家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答出:课文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方面?怎样表达作者亲切、舒服之情的?)
  二、自由初读,整体感知
   1.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2.思考:这部分写了哪些景物?(岭、林、花)
  三、精读“举一”,熟读“反三”
   (1)精读“举一”
     学习第二自然段。
     读——细读,在草稿纸上写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画——用横线画出写“岭”的特点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写景美的词句。
     议——小组交流读懂的内容,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
     解——搜集各组不能解决的较集中的问题,老师引导解决。
     读——先读画横线句子,通过范读、抽读、齐读等方式,读出大兴安岭的“岭”“多”“温柔”的特点;再读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的方式,读出对大兴安岭的喜悦之情;最后抽个别学生读,其余学生闭目想像,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谈——说说学习这段的收获。比谁说得多,说的最有价值。(老师总结指出:①借景抒情表达真情实感;②通过“读”体会思想感情;③写“秦岭”与大兴安岭的“岭”形成对比,突出大兴安岭“岭”的特点,学习比较构思的表达方式。训练:以《我的家乡》为题,说说用比较法该怎样构思?)
     小结学法:读、画、议、解、谈。
  (2)熟读“反三”
   1.按第二自然段的学法学习写“林”的两个自然段。
    提示:谈学习这两自然段收获。
     ①借景抒情,体会感情;
     ②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
     ③点面结合的表达方式;训练:以《课间活动》或《野炊》为题,“面”可写些什么,“点”可写些什么?
     ④理解课文内容后,限时间背诵课文。
   2.运用前面的学法学习写“花”这一自然段。
  提示:画,用简笔画画出经打扮了的像小姑娘一样的大兴安岭。(先读句子:“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再想像作画,比比谁画得又快又符合课文内容。)训练:一个句子中用上两种或三种修辞手法。
  四、巩固练习,落实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同桌互相背诵3—5自然段。
   2.说说本课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写景抒情)
   3.从本册教材中各找三课写景抒情和叙事抒情的文章。
   4.下面这些题目应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秋天的校园》、《我爱老师》、《家乡的田野》、《啊,好大的黄桷树》、《环卫工人,我赞美您》。
   5.(选作题)从上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1)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真情实感;(2)表达方式:用上比较构思、点面结合、比喻等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结合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
   2、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录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随着老舍爷爷一起初步了解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知道作者在进入大兴安岭前总以为-()。当走进大兴安岭后,作者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汇报。
     学生板书:亲切舒服
   2、请你告诉大家,作者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岭林花
  二、学习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一)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岭、林、花”三方面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做上记号,并美美地读一读,发现不明白的地方打“?”
     (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
  (二)合作学习:
     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地方美美地读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听,也可以读给你的好朋友听,读完后还要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意见或评价,有问题也可以请教同学帮助解决。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了解学情,适当点拨)
  (三)大组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生生互助,品读赏析,体会感情。
    1、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板书:
      岭:多温柔
      林:绿如海
      花:多美丽
    2、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学生汇报过程中,抓主描写景物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美美朗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方式: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读,赛读。适时背诵有关语句。
    3、播放录像,欣赏美景。(边欣赏边请同学上台解说)
      以上三步交替进行。
  (四)默读6、7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同时给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交流汇报:
     学生自己质疑,生生解疑。
     重点体会:(1)美丽与建设的关系。
          (2)美丽与兴国安邦的关系。
  三、总结。
    请你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给美丽的大兴安岭写解说词。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