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韧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胶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后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高粱 穗头 贫瘠 坚韧不拔 擒拿 爬蔓 掐下 跋涉
1.指名读、齐读生字、词,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贫瘠(j0)不读(j9),“蔓”是多音字,在这里读(w4n),不读(m4n)。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
注意区别:“粱”与“梁”、“贫”与“贪”、“掐”与“馅”、“跋”与“拔”,“掐”不要写成“搯”。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知识解决。
4.读读课后“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提出你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五、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子、硕而红的穗头、紧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高粱最具特点的是哪个部位?(在“根”下划“△”)课文是怎么描写的?用重点号划出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所划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坚韧、像鹰爪)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5.再朗读,说说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6.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从审题入手,引入本课时1.复习提问: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谁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高粱的什么特点?(学生答。)
2.大家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不光描写高粱根的特点,重点在哪个字上?(情)那么这个“情”指的是什么呢?
二、自己朗读课文,思考这个“情”指什么
读后回答:(“我”对高粱的感情。)
1.默读。划出表现“我”对高粱的感情的句子。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谈谈你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情”字的。
3.当学生读的是重点句时,用投影打出,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书第103页。)
(1)一想到高粱,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性。(高粱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品性?为什么一想到高粱,就想到它的那些品性?)[讨论后板书:令人敬佩的品性]
(2)“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联系上文,说说伯伯为什么要“我”站得像高粱一样。“要练到根从脚脖子生出来”是什么意思?)[讨论后板书: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朗读全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读文,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中心思想。
3.讨论得出:(本文赞美了高粱紧抓土地的品性,并启迪我们学习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
五、练习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六、总结深化
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作者顽强地生活。我想从今以后也会激励着我们大家奔向21世纪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