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回声
        ★★★★
【字体:
回声
作者:薛丽丽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回声


来源于: 薛丽丽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回声,初步懂得形成回声的原因。
     2.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字的音和形。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水波纹的产生和回荡悟出回声的形成原因。
     2.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导入学习
     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在桥洞下面玩,小青蛙高兴地叫起来“呱呱呱,多好啊!”这时从桥洞下传出同样的声音“呱呱呱,多好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学习23课回声。(板书课题 23 回声)
     二、初读课文,划分小段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特别注意不认识的字要读准字音。
     2.用笔划分自然段,请六位同学每人读一小段,其它同学听后简单评议。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连读1~3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小青蛙发现了什么现象?
     提问
     (1)小青蛙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一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点?(桥洞)
     (3)桥洞是什么形状的?(半圆)
     请两位同学分为“小青蛙”、“看不见的小青蛙”角色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
     (4)小青蛙认为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一位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2.请同学读4~5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说的?
     提问
     (1)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
     (2)这颗石子落到水里产生了什么?
     (3)水波纹是怎样动的?
     板书:水 波纹 碰河岸 荡回来
     通过课件让学生看清水波产生回荡的现象。
     (4)青蛙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
     看完课件回答问题。
     1.叫声像( )。
     2.水波纹碰( )荡回来。
     3.声音的波纹碰( )返回来。
     老师和同学一边讨论一边读书,把水波纹产生现象与声波的回荡联系起来,以此说明回声的形成。
     板书:声音 波纹 碰石壁 返回来
     朗读4~5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回声。
     3.请同学读第6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桥洞中会响起一片“呱呱呱”的回声?
     (因为小青蛙叫个不停,所以回声一声接一声,就连成了一片。)
     三、朗读全文,注意情感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