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回声》
        ★★★★
【字体:
《回声》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 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五段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电教平台)
多媒体电教软件(《回声》课件)
幻灯机、盛水的玻璃缸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要点:
诱导预习。
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理解青蛙妈妈的话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 听回声的录音。
2. 你觉得这声音有什么特别?你想知道些什么?
3. 设疑:你听过回声吗?在什么地方听到了的?回声是什么回事?
4. 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二、 检查预习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引导细读,边读边议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
思考:这段话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 示图,用导读的方法回答思考题:
第一句告诉我们:小河上……
第二句:半圆的……和水里的……连起来,好像一个……
3.) 指导感情朗读: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谁能把这美的感觉说出来?
过渡: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请同学们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
2. 学习二、三自然段。
1.) 小声自由读。
2.)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看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强调“桥洞”)
3.)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小青蛙和“看不见的小青蛙”的话用“___”划出来。
4.) 检查,示句: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5.) 指导读句  想一想:小青蛙两次说话的语气一样吗?从哪里知道的?
a. 指导按标点符号读好句子。
b. 分角色朗读:谁来当小青蛙?谁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让我们听听“看不见的小青蛙”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提示:学话的小青蛙要比小青蛙声音要小。)
6.) (读小青蛙妈妈的问话。)听到有人在学自己说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奇怪,书上怎么说。
理解:奇怪极了
板书:奇怪
示句:“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7.)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    cang
                          藏
过渡:多好向的小青蛙呀,桥洞里真的藏着一只小青蛙吗?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3.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读
  思考: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2.) 示第四自然段
  默读:把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用“.”把它点出来。
  示生字卡读读理解:
                          jian        reng
                          捡          扔
(用做动作的方法学记这两个生字)
3.) 再找出写河水变化的句子,用“___”划出来。
4.) 做实验:利用玻璃缸投石演示,观察水面的变化。
5.) 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老师做的实验,跟课文所讲的现象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边读课文的句子,一边想象刚才的情景。
6.) 读句“……河水……荡回来”,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
                              bo       dang
                              波纹      荡
7.) 演示动画“扔石头”,进行说话训练。
8.) 齐读这个自然段。
9.) 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板书: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过渡: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回声到底是什么回事?看第五自然段,听听青蛙妈妈是怎样说的?
4. 学习第五自然段
1.) 指名读
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2.) 示青蛙妈妈的话:
问: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3.) 示2、3句话,引导比较,理解。
先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相同的词,再引导悟出声音的波纹与水的波纹相似之处:碰到挡住它们前进的东西,都会回来。
4.) 引导学生板书: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5.) 演示动画:青蛙叫的回声。
练习说话: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
6.) 填空练习:
1. 水的(    )碰到(    )又(    )回来。
2. 青蛙叫的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    ),也要(   )回来。
7.) 小结板书:明白
8.) 分角色朗读这段。理解:一蹦老高
过渡:回声多有趣呀,小青蛙又回到桥洞里听那有趣的回声了。
5. 情景导学最后一段。
四、 小结质疑。(略)
1、 按板书小结。
2、 质疑: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第三节
教学要点:
巩固练习,训练提高。

教学过程:
一、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说回声的形成。
三、 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 分析生字的字形,指导田字格的书写,进行扩词,说话的练习。
五、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


附板书设计:

17  回声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奇怪                             明白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