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三
教学目标
1、读背词语,知道这是描写秋冬季节的优美词汇,能在习作中用上这些优美词汇。
2、阅读短文,弄清日记的内容及格式,使学生从中受到雷锋精神的教育。
3、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并从中受到环保教育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4、指导学生掌握日记的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词汇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2、掌握日记的格式,使学生从中受到雷锋精神的教育。
3、从口语交际活动中受到环保教育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部分和“阅读”部分
二、完成“读读背背”部分
1、复习单元二的读读背背内容。
2、揭示本节课读背内容。
3、指名读,正音。
4、说说这些词语的共同特点。(前三行写秋,后三行写冬)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
秋高气爽:用于描写天气,意指秋天天气很凉爽。
天高云淡:用于描写天空,意指天特别高,特别蓝,只有淡淡的几朵白云。
秋色迷人:用于描写景色时的总述句。
金桂飘香,秋菊傲骨:写了代表秋天特色的两种花,前者注重写本身,后者注重以物喻人。
果实累累:既写出秋景特点,又可以喻指工作有成就的人。
后六个词语主要从天气来写冬天寒冷的特点。
2、 请你运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1)用其中一个词造句。
(2)用其中几个词并说一小段话。
7、你还可以说几个关于写秋、冬特点的词吗?开展词汇积累比赛。
8、将今天的词汇背下来。
三、完成“阅读”部分
1、揭题,学生谈谈对雷锋其人的了解。(出示插图)
2、默读,看看两则日记分别讲了雷锋的哪些事?
3、自由读文,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反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感动。
4、引导学生谈话:你的身边有没有雷锋这样的人?想想你打算怎样向雷锋学习?
5、学习写日记的基本格式(投影出雷锋原日记几篇后归纳)
(1)标题一般用“日记一则”;
(2)下行写上写日记的时间(日期、星期几)、天气。
(3)内容不要太多,只要写清今天做的最重要的一、二件事则可。
6、齐读雷锋的这两则日记。
四、小结
日记是记录生活最好的手段,希望同学们能多写日记。
五、作业
1、抄写“读读背背”中的词汇。
2、写一则日记。
第二课时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口语交际”部分练习。
二、投影出今天交际的话题内容,指句读。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今天说话的内容:
A.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砍几棵树是值得的。
B.砍树容易栽树难,政府应该另想办法发展交通,不应该砍树。
四、你同意哪一点意见?
将学生按意见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可派代表或集体性地围绕这一问题开展辩论,举办一次小小辩论赛。标题即为:要路还是要树。
五、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六、小结讨论结果,引导展开下一轮交际
单要路或单要树都不能解决这一城市面临的问题,能不能二者兼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七、将大家的提议写成倡议书的形式,由其中推荐的代表执笔,写一封倡议书给市政府办公室,为我市环保出力。
八、关心环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结谈话)
九、作业(任选一题)
1、做一件保护环境的事。
2、你认为怎样做更好?围绕今天的“口语交际”内容写一写你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重温《在南极的日子》提问:什么是日记?并说说日记的格式。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日记。要用上次学过的学习方法来读。
3、板书课题:3月27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二、自学课例,启发思考
1、3月27日的日记写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思路。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生字新词。
“佝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4、讨论。
(1)周校长说:“没什么,保持校园的整洁,我也有一份责任。”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2)听了周校长的话,习作者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看法?
5、小结。
(1)老校长讲卫生有什么好的习惯?
(2)在保持校园整洁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这则日记和《在南极的日子》对照、讨论怎样写日记的问题。
提示要点:
1、日记——日记是自己每天生活的真实记录。写日记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特别是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
2、日记可以写哪些内容?(一景、一物、一人、一事)
3、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培养观察能力、认识能力、作文能力)
4、日记的格式。
第一写上日期(年、月、日、星期)和天气。
从第二行开始,按照作文的格式(每段开头空两格)写日记的内容。
1、 温写日记应注意的事项。
2、 读写日记的一段话。
四、请你按照写日记的方法和要求,写一篇日记。
第四课时
一、根据学生日记的普遍情况谈话。
二、选出好的日记,投影欣赏,说说好在哪里。
三、出示有典型毛病的习作,指导修改,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 格式是否正确?
2、 日记所讲的事情写清楚了吗?
3、 语句流畅吗?
四、根据以上几点,同桌互相交换习作批改。师巡视点拨。
五、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并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