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5/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抓住总起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
4. 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会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
1. 谈话:
同学们见过“井”吗?你们知道“井”有什么作用?
2. 学生自由谈谈在哪里见过“井”及它的作用。
二、检查预习 15’
1. 开火车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 正音:
清楚 年龄 大碗 又酸又甜 滋味 一辈子 开掘
3. 理解生字词含义。
“年龄”可以凭牙齿断定年龄
“掘”用手将尸体挖出来
“碗”最初的碗是用石头做的
4.指导书写。
5.指导朗读长句。
三、分段 10’
1. 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什么结构?可以分为几段?
2.自己分段,思考段落大意。
3.集体讨论。
四、学习第一段 5’
1.指名读,思考:
这口井在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古老”?
2.讨论:
井在什么地方?在菜园说明了什么?
从哪里看出“古老”?
3.指导朗读
4.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作者怎样写处井的特点?
2. 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
1. 这口井在什么地方?
2. 从哪里看出“古老”?
3. 这口井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讲读第二段 20’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A. 学生自读,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
B. 这一段的总起句是什么?
C. 作者用什么事例说明井水清?
D. 该怎样朗读这件事?
E. 学生练习。
F. 指名读,其余评议。
G. 再练习朗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A. 归纳第二段学法。
B. 学生按学法自学第三段。
C. 归纳讨论:
总起句,用什么事例说。
D. 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A. 学生按学法要求自学。
B. 小组交流。
C. 汇报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5’
1. 自读。
2. “他们”是谁?“他们”的劳动是指什么?
3. 为什么说他们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甜美和欢乐?
4. 朗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5’
背诵课文
板书:
菜园 古老的水井
清 数星星
22.井 甜 给战士喝
凉 浸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