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懂得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凡事要有耐心,有恒心,才能成功。
4、进一步认识反问句,初步认识一些农谚。
【教学重点】
读好反问句,理解什么叫农谚。
【教学难点】
读好反问句,理解什么叫农谚。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头饰。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喜欢吃水果吗?
种过果树吗?
2、[出示课题]
⑴认读。
⑵学“猴”。
记字形(注意“亻”与“ ”中间无一小竖)。
二、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
2、轻声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
⑵读准句子。
三、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
开火车读。
小老师提醒读音。
2、交流:自学生字。
你学会了哪个字?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重点:
改:第三笔“ ”;
浇:右上角不能加“ ”;
拔:第四笔是“ ”不是“ ”;
施:别丢了右上角的“ ”。
3、描红。
抄写
四、质疑。
1、默读课文。
找出不懂的地方。
2、农谚。
课外作业:查资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
1、自由读。
选自己喜欢的一段。
2、指名读。
师生评议。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
思考:猴子先后种了哪些果树?
为什么不停地改种?
结果怎样?
2、交流。
3、[出示:
梨树要等五年才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梨树要等五年才结果,你没有这个耐心。]
读一读,比一比:
⑴意思是否相同?
⑵说法呢?
⑶哪一种更能让猴子动心?
⑷练读反问句。
4、找一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指名口头改句型。
同桌互改。
5、练读文中所有反问句。
6、齐读第8节。
⑴问:为什么用省略号?
你对猴子的看法?
⑵读写猴子的话。
“三心二意”
“没耐心”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文中有哪些小动物?
2、4人小组练习对话。
3、分角色朗读。
评议。
再读。
第三课时
一、小结全文。
1、自由读课文。
2、你想对猴子说什么?
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
3、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农谚”?
文中说了哪些农谚?
(出示农谚)
指名读。
齐读。
二、演练课本剧。
1、提要求。
⑴主要意思跟课文内容一致,不必一字不变。
⑵模拟出动物叫声。
⑶适当添加动作。
2、4人小组排练。
3、自荐表演。
三、课堂作业。
1、听写生字词。
2、摘抄农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