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本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的形近偏旁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便于学生正确区分。与图相对应的词语4组12个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
学情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表中4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能正确区分。引导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借助拼音,读出相应的词语。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读熟本课词语,大体了解形声字的形义关系。
实践活动:调动已有的积累找一找有关这两组偏旁的字,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形义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比较偏旁“木、禾”。读熟本课前两行的词语,大体了解形声字的形义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举例说出“木、禾字旁”的字。
2、这两个偏旁容易混淆,我们理解了它们表示的意思后就很容易区分了。
二、出示表一:
1、图上画了什么?“木”的古文字像什么?
2、“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3、再看前面举例的几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1、这些都是什么树?(相机出示:松柏、杨柳)指名分析生字字形。
2、学习“桌椅”。“椅”为什么是木字旁?
3、指名读、齐读:松柏、杨柳、桌椅
4、图上还有什么?(相机出示:秧苗、稻谷)秧苗、稻谷都是长在哪里的?(出示:庄稼)
1、 出示:秧、稻、稼 (1)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2、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发现了这两组词的规律了吗?指名归纳。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柳、秧”。“庄”与“压”注意区别。
2、学生描红书上田字格里的生字。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比较偏旁“竹、艹”。读熟本课前两行的词语,大体了解形声字的形义关系。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木( )( )( )( )禾( )( )( )( )
二、出示表二,学习部分生字词。
1、 图上画了什么?“竹字头”的古文字像什么?举例说说带有“竹字头”的生字。
2、 出示挂图:这些竹制品叫什么?(相机出示:竹篮、箩筐、筷子)
3、 你发现“竹字头”的生字都有什么规律?
4、看表二:“艹”的古文字像什么?举例说说带有“艹”的生字。
5、出示挂图:你能说出这些事物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茶叶、菠萝、兰花)
简单介绍兰花:春天开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6、再看前面举例的几个字,你们发现“艹”的字什么规律?
3、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发现了这两组词的规律了吗?指名归纳。
4、 齐读识字3的词语。分组比赛读。
三、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上田字格里的生字。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五、练习:(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木( )( )( )( )禾( )( )( )( )
竹( )( )( )( )艹( )( )( )( )
(2)看篇尾图,编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注意用上本课一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