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案例 >> 正文 |
|
|||||
戴尔:流水线与企业文化沙漠 | |||||
作者:佚名 人气:54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提供同等就业机会的情况下选择离开公司的人数占到64%。90%以上选择离开的员工都埋怨说:这里没有文化,我在这里学不到任何东西!
实际上,对戴尔模式进行检讨,就是对基于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工业文明的检讨。 但不管我们如何检讨,也决改变不了资本的本能,这是一个事实。那么,在流水线与企业文化之间进行取舍,就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无可回避的选择。 一个让人灰心的结论是,即使对戴尔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非议,但戴尔的流水线还将运转得异常流畅。对于普通企业来讲,企业的生命周期,其实就是企业的文化周期。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文化,那么,它的生命周期又如何来界定呢?这取决于它的模式能够支撑多久。有人说戴尔不卖电脑了,它的模式可以支持它继续在其他行业进行操作,所以短期内,我们看不到戴尔的危机突显,因为,支撑它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仍有顽强的生命力。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工业革命向信息时代的过渡期,而同时兼具了二者优势的戴尔,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流水线也有其先天不足:它不可能再有出人意料的创造性!因为,这个系统的最大化利润能力已经被挖掘殆尽了。如果经济模式发展到过分依赖人的创造力而不是一种模式时,那么,戴尔的危机才会真正显示出来。而这个时代,从定义上看,它属于真正的知识经济。 当然,换个角度,被许多人重视的企业文化也并非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会在利润与人的发展之间找到了好的平衡点。从理论上看,一个优秀的企业,就应该是具有良好文化的企业和适于人发展的企业。但,任何事情从来都是双刃剑。一种文化在造就企业的同时,也必然会最终毁掉一个企业。因为,文化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上升、成熟然后衰落的过程。当一种文化走向衰落之时,文化的惰性就会拖跨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一个让人生活得很舒服的文化,极有可能是衰落的先兆。因而,当我们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尤其是某些成功的企业的文化,感叹它们塑造了企业辉煌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它会慢慢侵蚀企业的肌体——这就是所谓的“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一旦发作,就有致命的危险。即使企业能够认识到它,要改革它却很难。索尼的困境,摩托罗拉的问题,无一不是典型的表现。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