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蒙牛“空—地”合势营销           ★★★ 【字体:
蒙牛“空—地”合势营销

作者:钟超军     人气:27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蒙牛,三年时间从千名之外跻身行业四强;三年时间打造“中国驰名商标”;三年时间完成销售额19. 5倍的增长,成为《当代经理人》2002中国成长企业百强冠军。

  有业内人士认为:蒙牛之所以“牛”,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蒙牛一开始并没有把自己当作“牛”,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只弱小的羔羊,需要时时刻刻左顾右盼,提防着被凶猛的对手掠杀,弱小的蒙牛像羊吃草一般,一个市场一个市场的去吃,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去吃,终于吃出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吃出了一份可观的市场份额,吃成了一头壮实的“猛牛”。

  蒙牛很聪明,在群雄逐鹿的乳业战场,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没有先进的战略战术,自己可怜的资本还不够泛起一个涟漪。因此,从身入战场的第一天起, 蒙牛一直快而不乱的推行其“空——地”营销策略,用广告实施空中打击,夺取制空权;用促销实行地面推进,逐一清除地面堡垒,“空——地”联动,立体攻击,短短三年,便实实在在的打造了一个中国乳业的奇迹。

蒙牛广告—热情桑巴舞

  战争论中,空中打击有显著的先声夺人、威慑敌心之效。营销战中的广告与之可谓是异曲同工。

  “广告的投入与销售额的上升绝对成正比”,这是有“乳业怪杰”之称的蒙牛乳业董事长牛根生之言。

  1999年6月,刚刚成立的蒙牛乳业首次投入35万元包揽了央视6套两个月的阶段广告,当年蒙牛销售额为4300万元,尝到甜头的蒙牛迅速加大广告投入,2002年蒙牛的广告花销为6000万元左右,其销售额已突破21亿元。据蒙牛乳业营销企划监察中心主任孙先红介绍,蒙牛的广告投放量基本已年销售额3 %速度递增。2003年初,刚刚和摩根斯坦利等国际著名的风险投资联姻的蒙牛放出豪言:2006年销售额100亿元,以蒙牛3 %的广告投入拉动年销售额250 %的增长来看,如果蒙牛牛气依旧,2006年达到年销售额100亿元的目标不无可能。

  蒙牛是“猛牛”,不是“蛮牛”。蒙牛的广告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市场拉动力,只因为其广告之“舞”实在跳得太精彩。

  (一) 澄清敌我,彰显个性

  硝烟四起的战场上,奋力搏杀,虎口夺食的不是英雄,是勇士,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兵不血刃的庙算胜者,一如蒙牛

  为确保出师名正言顺,为避免战场腹背受敌,1999年的乳业场上,蒙牛一出生便打出了第一块广告牌:蒙牛伊利学习,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在其产品包装上,蒙牛也信誓旦旦:为民族工业争光,向伊利学习。从此,人们知道了在内蒙古的千里草原上,除了品质卓越的“百分百好牛,百分百好奶”的伊利,还奔腾着一头谦虚上进的蒙牛

  蒙牛明白,在战火纷飞的乳业场上,要让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靠“使蛮”是不行的,更何况初生蒙牛体单力支,毫无蛮劲,为了在业界发出自己清晰的声音,蒙牛采取了“概念空降”,实行比附定位,声望传播,依托伊利的品牌资源借力打力,免费搭了趟便车。但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要升华为蒙牛品牌的个性,还尚显单薄,为了进一步塑造和提炼蒙牛品牌个性,蒙牛广告传播主旨一直是“真诚到永远”。

  蒙牛的广告策划非常大胆,2001年北京申奥,蒙牛第一个站起来,“我们捐赠1000万”。语惊中华。待群情稍稍平覆,蒙牛策划进一步深入,“一厘钱精神,千万元奉献”,即在每根雪糕、每袋牛奶的销售收入各提取1厘钱,7年延期付清,“真情”流露一目了然;2003年,非典肆虐,截止到5月6日,蒙牛累计捐款物资1160万元,包括86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300万元的蒙牛纯牛奶,“真诚”之心溢于言表。这种品牌形象的集束传播,使得蒙牛得以以最小的资本投入,最快的速度,获得与伊利“能力”品牌个性相辉印的鲜明品牌形象。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