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戴尔研究(15):戴尔称雄 | |||||
作者:佚名 人气:22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对于还在卖电脑的人来说,现在的日子可不好过── 除非你是正在大幅削价、从效率较低的竞争对手那里攫取市场份额的戴尔。PC 业到了“游戏结束”的时候了? 在 2000 年开始的经济放缓对戴尔公司而言不是件好事情,但是,迈克尔.戴尔与罗林斯(后者正在逐渐成为和迈克尔平起平坐的事业伙伴)决定通过大幅削价而使对手的日子更加难过。“实际上,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在需求减缓的时期,零部件的价格也会下跌。和我们的对手不同,我们可以马上把节省下来的一部分钱花到顾客身上,”罗林斯解释说。在较低的价位上卖出更多的电脑比在较高的价位上卖出较少的电脑使戴尔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低价位给对手带来了灾难。在截止到 2001 年 9 月 31 日的 12 个月内,康柏、惠普和盖特韦均丧失了部分市场份额,而同期戴尔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却攀升了 31%。 虽说 2001 年的企业市场很不景气,戴尔仍确信,2002 年下半年一定会恢复增长──原因很简单:“有 1.5 亿台计算机使用超过 3 年,而其中的 4,500 万台为美国的大企业所有,戴尔公司在其中拥有 40% 的份额。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这部分,仅此就可达到 1,800 万台,而这正是人们期望我们达到的全年目标。” 一旦戴尔公司扩张到了一定程度,它甚至可以对英特尔和微软构成压力 一些 PC 行业的分析人士认为,今天的电脑性能如此之高,以至于有些公司会推迟升级。那麽,还有家用 PC 机业务。很多年以来,商用和家用的 PC 机基本上没有什麽区别,现在这种情形正在改变。在最近发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中,戴尔写道:“消费者要求 PC 机成为一种家庭娱乐和多媒体的体验,而这些产品线是完全不同的。”他确信他的公司同样会在这一领域取胜,特别是考虑到在家用电脑直销方面占有领先地位的盖特韦的弱点,戴尔的胜算更大。这位首席执行官想把家用电脑目前在销售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从 15% 提高到 20%,然而,戴尔公司的家用 PC 机作为高级家用电脑这一点尚不为人们所了解(我们希望它们既是 DVD 播放器,又能读取数码照片,还能玩游戏,还可以进行文字处理或数据管理等等)。而说到家用电脑,索尼公司(Sony)的 Vaio 产品和苹果公司(Apple)的 iMac 产品则是精品中的精品,二者在市场上都很畅销。其它公司──最明显的是 IBM──则转向服务来实现增长。竞争对手们均认为服务是戴尔公司的弱项。他们声称,经常和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DS)合作的戴尔公司没有服务大公司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迈克尔.戴尔对这一批评不以为然:“在戴尔公司,服务目前是一项年收入达 30 亿美元的业务,只是公司并不靠服务来扭转颓势,”他这样说,“在销售企业电脑方面,服务正成为许多交易中的关键因素,可我们却没有必要照搬 IBM 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运作,并且取得胜利。” 相反,迈克尔.戴尔相信他可以从任何数量的硬件生意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在他的产品目录上包括两条产品线,即存储器和交换器,而眼下戴尔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其发展。戴尔公司负责交换器业务的经理克劳福德(Kim Crawford)拿出一张图表,上面描绘着那些连接计算机网络的黑盒子──交换器的产品生命周期。“这儿,” 她指着所谓的“第二层交换器”(Layer 2 switches)说,“这儿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它是最有效的击球点。”眼下这种交换器在市场上都卖疯了。由于营业毛利丰厚,交换器成了戴尔公司的一个完美目标:它们比 PC 机更赚钱,而且价格也高得足以让戴尔公司在低端进入,悄悄地夺去市场份额。“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克劳福德承认道,“但这是个 170 亿美元的市场,而我们要得到我们应得的那一份。” 戴尔公司把存储器部门交给了霍尔特(Russ Holt)。霍尔特将这些保存数据的盒子定位于低端和中等性能的服务器市场。五年前,戴尔公司在制造这些并非基于 Unix 系统的服务器的厂商中排在第 6 位,传统的看法是,公司里的 IT 人员绝不会使用戴尔公司的廉价机器而使他们的网络蒙受风险。可是,他们错了。 2001 年,戴尔公司一跃超过了康柏,成为美国第一。甲骨文的埃里森惊叹:“戴尔公司在一年之间就赢得了 6 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这是我从未听说过的。”(拉里,实际上是 7 个百分点。) 戴尔公司最大的忧虑是什麽呢?是股票。是的,2001 年它足足上升了 32%,但过去叁年综合起来,股价并没有涨多少。更糟糕的是,戴尔公司的股票还不便宜:在 2001 日历年度的赢利中,它的股票的市盈率是 45 倍,而 2002 年的预期市盈率仍然是 30 倍以上。要让股票达到它在 2000 年 3 月创下的 58 美元的记录,股价就必须要上升一倍多。虽说这并非不可置信,但显然也极具挑战性。放眼今后的走势,这位首席执行官说:“我们的股票和纳斯达克一起经历了动荡,而目前我们进展良好。如果我们来操纵的话,股票在几年的时间里都会维持最佳水平,我关心的是从今往后 5 年、10 年,甚至更长远时期的目标。”戴尔本人去年 9 月份在公开市场上买进了几千万股的股票,当然,当时的价格不到 20 美元,而不是目前的 28 美元。 首席执行官对于戴尔公司远景的信心却无法动摇华尔街评论家的观点。雷曼兄弟公司(Lehman)的纳尔斯(Niles)说:“尽管我们认为戴尔公司的商业模式是这个行业中最好的,可我们对它仍持否定的看法。如果它所服务的市场在萎缩,到最后模式再好也于事无补。”一旦接受了这种怀疑论,那麽戴尔公司雄心勃勃的 40% 全球市场份额的价值就会令人生疑。戴尔本人对此当然不予赞同,他反驳道:“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包括在 PC 机、服务器、存储器、服务、软件、外围设备、网络、融资等方面市场份额的巩固以及先进的商业模式。只要把握住这些,我们就能够比大多数的公司增长得更快。还有哪一家大技术公司具备更好的优势呢?” 至少,戴尔公司似乎正在顺利地成为 PC 业的沃尔玛(Wal-Mart)。由于不断增加的巨大需求量,它从提供 PC 机零部件的公司那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相关产品。但是,一旦戴尔公司扩张到了一定程度,它甚至可以对英特尔和微软构成压力,而这两家公司还从未与拥有如此潜在影响力的客户打过交道。英特尔公司的保罗.欧特里尼(Paul Otellini)对于戴尔公司有朝一日会获得像微软公司那样的支配地位的看法不以为然。 霍尔特的工作很简单:发展戴尔的存储器市场 欧特里尼或许是对的,戴尔公司也许永远不会在 PC 市场上获得微软在操作系统上所拥有的 90% 的市场份额。假如你对此肯定的话,就别指望戴尔公司能够让它的年收入再增长 40%──这家公司规模太大了,它已无法确保这样的增长。但是,没有理由认为戴尔不会开始变得像某种超级蓝筹股,这使我最后又要将它和沃尔玛公司作一次类比。在许多年里,沃尔玛公司一直是股市里的超级明星。可是到了 1992 年,当时正在十几美元交易的沃尔玛股票(经过拆股交易调整之后)突然停滞不前了:这个公司遇到了各种经营管理问题。于是,一些评论家便说,它的持续增长已经到头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些评论家的观点似乎是正确的──沃尔玛的股价一直没有突破 20 美元,甚至市场上其它股票都在上涨的时候也是如此。可在同一时期,在逐一解决了它的问题之后,沃尔玛公司一如从前:连续增长并削减成本。最后,到了 1998 年,沃尔玛股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扬──现在,沃尔玛股票在接近 60 美元的价位上进行着交易。 就像沃尔玛公司那样,对于戴尔公司,你不会考虑它的股票是否会重新上涨的问题,而是将在何时上涨。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