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戴尔研究(14):寻求好业绩与好形象间的平衡 | |||||
作者:佚名 人气:22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戴尔(中国)正在遭遇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时刻。一方面,其业绩显著,根据戴尔2003财年第一财季的报告,中国现已成为戴尔第四大市场,上个财季,戴尔在中国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7%;另一方面,对戴尔的批评声也空前高涨,戴尔甚至有一段时间被“丑陋”、“灰幕”这些关键词包围。戴尔的企业文化甚至饱受质疑,有人甚至列出了几大关键点:没有文化、CEO不稳定、急功近利、缺乏慈善行为等。 第三,客户第一。致力于为客户带来最佳的产品价值和使用体验。 第四,关心员工,从而为公司带来凝聚力。 第五,必胜信念。抱着必胜的信念专心做好每一件事。 在戴尔“志在必胜”的企业文化下,戴尔为员工制定了多项衡量工作水准的指标,如戴尔将“在第一次上门时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技术支持人员工作的重要指标,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员工甚至符标榜和李和晟本人的收入。 不可否认,戴尔的确是一个工作压力较大的公司,戴尔如何在压力和激励之间进行平衡? 符标榜介绍,在对员工提出高标准要求的同时,戴尔也会让员工看到所取得的成绩,会根据员工的业绩表现,而不是工作年限,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提升。 谋求文化“变脸” 由于戴尔(中国)近来饱受批评,戴尔也开始谋求形象“变脸”。其中一大动作就是“补课”——开始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慈善行为。 5月底,戴尔(中国)向抗击“非典”第一线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捐赠了一批总价值为1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同时,戴尔还将员工的慈善捐款72.6万元交给了卫生部,用以帮助那些受到“非典”疫情影响的广大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戴尔的慈善补课显然受到了高层的重视,据说,戴尔全球和亚太区高层领导,如迈克尔·戴尔、凯文·罗林斯、威廉·阿米里奥也纷纷解囊。 符标榜坦承:“戴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不能一开始就做这个事情,我希望戴尔中国把一些缺的东西补上来。最近,我们提倡在中国做事情,我们要有贡献给社会,这个部分,以前也做过,不过没有协调地去做。” 戴尔的几个高层甚至拟了一个慈善计划,每个季度都存点钱,不管多少,每个季度都要做一件事——拜访一下孤儿院、敬老院等。 事实上,戴尔文化中最受媒体批判的恰恰是戴尔最引以为傲的,那就是看重“业绩表现”,这一点更多被理解为急功近利。对此,符标榜告诉《财经时报》:“戴尔是一家挺年轻的公司,我们还是有许多东西要去学,这是我们的态度。我认为,公司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态度。” 在“好业绩”和“好形象”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戴尔能否凭借新态度跨过这道坎? 作者:金错刀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