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长虹研究(22):稳居第一后开始多元化 | |||||
作者:佚名 人气:27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中国彩电大王”长虹电子集团十多年来奉行“独生子”策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在稳坐中国彩电业第一把交椅后;于1997年大规模进军空调器、VCD等家用电器行业,1999年又宣布进入电池行业,力求“多生贵子”,向长虹家电“家族”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行业选择和时机选择两个方面:(1)行业选择,长虹选择空调器、VCD、电池等家用电器行业作为多元化经营的新行业,充分地重视了彩电业与这些行业之间的技术、市场相关性,而相关性是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新行业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的,其市场竞争程度亦非常强激烈。(2)时机选择,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那么选择什么时候开始多元化经营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长虹多元化时机选择是恰当的。主要理由如下:①彩电业市场处于饱和状态;②长虹多年来稳居同行业第一位;③到1999年长虹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万台,成为全世界第三大彩电生产基地;④长虹产销量是第二位企业的两倍多,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0%以上。 与长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环宇电子集团因过早地多元化而走向破产。环宇曾经是中国电视机行业一个著名品牌,早在1986年,环宇牌电视机就出口到英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第一个组建了中国彩电行业企业集团,至1988年底,环宇集团紧密层企业增至37个。就在这个时候,环宇集团开始了巨额货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经营,投资到多个相关和不相关的行业领域,最终于1995年申请破产。环宇多元化时机选择不是恰当的,理由有:①当时中国彩电市场正处在增长阶段;②环宇年产量最高达40万台,远未达到经济规模;③环宇在同行业中实力跃居前20名,远未进入前几名;④经营资源剩余严重不足,只能依靠货款来投资。 简评:长虹的多元化经营相对于同行业企业相对较晚,长虹在技术上的优势及其相对固定的后方根据地为其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同时在经营上长虹亦非常小心,用行内人士的话说趋于保守,但长虹在彩电业发动的几场价格战,为其多元化发展积累了资本,专家建议长虹在战略决策上应放开。 长虹电子集团背景资料 1956年,“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机载雷达生产厂确定在四川建设。 1958年,10月1日在四川绵阳县城郊动工兴建,其骨干人员的主要支援厂是南京无线电厂。 1959年,元月完成首种产品样机,9月向空军交付首批22部产品。年底职工数达2千人。 1960年,生产五灯收音机、50瓦扩音机。 1965年3月厂名定为“长虹机器厂”;11月基建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固定资产原值2900万元,职工数247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90人(占总数19.8%)。 1967年,12月获准定型生产雷达。但文革动乱使研制和生产陷于瘫痪。 1973年,由于军品任务少,开始研制民品——电视机。 1975年,四人帮泡制“蜗牛事件”,使长虹厂从美国引进电视机技术的项目中止。 1979年10月,长虹与日本松下公司签合同,花45万美元购买仪器设备,于次年5月建成简单的组装。这是中国第一条引进的彩电组装线。 1981年,军品与民品产值比例从前几年的8:2变为2:8。 1985年6月,41岁的倪润峰被任命为厂长;7月长虹厂由电子工业部下放至四川省管理;与日本松下签合同,引进最先进的生产线,这是电子部批准的最后一条生产线。该年产彩电17万台,黑白电视6万台,年营业额达1.9亿元。 1988年,长虹厂由四川省下放至绵阳市管理。12月由于国家政策导致彩电市场骤停,长虹厂在四川省开展直销,元旦前回笼货款1.5亿元。 1989年8月,长虹(带头)宣布每台电视机降价350元,该厂第一代销售队伍三百余人奔赴各地市场前线。 1992年3月,将民品部分剩离出来,成立长虹电器股份公司,并在此基础上组建长虹电子集团。从1986年以来陆续仿制多条生产线,使彩电产量突破百万台,居全国第一。与日本东芝公司合作研制大屏幕彩电,派科研人员赴日本东京,不久研制出29英寸彩电。 1994年3月,长虹股票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1995年,长虹电视机大举进入大城市市场。10月正式推出中国自己设计和制造的34英寸大屏幕彩电。年销售额达67亿元,彩电产量突破300万台。 1996年3月26日,长虹宣布彩电降价8—18%,掀起价格大战,一个月后其市场占有率上升至27.4%。年销售额达1O6亿元,利润16.7亿元,彩电销售量480万台。 1997年,在彩电稳居第一的条件下,开始多元化发展,进入VCD、空调、电池生产经营领域。四季度分别在江苏南通和吉林长春收购电视机厂家。年销售额达l60亿元 作者:杨进华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