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宝洁研究(15):IT成就宝洁 | |||||
作者:佚名 人气:20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刚刚把总经理改称为CEO但并不清楚二者差别的中国企业里,CIO可想而知是一个定位模糊、象征性大于实效性的角色。但我们相信,信息化是企业的必由之路,CIO在企业中从无到有,名正言顺,名至实归的过程,能够反映出中国企业的逐渐成熟的过程。我们也相信,了解先进企业的CIO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是掌握先进管理的方便法门。 答:我认为与消费者沟通的这项业务变化最大。以往我们的产品概念测试(concept testing)是依靠中心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的,我们需要请一些消费者来我们公司,先要与他们沟通,谈妥如何评测,一个产品至少要做4到5次这样的活动,而最后我们得到结果往往是在12到16周之后了,这样做的成本会在25000美元至50000美元之间。 而现在同样的工作可以全部在网上完成,我们找出消费者代表,在早上就可以进行调查,到中午我们就开始得到几百个调查对象的反馈。我们在同一天可以进行多次调查,也可以把相应调查信息传送到欧洲、亚洲,在那里,下午可以继续进行不间断的调查活动。实际上,通过互联网,我们在美国就可以完成所有产品概念测试,而成本和耗费的时间却只有以往的1/10到1/20。网上调查让我们节约大量成本,而且速度更快,同时还得到了更多的信息,这是传统调查手段所无法企及的。 记者:这么做给公司节省了多少费用? 答:每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要进行400至500次产品概念测试,仅仅在概念测试方面,我们就可以节省几千万美元。但这不仅仅是个费用的问题,在提高效率和信息质量方面,很难估计出这可能为公司带来的效益。目前的产品开发速度比以往快太多了,如果说现在我们可以提前一年时间完成新产品开发,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不再需要投入资源,并且可以提早一年受益。 我们目前还有另外一个工具,称为 Consumer Corners,在这个虚拟商店中,消费者可以对货架排放、产品种类、商品贴标以及外包装进行选择,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消费者的真正意愿,并做进一步的调整。宝洁依靠它来建立虚拟测试市场,找准目标消费者群体的真正需求,加快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创新,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宝洁公司“消费者至上”的价值观。 记者:宝洁公司投入巨资,是否是因为早就意识到互联网将改变自己的业务模式? 答:我们并没有“投入巨资”,而是“明智的投资”,宝洁只在有可能带来收益的方面进行投入。例如,“Plumtree”企业门户应用程序,就符合宝洁对于建立intranet的需求。 合理的经营策略就是认清投资方向。对于传统而保守的公司来说,在接受新观念方面有可能存在障碍。宝洁公司有专人负责从全局角度来思考公司的未来方向,未来决策方向总会受到现有业务的影响,因此有时候必须把改革计划坚决地贯彻下去,“需要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住”。如果只做“旁观者”,那么就会错失“把新技术应用到业务中去”的良机,雇员、股东和客户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 我心目中的商场货品管理应该有更先进的方式,基于无线通讯环境,货品的条码信息可以即时发送和接收,使得商场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库存商品情况。我们现在已经有防伪、防盗的方案。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关注供应链系统,它可以让我们了解特定产品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便于员工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记者:您为宝洁做出的最重要的技术性决策是什么? 答:我们使用Oracle数据库,公司的大部分信息分布在全球的5个参考数据库里,这5个库包括原料、配方、客户、雇员和供应商资料。SAP电子商务平台位于这5个库的顶端,所以相对那些跨国性或者地区级大厂的竞争对手而言,我们能够管理、审视并规划公司未来的业务。我们相信,SAP、 Oracle和其他一些技术伙伴为宝洁提供的有力工具,能帮助的宝洁从全球角度融合信息,提高运作效率。 就库存跟踪而言,我们的确想重新改造公司的供应链。所谓的生意大体就是采购原材料,然后制成商品,然后卖掉。完善供应链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最合理的价格购买原料,并且把加工成本控制在最底线,之后再卖个好价钱,只有这样才会把事业越做越大。我们绝不会放弃这个观点。 记者:您对贵公司的供应链有什么看法? 答: 我们行业面向消费者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对企业来说,库存脱销是很糟糕的一件事。就销售量最大的2000种商品而言,其中12~15%的货品在美国商场都有脱销现象。我们应该从顾客的角度看待供应链,也就是说,我们应当这样想:“怎么才能保证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以合适的价格提供合适的产品。” 假设有人买了一卷Bounty纸巾,我们应该从供应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这次交易,这时候加拿大的某个供应商要知道砍掉一棵树作为后备供应。所以,我们需要Web,没有Web,我们的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下去。 记者:当宝洁做出技术产品采购决策,您怎样衡量投资的回报? 答:18个月前,IT界推出了帮助衡量IT项目投资效益的工具,通过它可以从头到尾地了解一个IT项目。当决策层进行选择时,将会进行一次投票,以评估IT项目所带来的NPV(净现值),该数字将会成为日后业务的工作目标。 记者:你认为未来最重要的三项技术是什么?哪一个会是宝洁的投资目标? 答:最具广阔前景的是无线技术。请设想一下,所有产品包装都有廉价的无线芯片,其数量以万亿计,这样一个应用市场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架构。无线环境将构成我们的生活环境,人们需要它是自然而然的。 我对于生物认证(biometrics)技术颇感兴趣,它结合了宝洁制药研究机构的部分基因组研究成果。宝洁的科技部门有能力对所获得的人类遗传信息做完整的鉴定。因此,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进行基因组和生物认证技术的研究。 最重要的第三大技术将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宝洁通过它来了解产品包装流水线以及生产流程,虚拟现实工具将让我们更快地了解业务情况。 记者:宝洁计划今年在IT方面投入多少,比去年多还是少? 答:整体预算大致与去年相等。Web服务技术会飞速发展。我们正在对公司所有IT项目的优化投资分析进行审核,怎么才把钱花在刀刃上?怎么才能找准可能影响公司未来业务的方向,并把我们的资金转移到相应领域,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所以投资总体上与以前持平,不过投入方向上会有很大不同。 记者:请问在技术方面最让你担心的是什么?Web技术让你失望的有那些方面? 答:David:最让我失望的是,很多Web技术的成本要比预料的多。很多软件销售商成倍地夸大技术的功能,却又根本无法提供他们宣称的功能。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不过很多时候他们会遇到资源不足或者资金不足的问题。有些大的厂商喜欢包揽Web技术的方方面面,而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精通每件事。 我最大的技术噩梦会是有关安全的问题、灾难恢复。我很犹豫要不要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公司就会成为一个靶子。我并不是每天都处在有人会对我们实施拒绝服务攻击的惶恐中,但是这种威胁绝对是存在的,即使我们已经对此作了防范。不过这种危险很可能发生在日本或者分布于全球各地的其他公司中。 过去,如果某个国家的系统瘫痪24或者48小时并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公司的3个全球数据中心瘫痪了,我们的业务可能因此停止运转。我们以前的灾难恢复计划需要72小时,而现在这么长的恢复时间是绝不允许的。 记者:作为CIO,你怎么衡量成功或者失败? 答:我经常问自己:IT方案能适应业务单位的需要吗?能交付预期的NPV(净现值)吗?IT解决方案能提高公司的生产力吗?能降低我们开展业务的开销吗?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