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奥克斯研究(1):“小看”奥克斯 | |||||
作者:佚名 人气:20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背景资料: 7月30日,由于成都与宁波之间不是每天都有航班,于是我借道杭州坐甬杭高速大巴前往宁波。由于对中间所需时间判断的不是很准确,所以致使奥克斯安排来车站迎接我的司机不停的打电话了解我几时到达(后来了解到其还要去机场接人,所以很着急)。我大约是在晚7时左右才到达,司机驾车快到宾馆打了个电话,于是在宾馆门口有一体态与我相当的男子在门口相迎,他就是李晓龙。 前往奥克斯前就已经了解并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总经理吴方亮与全国市场总监李晓龙是媒体曝光率最高的两个人。所以见面也不免几句久仰、久仰的寒暄,经了解李晓龙原是三株旧部,在全国各市场及总部都有过工作经历,同在保健品行业浸泡过的我自然共同谈及一些关于三株的话题。当谈到李本人已加盟奥克斯近四年时,我在心中不禁肃然起敬起来,因为奥克斯近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与我面对的就是这个奇迹创造的主要参与者,可以讲是也是最具资格谈奥克斯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之一。令我肃然起敬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家电行业人员浮躁的今天,一个企业营销高管尤其是一个空降兵能够如此稳定并成绩卓著,最起码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奥克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给予了空降兵很大的适应及成长空间;其二说明李本人十分努力,能够从保健品行业顺利跨行业进入家电领域,其本人付出的代价一定也是十分巨大的。 第二天我在与吴方亮总经理谈及李晓龙时,我说要好好向李晓龙请教一下如何将空降兵做得如此成功,吴总笑言:晓龙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个空降兵,只是一个稍晚一些加入奥克斯的同行者。一个“空降兵”,一个“同行者”,也许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定位容易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吧。“空降兵”很容易把自己认为或是被别人认为是“救世主”,期望值很高却不能很好的融入团队。而“同行者”看似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却与团队紧密融合,自然也容易通过相互配合产生一些好的成绩。据了解,李晓龙虽是江西人,但其短短几年已经可以将十分难懂的宁波话听懂七八分。并且其已经将妻儿共同迁往宁波。他在与我沟通时坦言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宁波这个城市。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移民文化,尤其是企业由地方型企业发展为全国型企业、世界型企业时,能否兼容并蓄各类有着不同教育背景、从业经历、地域差异、种族特点的人员是企业长大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文化、语言、沟通方式及习惯的各种碰撞是创新最好的原动力。“李晓龙们”,也许就是奥克斯创新不断的一股重要力量。 “黑钟馗”——吴坚定(宁波奥克斯销售有限公司终端信息部部长) 在此次奥克斯之行中,从与我电话联系到各级人员的见面沟通等安排都是由奥克斯新近成立的终端信息部部长吴坚定全程安排。在我收到的邀请函中有吴部长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我通过互联网搜索其的背景资料,只在一张奥克斯驻外办事机构的表格中发现了他的名字。在名字前面的称谓是济南办事处,于是我有了一个大概印象——这可能是一个从市场载誉归来的一线人员,正在总部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我想象应该与其有很多共同语言。 在奥克斯的几日,我才了解到吴坚定正是部分媒体有所报道的“黑钟馗”,媒体有报道称:今年在奥克斯的各地时常出现了这样一群人:年轻,却有着不动如山的沉静;行踪不定,今天还在山东明天身影又出现在广东;面貌与常人无异,但怀揣“尚方宝剑”;全国奔波,任务只有一个:整肃“分号”,当场“擒拿”出各地终端的不规范现象。这就是被戏称为"四大名捕"的奥克斯终端督查专员。其有权对在终端建设中查出问题的分公司责任人“猛开罚单”,其部门负责人传闻曾是外派至山东当了8年的“封疆大吏”,年初才奉召返回总部出任此要职。由于他在处罚各分公司终端违规时“下得了狠心”,故被其同僚们称作“黑钟馗”。 8年的“封疆大吏”,这是继我听到李晓龙4年奥克斯经历后另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一个数字。能够在一个驻外市场连续工作8年,一方面说明其的耐性与总部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也说明奥克斯在驻外销售机构管理方面尤其是重大人事调整方面可能也是非常谨慎的。我相信在其的8年驻外销售机构管理工作的八年中,一定不可能是年年保持市场的稳定增长,但依然能够在市场稳定发展了8年。这与一些企业动不动就因为一些销售指标未能完成而频频更换人马,结果造成市场更大的混乱相比,8年更意味着一种理智。吴部长自己介绍学历不是太高,但在市场上为企业带出了很大一批“大学生兵”。根据奥克斯的规定象吴坚定这样超过40岁的人员是要从职能岗位上退下来,除非总裁特批。我尚不是很清楚类似吴坚定这样经历的人在奥克斯还有多少,我曾经在一些文章中谈到,在民营企业中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老臣是企业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他们稳定军心、承上启下,将会为企业的改造及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奥克斯,正是一群“李晓龙们”与一群“吴坚定们”友好相处、共同配合,才使得公司在年轻中透出沉稳,在成功背后透露出意在获得更大成功的锋芒。 “新同学”——郑鹏辉(宁波奥克斯销售有限公司渠道科主管) “很荣幸能拜读您的文章,深感获益良多,希望有机会能向你多学习,我目前在奥克斯总部工作,电话0574-××××××,鄙姓郑,有空请多指教。” 这封简短的邮件是我在7月24日收到的,因为这几年不断有一些东西在网上发表,所以也经常会收到一些网友的来信。有时时间太忙未能回复,有些是感到承接不起一些褒奖未去回复。因为最近正在积极策划筹备全国药品交易会的许多事宜,所以因为时间的原因我还未能及时回复这名谦虚好学的网友时就已经收到了奥克斯总部的邀请。受到邀请后我就计划抽时间见见这位郑先生。 7月31日上午,终端信息部的吴部长安排部门里的两名属下陪同我参观展厅及车间,在路上我就询问公司可否有郑姓的朋友,这个问题让两位小姐很不好回答,因为在公司郑姓应该是个大姓。于是我又询问部门里是否有姓郑的朋友,她们讲有个叫郑鹏辉的科级干部。在结束参观并由吴部长安排与吴方亮总经理见面的间隙,我提出见见给我发邮件的郑先生,于是在终端信息部的办公区内我见到了还不知来者何人、一脸疑惑的郑先生。 时间很短,简短寒暄了几句就被告知吴总正好有些时间,于是就是一两句话并交换了一下名片,我与这个通过网上接触的第一个奥克斯人就这样匆匆见过。简单的印象就是刚刚从学校出来时间不长的新同学,据了解目前宁波三星的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8岁,在奥克斯总部的办公楼里也感觉得到年轻的气息。 我在奥克斯跟几位老总沟通,我说奥克斯是在家电行业中有着鲜明性格的企业之一,鲜明的性格中最为难能可贵的就是荡漾着一种激情与活力。格力的董明珠总经理曾著有一书——《行棋无悔》,我在奥克斯的“郑鹏辉们”身上似乎又读到了另一种内容——青春无悔。 “家电少帅”——吴方亮(宁波奥克斯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一篇关于宁波民营企业寻找接班人的文章中有一段关于吴方亮的介绍: 吴方亮,三星集团下属奥克斯空调公司的总经理,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他从一名普通的业务员干起,在奥克斯空调从一无所有到8年后的157万台销售业绩,从默默无闻到闻达于天下的发展过程中,这位30岁挂零的年轻人也逐渐成为中国空调业不可轻视的职业经理人,被国内一些媒体称为“呼风唤雨般的人物”。 7月31日在参观完奥克斯展厅与生产线后,我在其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被誉为中国家电行业最忙碌的人、中国家电少帅——吴方亮总经理。这位与“神奇教练”米卢完美牵手、与“打工女皇”吴士宏热情招手、与“空调大佬”从容扳手的70年代年轻人,完整经历了奥克斯的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完整体会了“做大真好”的快乐感觉;同时也完整经历了中国空调行业的一轮轮重新洗牌。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他积压的疲惫与压力,离开他的大班椅与我坐在办公室的圆桌前沟通时,吴总会无意识的伸个小懒腰。毕竟一年的销售工作告一段落,在面对“非典”意外,奥克斯在7月份就已宣布销售超过200万台,行业地位跻身三甲,面对这样的成绩他似乎有理由流露出他的欣喜。但在沟通中他连续提出四个“如何”与我探讨——如何防止总部出现官僚主义?如何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如何防止店大欺客,不重视中小经销商?如何调控分公司人员心态,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吴方亮在一些财经刊物的眼中是一个充满新闻点的热点人物;在一些研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眼中是一个地产职业经理人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杆;在奥克斯的人才观宣扬中是一个再鲜活不过的例子。他所处的位置已经让他的表现与他的年龄不相吻合,在我所接触的一些家族企业中能够在31岁掌控近40亿销售规模市场运作的外姓职业经理人中,吴方亮无疑是幸运的也是唯一的。也许不是在我们前往餐厅的路上,他一路小跑跑向小卖部购买香烟的一瞬间,我似乎很难确定他竟然可以如此得年轻,真的年轻得让人羡慕还有多么一片更广泛的天空在等他去飞翔,而年轻的也可以让家电的“老同志们”似乎很难喜欢这个不知疲倦、不按常理出牌的“讨厌分子”。 “行业叛徒”——向见君(宁波奥克斯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如果一定要给谢东的《笑脸》寻找一个形象代言人的话,我可能就会极力推荐一张至今我一想起就觉得仍在微笑的向见君。 与向见君的见面,是与吴总沟通至中午一同前往餐厅用餐的过程中,陪同我前去用餐的人员除吴总、李晓龙、吴坚定外,就有向见君的笑脸。他自我介绍是某空调同行的“叛徒”,而吴总在旁边打趣说不是“叛徒”,而是“弃暗投明者”。 中午初次在一起吃饭,于是更多的是在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关于向总的家乡湖南以及我长期居住的四川。由于时间的原因,此次在奥克斯未能与这位来自空调同行的这位大区经理做工作方面的沟通与讨教。简单、轻松的午餐让我见到一个多元的团队组成,有“土鳖派”、有“空降兵”,也有“叛逃者”,有摸牌滚打成长的经验、有共同成长一路同行的忠诚、也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包容、以及向成功者模仿成功的动机。 行业在整合、品牌在整合,同时最为关键的因素——人也在整合。奥克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职位空缺,同时许多身处原岗位的人在高速发展的现状面前又显得缺乏相对应的能力。郑总裁在业界抛出了一个钻石级员工的培养计划,对整个业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向见君也只是其中的一人,奥克斯曾向吴士宏抛出了橄榄枝,据称目前手机事业部的负责人也是从TCL猎聘来的,目前在奥克斯总部可以听到更多的普通话,他们就是来自各个行业、不同区域的人。所以我说奥克斯不仅在蚕食对手的市场,同时也在侵蚀对手的团队,能否将这样一支多国部队整合好是奥克斯能否再现飞跃奇迹的一个看点。 “向见君们”,但愿带给奥克斯的不仅是一些对手讯息,而是要将“人”带进奥克斯,要将“心”留在奥克斯,要将事业发展融入奥克斯的伟业中,这样奥克斯与“向见君们”才会同样拥有灿烂的微笑。 “杨瑞”——金杰(宁波三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告部副经理) 7月31日,原计划通知我奥克斯集团副总裁郑江会安排时间见面沟通。在到了下班时间后不久,吴部长就电话告知我因为郑总裁时间安排不过来,会见可能推迟,并客气的告知集团公司将会派员与我共进晚餐,于是在房间听到一段短促的门铃之后我见到了一位“阳光少年”——金杰。 我对其笑言,我对金姓十分有好感,因为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曾几次与金姓人士成为团队并合作相当愉快。金杰年纪很小,长相很似前不久海岩的《玉观音》中杨瑞的扮演者佟大为,很青春也很阳光。在沟通中我们更多的是在谈论一些个人问题,谁都不会将一席便餐的话题搞得太复杂。沟通中了解到,金杰三年前毕业于宁波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一出校门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奥克斯,目前在集团广告部主要负责。我以前在企业这个岗位上作过,所以我向他坦言,这是一个不太好干的职位,一个不太容易见到成绩的职位。对此他也颇有感慨:他说在目前的岗位上经常听到一些意见,他已经十分习惯了;如果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听到任何意见,他反倒认为有些反常。我们还一起讨论了目前颇受争议的“文革版”广告以及一些媒体方面的话题,他还颇有些自豪的透露自己也参与了米卢签约奥克斯的项目,但同时很职业的就此打住没有了下文。 与金杰短短数小时的接触,让我通过一个个体认识了正是这样一群奥克斯人共同与企业经历了由单一的电表生产向多元化改造的关键变革;最近的三、四年更是奥克斯飞速发展的关键年,金杰有幸在这样一个高速飞奔的列车上发挥自己的才干,所以在企业成功的同时写在其脸上的是一种自豪与自信。三星电表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奥克斯几年的飞速发展也奠定了决策者的信心,那么在奥克斯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中,象金杰这样与企业共同成长了三年,有能力又经受企业考验,共同见证了发展的辉煌的年轻俊杰一定会在下一轮发展中担当更为重要的位置与角色。也许就在未来几年中,“金杰们”中一定会有新的“吴方亮”产生。 企业是一所大学,好的企业更是一所重点大学,在这里才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产生人才的天堂。 “接班掌门”——郑江(宁波三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在收集郑江的资料时感到非常困难,除了与米卢签约仪式上有一个足球换空调的象征仪式出现以外,就很少见到其的报道,倒是关于吴方亮及李晓龙的相关报道较多些。只在一篇关于宁波民营权力交接的文章中,我简单了解到了这位副总裁的简单情况:“企业宁波三星集团总裁42岁的郑坚江,两年前开始任命比他小5岁的弟弟郑江为该集团总经理兼副总裁,全面主持工作。这是郑坚江几年来对弟弟考察的结果。郑江初中毕业后去当兵,从部队回来后到供销社开车,后来进了哥哥的工厂做审核员,公司稍大以后,他开始做销售,一干就是10年。后来当三星集团销售公司的总经理”。 宁波三星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销售过亿的大型企业集团,与壮大同时发生的就是创业者退居幕后,宁波不少企业与近期也逐步完成了权力交接——雅戈尔集团总裁董事长李如成启用弟弟李如刚作为该集团主要板块雅戈尔服饰公司的总经理;方太的茅理翔和茅忠群是一对父子;宁波通用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宝法和总经理张允升是一对父子;宁波培罗成制衣有限公司的史利英把经营大权让给了儿子;宁波罗蒙集团盛静生从父亲手中接过大权。按理说一个新政者一定是风头十足,暴露率极高的。但在资料的收集中在我对郑江的印象中已经有了一个务实、内敛的形象产生。 8月1日,按原定的计划我要赶回杭州,因为在杭州也约了几个朋友进行沟通。但在31日晚吴部长来到宾馆告知我二天要与总裁见面。于是司机准时将我接到了奥克斯总部,在洽谈室等待,吴部长又十分歉意地告诉我郑总裁正在听两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大约在10点左右,郑江副总裁来到洽谈室。形象是较为标准的成功商人形象,微胖、和蔼、不慌不忙,简单寒暄几句,我又一次被要求就奥克斯的一些事情发表评论。在宁波的得几天里,在与奥克斯一级一级人员接触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几个问题就是——你怎么看奥克斯?你觉得奥克斯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奥克斯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和吴方亮总经理交流时他向我透露屈云波在我到达奥克斯前一天才刚刚离开,不知经历科龙风波的屈云波是否也在奥克斯面对了同样的提问。 与郑总裁交流的时间很短,并且由于前往奥克斯前对家电行业了解也不够深入,所以我的回答更多的是一种感受与感觉。所以我与郑总裁告别时谈到,我陆续会写一些观察奥克斯的文章,力争从另外一些角度解读奥克斯成功的真正原因,并考虑是否从中可以提炼奥克斯再续辉煌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从郑总裁的身上,我似乎读到一种成长的烦恼、成功喜悦背后的忧虑、不断创造奇迹的冲动。难怪这几年在理论界会有越来越多关于“企业家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原动力”的说法,在宁波企业中似乎看不到小富即安的思潮,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刚进入空调行业时都为对手所不齿的奥克斯目前已成为“空调大佬们”难以安睡的心腹之患的真正原因。 郑江的接班掌门,正是中国民企经济进入第二代的关键期。如果说第一代的创业发达有许多偶然因素的话,那么以郑江为代表的民企第二代能否将舰队发展成航母?能否在微利、同质化的市场中成为基业常青的民企新一代?这些值得我们关注。 “西南王”——毛凯波(宁波奥克斯空调成都办事处经理) 在宁波的时间太短,所以在我离开宁波时向吴部长提出,到了成都我要与奥克斯的成都办事处相关人员接触接触。作为曾在市场一线工作多年的人员,我一直认为来自一线的声音是值得关注的也是值得倾听的,并且这些人员往往也是十分善谈的,果然我见到的奥克斯在四川市场的负责人毛凯波——一个极为健谈的营销负责人。 我回到成都上班的第一天,接到毛凯波的电话。由于与我的住所同在四川电视塔前,所以我十分顺利地找到了奥克斯驻成都办事处。在推掉毛经理共进午餐的邀请后,我在13点左右到达了办公室,看到几个人正在忙着泡方便面,显然可能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午餐时间。在毛经理的办公室里,我象自己在奥克斯被询问一般向毛凯波提出一些关于市场的问题,于是他也如我在奥克斯的情景一样,十分详细并且极为认真地回答我的各种问题。 通过了解,毛凯波也是在三年前加盟奥克斯,从时间上看与李晓龙与金杰相差时间不大。果然其就在李晓龙的手下干过,2000年初派往四川。我去的时候其正准备下午前去签一份购房合同,据了解总部要求各办事处在8月15日前必须选购好新的办公场所,以前办事处都是租赁的房间。此次成都办事处选购了500平米的办公场所,相信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销售机构的外聘人员的稳定性又会进一步加强。由于担心这位善谈的经理还没有进食,所以还是打断了他饶有兴致的谈话向其告别。 在电梯间又遇到一位负责成都市场的奥克斯人员,简短寒暄中了解到办事处除了一些内勤与宣促代表是本地招聘的,其余各地区市场的经理依然是从宁波本地派驻的。听了他的介绍,我仿佛也能理解为什么本土化是那么的难,即使在奥克斯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公司里依然存在如何吸引和管理本土化的市场营销人员的问题。在宁波的知名企业中,奥克斯的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力度与决心都是十分大的,但道路一定是十分曲折的,难怪钟朋荣都在感慨:目前中国市场阶段里,家族制依然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机制。但不管怎么说,今后营销队伍的本土化将是降低经营成本、规范经营的重要一步。 在奥克斯除了这八张名片,我还与几位没有交换名片的奥克普通员工有所接触,给我的印象也是较好的。到宁波前可能是由于总部的统一安排,负责接我的司机从我没有上飞机到最终到宁波期间可能给我拨了有近十次电话,还有在宁波期间一直负责接送我的雅阁车司机都是极为准时与谦和的。吴部长的两位陪同我参观的部门员工,也是在酷暑中给我详细讲解公司的生产及发展现状,而这两位也是加盟公司时间很短的新员工。正是在奥克斯与这些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接触的奥克斯人接触,才使我感到奥克斯所创造的业界奇迹,本身无什么神奇可以宣扬,只是这一个个个体所组成的强大团队在竞争中发挥了不可想象的巨大合力。他们才是这段奇迹的创造者;他们才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我正是希望通过这种“小看”,来认识奥克斯长大的真正原因——是人改变了这个世界。 作者:黄江伟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