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宝洁研究(50):宝洁,战略转换价格是关键,雷富礼殚精竭虑对抗蚕食 | |||||
作者:佚名 人气:18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自从雷富礼走进位于辛辛那提市的宝洁全球总部11楼办公室,就意味着这位身经百战的宝洁新锐领军人物,将为宝洁未来的战略发展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为了有效的回应对手,挽留顾客,迫于竞争的压力,宝洁不得不陆续对自己各品类的产品进行了降价。 首先,在与联合利华的洗衣粉竞争中,最终把大众化包装的汰渍洗衣粉的价格价格,从5.9元一直降到突破了3块5的价格底线,价格竟然卖到了3块、2块5、甚至2块2 的超低价位,直逼纳爱斯的“雕牌”和南风“奇强”等品牌。 随后,宝洁的舒肤佳、玉兰油沐浴液和激爽也加入了降价阵营,与汰渍洗衣粉一起降价20%以上。 最近宝洁又推出了9.9元的飘柔日常护理洗发液,以占领低端市场,应对竞争对手的价格攻势。 在化妆品品类的战略上,宝洁也正在面临新一轮的竞争压力。一直以来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形象的欧莱雅,首先发力收购了中国本土的低端品牌小护士,一举打开了进军低端市场的壁垒。 随后,欧莱雅再度发力在与宝洁竞购中档化妆品品牌羽西中再下一城,打开了向中端市场延伸的路径,从而完成了在中国市场覆盖改高、中、低端的战略金字塔的布局。 欧莱雅的发力使得宝洁再次在化妆品品类面临低价格压力,不得不紧急商讨对策。 幸好虽然宝洁的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尤其自从其首位出身化妆品的行政总裁雷富礼(Alan G. Lafley)上任以来,宝洁的业务重心明显向美容护理产品倾斜,方使得宝洁在化妆品领域的竞争中底气显得还行。 过去3年里,美容护理产品占宝洁全球总收入的比重由18%到20%,再到去年的28%。宝洁2003财年的美容护理产品收入达到122.2亿美元,直逼欧莱雅去年全球140亿欧元的总收入。 对于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来说,宝洁的转型给他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 正如盖保罗所说:“在中国,更大的市场是属于‘大众化’的,要想取得成功,大众市场是必争之地。”因此这使得欧莱雅愈来的加快了其在化妆品战略上的布局步伐。 在“羽西”被欧莱雅收购后,宝洁先前制定的SKⅡ主攻高端市场,羽西主打中档产品市场,通过扩张玉兰油品牌的产品线以深入国内中低端市场的金字塔的布局便被打破。 非常清楚,小护士和羽西被欧莱雅收购后,宝洁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将出现真空,如果不赶紧补缺的话,等待宝洁的就将是大群中低档化妆品的消费者的流失。 于是,宝洁把目光盯住了另一个知名品牌“妮维雅”的,希望借“妮维雅”完成其苦心孤诣的战略布局。不难看出,宝洁收购“妮维雅”成功后,两大巨头在中国中低端市场上的较量将不可避免,而竞争的焦点依然是价格的深度下探。 关于宝洁的系列以降价策略为纲的竞争战略,美国研究城市营销策略的专栏作家汤姆艾格豪夫(Tom Egelhoff)说:“即使是宝洁,降价也并不是一种长期的战略,宝洁在全世界运用降价策略已经非常纯熟了。宝洁会通过降价吸引更多的人购买自己的商品,等到消费者感到他们的产品好用而产生偏好时,他们就会提高自己的价格。” 但是我想,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汤姆艾格豪夫的说法也许并不现实,因为,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指数始终将是决定在这个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制定战略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毋庸置疑,经过了对价格布局的战略调整后,宝洁的核心战略似乎正在奏效。 对此,宝洁董事长、总裁兼行政总裁雷富礼表示:“我们的的财务业绩显示了广泛的业务实力。我们相信我们拥有维持公司继续发展的正确策略。” 作者:李海龙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