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IBM研究(16):IBM借“长板凳计划”薪火相传 | |||||
作者:王方剑 人气:17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纽约《世界经理人》杂志2002年推出的“发展领导才能的最佳公司”的排名中,IBM名列榜首。正是拥有这种各级领导力,IBM才能够直面日趋激烈的竞争,不断变革,大胆转型,继续成为IT行业的领导型企业。 如果明日之星的“DNA”需要用另一种工作去擦亮,这时候IBM就会给他提供“换跑道”的机会。现任IBM大中华区政府与公共事业部总经理的李清平,在进入IBM之初是工程师,主要负责机器的维护,后来公司发现他有与人打交道很好的特质,于是就把他作为一个“明日之星”放在了政府与公共事业部,现在他已经执掌了该部门。 IBM对于人才梯队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在IBM中国公司,每个员工人均每年的培训费用在3000美元左右。当然,这还不包括公司内部良师益友的付出。 “接班人计划”:外企VS民企 我们注意到,国内企业在谈到接班人时,一般是指企业的“一把手”或者CEO,而IBM的接班人计划包括主管级以上的所有重要职位,选的是一个接班群。据郭希文透露,每年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和IBM大中华区CEO要讨论的接班人数量在40多位。 在我国,民营企业接班人更多是一个人在选,而IBM是由一个群体和组织在选。我国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基本上是由第一代创业家或者现任董事长来“拍板”;在国有企业或者国有股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一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的“接班人”(实际上是继任者),一般是由国有产权代表单位或者部门的“一把手”来决定,而如果该企业对当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家企业领导人的位置甚至要由当地某一、两套班子的“一把手”来定夺。 国内企业接班人计划的实施,制度性差,人治因素太大,而IBM接班人计划的具体组织和实施由IBM的一个重要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来承担。如今,在IBM,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被公司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实质也早已从一个单纯的基础性后台支撑系统——设计和计算工资、福利、奖励和培训的部门,升级成公司战略发展和策略经营的专业角色。虽然国内企业也相继建立了人力资源部门,但其功能不过是一个后台支撑系统。 国内民企创业者几乎英雄所见略同地将帅印传给了自己的子女,环顾香港、新加坡、韩国,也是大同小异,而IBM则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接班人,有时还会借用猎头的力量,从外部的CEO人才市场来选。按照畅销书《信任》一书作者福山的解释,在大东亚社会中,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信任观念没有彻底深入人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半径局限于家庭之内,由此出现了企业交接班子承父业的共同现象。 针对接班人模式上的差距,郭希文认为,民营企业选择子承父业和我国经理人市场不成熟,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往大了说,这与东西方的市场化程度差异有关。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化已经有1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在这些国家中,绝大多数大型企业产权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股权高度分散,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能拥有一家企业5%的所有权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即使是家族企业,也未必是家族管理,因为企业的拥有者已经基本上退出了企业一线的经营管理层,真正做到了经营班子与董事会的分离,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和影响只能是通过董事会来进行。这正是今天的IBM能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接班人模式的深层原因。 链接:“长板凳计划”得名由来 “Bench(长板凳)计划”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在举行棒球比赛时,棒球场旁边往往放着一条长板凳,上面坐着很多替补球员。每当比赛要换人时,长板凳上的第一个人就上场,而长板凳上原来的第二个人则坐到第一个位置上去,刚刚换下来的人则坐到最后一个位置上去,这种现象与IBM接班人计划及其表格里的形状非常相似。IBM“接班人”计划——“Bench(长板凳)计划”由此得名。
作者: 王方剑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