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TCL研究(13):TCL的管人之“道” | |||||
作者:佚名 人气:17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人力资源的“道”,具体技术方面的东西靠学,搭建一个有机的体系靠悟,是通过理论和实践不断地碰撞、不断地结合后悟出来的 还有在企业里边做人力资源最基本的一点是一定要围绕着企业的发展展开工作,千万不能以人力资源自身为中心开展工作,要有全局意识。 虞跃明坦言,他现在对一些具体的手段、工具感觉自己的积淀不足,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很快弥补,因为这是技术层面的,但更多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道”。而这个道是他在以往工作的积淀和对其他行业的把握中悟出来的。 有机体系 结合TCL人力资源的管理实际,虞跃明认为,由于TCL是一个多产业化的集团,相对单一产业的管理方式,多产业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整个人力资源评判的标准、眼前的和长远的结合、实质的和精神的结合等等问题,如果简单地完全用业绩去判断的话,可能不能完全符合集团的发展。这些都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机的管理体系。 对于高层的评价,TCL脱离开具体的业绩来评判,实行两套体系来考核。 一套是以业绩来考核,另外一套是对整个干部:不但看现在还要看将来能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发展,主要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对每个岗位不同的要求跑不同的轨道。TCL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提出了五个最基本的核心能力,即创新拓展能力、学习成长能力、激发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贯彻实施能力。 从90年代末开始,外企向国内企业流动的人越来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外企里边很难做到真正主人的感觉。虞跃明告诉笔者,TCL从1999年开始,大量引进了不少人,有成功也有失败。由此引发的思考是:首先,作为TCL自身要给这些引进的人培养一定的适应的环境;另一方面是在引进的过程中也要判断,这个苗和这个种子在移植的过程当中的适应能力到底有多大。这两方面要互动。 虞跃明说:“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途径,主要看你想得周到不周到,系统不系统。这又回到我一直强调的要建立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不同的人才都可以为你所用。这就是人力资源的‘道’,具体的技术方面的东西靠学,搭建一个有机的体系靠悟,是通过理论和实践不断地碰撞、不断地结合后悟出来的。一旦体系搭建起来以后,需要哪一方面的技术可以很快地学,甚至可以借助很多的专业咨询公司,他们做技术一定会很专业,但是让专业公司来帮企业打体系,说实话能打好的实在太少。” 两个难题 虞跃明指出,与大的国际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目前面临两方面的难题。 一方面是在中国整个人力资源学科的引进比较晚,系统性、完整性较其他学科滞后一点。虞跃明谈到,很多大的国际企业在中国培养的是又精又专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只能在他们的氛围里或者那种条件下才能成熟,一旦跳槽换一个环境很难生存。也就是说跨国公司的每一个人单独未必有多强多出色,但是只要组成一个团队以后,很优秀,这里边有规则,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国际企业中每一个人在运作中都要借助后台的各种强大系统的支持。中国企业相对来说发展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建成这一块强大的支持体系,不能盲目地效仿,所以中国企业做人力资源最难的就是这个系统如何想透想周全。一定要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所处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等相结合,如果不了解这些情况,很难去超越别人。 第二个难题,就是人力资源的工作 一责任人究竟是谁?虽然这几年大家对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视,但是往往到关键的时候,人力资源的工作经常会出现一种状态,就是重要但不紧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虞跃明认为,因为中国企业发展当中需要解决的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确实太多,人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中国企业要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压缩以后走过,时不我待,这是所面临的现实,那么针对这样一种情况,人力资源如何去既要体谅别人又要尽可能争取大家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