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伊利研究(3):乳业大风起兮 伊利圈地正急           ★★★ 【字体:
伊利研究(3):乳业大风起兮 伊利圈地正急

作者:佚名     人气:28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2003年,随着众多资本逐鹿乳业市场,中国乳业三巨头伊利、光明、三元正受到来自新希望、维维、完达山等新生代的有力挑战。
  于是兼并重组,成了中国乳业洗牌最有力的手段,新希望以巨资席卷长江,企图以资本力量整合市场,而光明秘密南下,在最靠近市场的地方建构自己的江山,唯有乳业巨头伊利,其资本运作始终靠近最好的奶源基地,因为伊利相信“得奶源者得天下”。
  2003年2月,伊利在西安布局,从而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北,从黑龙江到陕西北纵横几千里的产业布局。
  很显然,伊利的下一步,就是向南,再向南。
  西安布棋:伊利落户古都
  近日,伊利西安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此举标志着伊利的市场布局正在加速。
  据悉,伊利西安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的前身为西安赛高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10日,由泰国泰龙王服务有限公司和陕西省进出口公司共同投资,资产1.2亿元,厂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新丰工贸小区,工厂占地面积 100 亩。拥有利乐设备TB/A19生产线四条及易拉罐、果冻生产线等主要生产设备。
  双方的合作谈判始于2002年初,并于2002年签定了合作协议,新成立的公司更名为伊利西安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正式为伊利集团子公司。注册资本 1242万美元 ,其中伊利集团控股65%,泰方以固定资产和厂房入股,控股35%。
  伊利西安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座落于西安临潼,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特别是有很好的奶源基础,因此伊利西安泰普克只须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改造,即可建成为年生产能力15万吨的又一重要液态奶生产基地,从而以西安为中心,完成对陕西、山西、河南的辐射。
  结盟鄂尔多斯,包头布点,形成内蒙伊利乳业带
  而在2001年,伊利则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在包头建厂,与伊利总部呼和浩特相呼应,从而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完成了伊利自己的乳业产业带。包头伊利乳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10月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元。其中,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出资3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3.75%;内蒙古伊利企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现金出资2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25%。2002年,包头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又增加注册资本2000万元,由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认缴。
  包头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占地6万多平方米,日处理600吨鲜牛奶超高温灭菌奶,主车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引进德国GEA公司和瑞典利乐公司的国际一流生产技术设备。项目总投资1.9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 亿元,配套流动资金4000万元。年产超高温灭菌奶产品16.8万吨,销售收入近10亿元,年利税1.5亿元。
  而伊利的资本运作,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
  落户上海 ,建立华东门户
  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华东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海内外众多商家关注和抢占的最重要市场。作为中国乳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的伊利集团,抓住这一契机,将战略眼光瞄准了华东市场。1996年底,首批“伊利”冰淇淋在上海落户,迈开了伊利向华东市场进军的第一步。
  1999年,伊利集团首家合资企业——上海伊利爱贝食品有限公司在上海闵行开发区成立。伊利以股权转让的形式全盘转收了上海不凡帝食品公司,转让费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伊利占75%股份,香港卓成占25%股份,同时将企业更名为上海伊利爱贝食品有限公司。当年,伊利冰淇淋在华东销售达到6623万元。

  上海伊利爱贝食品公司成立后,先后对公司组织机构、人员、市场、内部管理等进行了系统,认真的整合,对生产设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技改,并充实了管理、技术队伍,将各项工作逐步导入正常运行轨道。使伊利冰淇淋几年前在上海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上海乃至华东消费者认可的赞许的产品。
  而伊利落户上海滩,为伊利在华东市场的进一步延伸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军战略要地,伊利北京设厂
  2000年,伊利集团公司着眼于全国性发展的战略布局,决定在北京密云县投资1.1亿元兴建北京乳品厂。伊利集团北京乳品厂地处北京密云县工业开发区,占地70.715亩,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前处理(瑞典生产)设备和罐装(意大利生产)设备,一期设计日处理鲜牛奶200吨,二期达到500吨,生产保鲜纯牛奶和纯酸牛奶,前期开发新产品两大系列十几个品种。产品在北京地区上市后供不应求,“伊利”保鲜纯牛奶、纯酸牛奶受到了北京消费者的青睐。
  在北京投资建厂,象征着伊利集团向全国发展、变产品优势为品牌优势的决心和态势;引进世界最先进设备,预示着伊利是起点最高、现代化程度最高、产品品质最好的乳品企业。伊利液态奶北京四分厂加工产品为牛奶制品,一部分是酸奶,一部分是巴氏杀菌奶,液态奶北京分厂成为伊利集团在华北的一个坚固基地。
  重拳出击东北 基地效应初现端倪
  2000年4月,伊利公司与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合作,重新组建了杜尔伯特伊利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二亿元多元的投资,将其建成为目前国际最先进、中国最大、日处理鲜奶600吨的高级奶粉生产线。年加工鲜奶18万吨,生产奶粉万吨,销售收入8亿元,年可发放农民奶款2.7亿元,将极大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紧接着2000年底,伊利公司与黑龙江省大庆市油花乳制品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大庆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投资748万元,控股75%,新公司的成立使伊利集团在东北地区的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
  2001年3月和7月公司分别与牙克石友谊乳品厂和肇东综合食品开发中心合作,此项合作一方面使其与扎兰屯、大庆、杜尔伯特生产基地基本连成一片,基本形成东北生产基地的框架,有利于公司在此地区的进一步拓展,更好地发挥其战略意义,使公司的战略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区域内生奶资源的合理调配,发展当地的奶源基地,为与之配套的液态奶生产厂、奶粉生产厂消化原奶提供条件,发展公司经济,壮大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条件。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和经营发展,伊利集团公司由原来单一产品经营的局面改变为液态奶产品、冷饮产品、奶粉产品三大产品共同经营的局面,使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着重于品牌的进一步树立和延伸,在新建工厂的同时,更加注重贴近市场、整合市场营销网络和无形资产的有效利用,用全球的资源做全国的市场,充分利用市场规则,实施战略合作,合理调整战略布局,形成了西北(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东北、华北三大生产基地。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