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麦肯锡研究(11):麦肯锡支招中国企业把握投资与成长风标           ★★★ 【字体:
麦肯锡研究(11):麦肯锡支招中国企业把握投资与成长风标

作者:佚名     人气:18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秩序,中国投资者和企业正在超越感性生存,向理性境界跃升。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有价值的投资方向,如何在竞争中快速成长,有着75年历史、进入中国市场近10年的麦肯锡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为此,记者专访了麦肯锡北京分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潘望博先生。
  三大领域前景看好但投资者需避免盲目跟风
  《中国经营报》: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普遍被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国内也有大量民间资本急需寻找投资方向,您认为未来中国哪些领域特别具有投资价值?
  潘望博:我想谈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第一,制造业中的确有很多发展机会。但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建厂、研发、营销等等,尽管中国已经有一些非常成功的制造业企业,例如格兰仕、联想等等,但新企业要进入这个领域,特别是要成为一个有知名品牌的制造商会比较困难。我个人认为,制造业中的零部件制造有很好的发展机会,无论是汽车还是电子产品零部件。
  第二方面投资机会存在于新技术领域,包括生物、光纤、电信技术等。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这样的新技术在不断涌现,中国自己也有一批很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利用他们开发大量的新技术业务。
  服务领域其实比其他领域的机会更多。具体来说,有四类服务会有比较好的投资前景。第一类是软件服务,现在已经有中国企业开始给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企业提供软件支持服务,将来这一趋势会进一步发展;第二类是个人金融服务,现在基金管理炒得比较热,未来还应该有大量的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需求;第三类是物流服务,随着中国的制造能力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高质量、快捷物流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而现在中国好的物流服务商实在少之又少;还有就是媒体和娱乐业,中国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富裕人群越来越庞大,未来会有很多闲钱希望投入媒体和娱乐,谁能提供这方面好的产品肯定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我想强调的是,随着财富的积累,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但经常的情况是,有人看到机会进行投资,很多人都会跟进,导致这个领域的利润状况迅速下滑,结果就是投资损失。所以投资者必须认真做市场细分,看每一块市场背后的经济效益、竞争对手和新市场的价格状况等,然后找到适合你的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中国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不要盲目跟风。
  中国企业成长隐患:领导层对企业的承诺,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运营,大而无当的市场定位和价格战
  《中国经营报》:以您在中国工作8年的观察,您认为妨碍中国企业成长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潘望博:我认为关键在于企业领导层。综观中国一些成功企业,比如联想、海尔、华为等等,都有属于创建人式的很好的领导层,这决定了领导人对企业是否有感情,是否有激情要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这种企业一般都有很好的文化,比如扁平式组织结构,权力下放,责任落到实处,很好的业绩考核工具和激励机制,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把企业向更好的方向推进。而有些企业领导人可能因为对企业没有上述那种特殊的感情,便很难具有创建人式的激情与承诺。
  目前中国企业的运行成本很低,但主要是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获得的,而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不高,今后劳动力价格肯定会逐步提高,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挑战会越来越凸现。
  中国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市场定位。这是一个理念问题,对于西方企业,一般他会确定一块市场,然后主攻其中的40%,针对这一块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在这里获得最高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许多中国企业的想法却是“我要占领整个市场”,所以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肯定是大众化的,他想吸引所有人,结果却可能没有吸引到任何一类客户。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是:我的目标客户群在哪里,我怎样通过非常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攻下这一块客户群。

  最后一个我认为的中国企业的“通病”是定价。目前中国的定价机制还有较多缺陷,很多时候定价就意味着价格战,而今后他们必须学习统筹经营产品,而不仅仅是打价格战。
  领导层决心影响国有企业前途,规范管理,找准市场,中小企业完全有能力战胜国有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
  《中国经营报》:您很看重领导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中国国企中,领导层几年一变现象普遍存在。面对市场竞争,您认为中国国企怎样能获得生存机会?
  潘望博:中国国企要在未来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确必须克服一些痼疾。上市是很好的手段之一,帮助他们改善管理提升业绩。但国企最高管理层可能必须面临一些艰难的选择,例如一些原有业务的退出,以及人事变动的决定等等。西方企业也经常更换CEO,但是CEO在位的时候都非常乐意做出那些艰难的决定,即使知道这些决定可能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还是毫不犹豫;相对而言在中国国有企业中,这一点可能比较困难,因为这可能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但我们看到某些国企老总还是很有勇气做出这种决定,显然,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国企老总。
  过去十年中国GDP以7%的速度增长,但你可以发现国有企业总体基本处于持平状态,而私营或合资企业有15%甚至20%的增长,未来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越来越小。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崛起成为世界领先企业,比如中国远洋、中石化、中石油都成为他们各自领域的世界性大公司,他们做得非常出色。
  《中国经营报》: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自身和外部环境限制,他们普遍发展得比较艰难,您认为中小企业如何快速成长?
  潘望博:中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世界其他国家情况也是这样。例如意大利国内世界级大公司非常少,而中小企业的能力非常强。
  我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建议首先是,企业业主必须建立起一个职业经理人班子。很多情况下,随着发展加速中小企业会逐渐失去控制,因为缺乏好的经理人帮助企业,这样最终抑制了企业发展;其次,中小企业业主都是非常精明的,但他们缺少以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的财务能力,所以企业在一定阶段一定要引进一个好的CFO,帮助企业准确掌握自己的财务状况:现金流,资本投资以及每种产品的利润等等;另外,中小企业必须建立起一种真正的“服务导向”企业文化,让客户感到你对他的需求有快速反映,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愉快的经历,这种真正以服务为导向的中小企业完全有能力战胜国有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还有就是中小企业一定要有业务重点并保持产品创新,在资金和经营经验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成功进行多元化发展,应该集中力量做主营业务;同时要使企业有持续的产品流,一般中小企业发展初期都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但随着时间推移,产品会变老,如果无所变化,企业就可能从市场中消亡,而获得新产品可以通过研发,也可以通过市场购并。
  市场份额分散,专业咨询有很多市场机会
  《中国经营报》:在麦肯锡所在的咨询业中投资前景如何?
  潘望博:你能发现全球咨询业没有通常意义的大公司,其他行业的大企业可能占到行业市场份额的30%,而在全球咨询业中市场份额十分分散,所以这个领域有很多机会,你可以做得非常专,成为某个方面或领域的专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企业对管理咨询的需求会大大增加,随着市场需求放大,竞争者也在不断进入。我们注意到过去18个月中,这个市场的竞争态势就在不断加剧。应该说麦肯锡最早进入并开创了中国咨询业的公司,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进来分一杯羹了。

  投资咨询业同样要找准自己的目标客户。找准了目标市场,你就必须全力以赴。麦肯锡的客户群是国际大型企业,服务这样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我们关于国际企业的知识、我们的国际关系网络,以及处理复杂的企业组织结构的经验,这些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现在有50~60家中国最大的企业是我们的客户,北京市排名前25名的企业中有15家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还致力于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国人才,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培养中国本土的董事担任麦肯锡中国区的领导,在麦肯锡中培养一个董事通常要6~7年的时间,所以这个目标有难度,但它有助于公司更好地为中国企业服务。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