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减法发展法则:华立、万科、万向集团的成功经验           ★★★ 【字体:
减法发展法则:华立、万科、万向集团的成功经验

作者:佚名     人气:21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商理缘起
当企业经过多元化的发展,进入稳健期或二次创业期时,既有稳健的产业基础,又有不稳定的产业群,企业在人才、管理、资金都可能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为了能使企业放下包袱轻松前进,快速良性发展,决策者往往会在决策时为难,如同鸡肋,舍不得、放不下,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产业发展战略有加法、减法、乘法发展法则之分。企业经过多元化发展,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应当在所从事的多种行业中做减法, 放弃自己不具优势的产品和经营项目, 逐步收缩产业链,集中在几个市场前景较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上,以此作为支柱产业或惟一产业,从多元化退到专业化。今天,由于多元化导致企业失败的例案实在太多,所以企业一定要学会做减法。
核心内容
一.准确把握时机,不宜过早也不能过晚;
二.目标明确,决心要大,用力要狠;
三.痛下决心做减法,把握尺度,方法得当。
1994年,因多元化而快速膨胀的华立集团,陷入了盲目多元化扩张的危机中。当意识到“陷阱”已经在眼前的时候,华立总裁汪力成决定从当时所从事的多种行业中做减法,实施优势化经营战略,把涉足行业从12个减少到4个,成员企业从原先的23家减至18家,华立也从家用电器、成套设备、饮料食品、汽配、酒店餐饮、交通道路等产业中抽出身来,集中精力做好电能表、铜箔板、精细化工和房地产等四大产业。经过调整,1999年华立完成销售收入15.63亿元,比1998年增长62.81%;实现利润2.07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290.57%。
深圳万科当初也是随潮流而动,搞多元化。万科除地产项目遍布全国12个城市外,还涉足商贸、工业、地产、证券、文化五大行业。看上去,万科和当时许多公司一样,红红火火。但是,万科总裁王石看出了毛病。大部分企业都在追逐暴利,盲目搞多元化,结果资金分散,管理混乱,企业随时可能垮掉。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调整战略,主张专业化。为达到此目的,他把一些赚钱的企业“关停并转”,甚至卖掉,回笼资金1.3亿元,由多元化经营转向专业经营房地产,由房地产多种经营转向主要经营住宅,投资由12个城市转向北京、深圳、上海和天津。万科利用回笼的资金,集中力量搞起了一批高品味住宅,使“万科”地产品牌声名远扬。
我国一大批的民营企业,就是这样东捞一把、西捞一把起家,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的资源有限,天底下也没有无所不能的企业和企业家,因此,企业必须学会从所从事的多行业中做减法,从多元化到专业化,收拢五指,握紧拳头。五个不如一个拳头。
内容解析
一、准确把握时机,不宜过早也不能过晚
多元化经营既有诱人的前景,又可能是一个大陷阱。华立汪力成形象地总结说:“发展中的诱惑是很多的,往前看,到处是机遇;往后看,到处是陷阱。”因此,企业实施减法发展法则的同时必须把握时机,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过早,企业会失去探索和发展的机会;过迟,企业则会跌入多元化的陷阱,不能自拔。
企业要把握好时机,必须谋时而动。因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经营中的内外部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着的。假如企业所在的行业已经是所谓“夕阳产业”,企业已经没有多大的盈利空间,或者由于技术的发展和替代品的出现,就会对企业产品构成很大的威胁。当今企业已经处于微利时代,有的甚至无利,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这时,如果企业还是固执坚持多元化,放马南山,无疑是死路一条。国内外有许多知名企业,因无法及时扭转多元化扩张陷入困境而轰然瓦解。印度尼西亚的顺玛银行、日本的八佰伴集团、美国的人民快运集团、中国香港的百富勤投资银行、中国内地的巨人集团等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企业要及时把握好时机,还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感。一般来说,只有在危机显露出来之后,企业才会无奈地收缩摊子,调整战略。华立和万科的高明之处在于,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决策者就看到了多元化经营隐藏着的危机,还没有到陷阱的边缘,就突然“刹车盘整”,避免了陷入困境。这与企业领导的具有强烈的危机感是分不开的,他们没有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企业要及时把握好时机,还必须未雨绸缪。汪力成说:“当一个企业的主业处于外部环境最佳、自身发展好状态的时候,企业应该考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加以培育。因为外部环境最佳的临界点之后,就会向趋于‘恶’的方向转化,那么,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就会变得严峻,随之而来的挑战可想而知。特别是对华立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退出的成本非常高,更应该未雨绸缪。”波士顿矩阵理论将集团下属的业务按增长速度和现金流的标准分为明星业务、现金牛业务、问题业务和瘦狗业务四类。对处于弱竞争地位,低发展,还需投资方可维持的瘦狗业务,必须尽早退出;对于低竞争地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的问题业务,要及时分析其是否可以转移成明星业务,希望不大的就要改、转、停。这里,时机把握非常重要。
二、目标明确,决心要大,用力要狠
企业及时把握时机退出多元化经营时,还必须决心要大,用力要狠,打蛇要打三寸而不能惊蛇。同理,企业做减法时,拖泥带水,当断不断,力度不够,必受其害。
1.必须明确目标
赢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赢利模式就是企业将资金、人才、技术、品牌、外部资源等要素巧妙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独有经营模式,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通过什么方式可赚到钱,而且可持续地赚钱?赢利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①全局性、长远的大战略思维;②利润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与价值链的整合;③高超的资源运作能力。
从华立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构建和手机芯片产业的开拓,以及对电工仪表行业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已经隐约看到了华立的整体盈利模式,汪力成塑造的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结构体系和以此为基础的多利润区。汪立成把企业分为四类:①卖标准的,比如美国的CDMA霸主高通公司;②卖技术的;③卖服务的;④卖产品的。华立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必须运用资本手段掌握知识产权优势、核心技术优势,站在产业链的高端,这样的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许多人将微软的成功归结为技术力量的强大,归结为盖茨的发明(DES是在艾伦的协助下买回来的)。其实,微软的成功主要应归结为找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而战略的核心就是它独特的赢利模式,简单地可以叫做“开拓并占领不断演变的大规模市场”,具体可分解为以下五个原则:
(1)尽早进入不断演变的大规模市场,或者以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好”产品促进新市场的形成;
(2)不断改进新产品,定期淘汰旧产品;
(3)推动大批量销售,签订专有供货合同,以保证公司产品成为或者继续成为行业标准;
(4)充分发挥新产品和关联产品的标准优势,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优势;
(5)整合、拓宽并简化产品销售渠道以进入新的大规模市场。
2.决心要大
多元化总是有巨大的诱惑力,而过度的多元化会使企业丧失核心竞争力,丧失特色和生命力。任何人的智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精力、智力、时间集中办一件事,往往事半功倍;否则,随心所欲、四面出击、八方应付、往往力不从心,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全盘皆输。王石在万科多元化进行得红红火火时,发现了多元化潜在的危机,于是激流勇退,痛下决心,关停并转, 将1.3亿元的回笼资金投向房地产业,进行专业化发展,使万科成为多元化危机时代的幸运儿。

3.用力要狠
华立集团在意识到多元化“陷阱”时,在高速行进中突然刹车,在坚持两大主导产业基础上,把属于行业第四位以下的成员逐步通过资产重组,进行集团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调整,华立涉足行业从12个减少到4个,企业成员从原先的23家减至18家。华立从家用电器、成套设备、饮料食品、汽配、酒店餐饮、交通道路等产业中抽身出来,集中精力做好电能表、铜箔板、精细化工和房地产等四大产业。如此大的决心,如此大的手笔,不得不让同行和业界人士钦佩。
奔驰前任总裁曾想让奔驰公司变成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为此,他收购一个军火企业,一个航空企业,一个电子企业等,结果家家亏损,只有老本行汽车赚钱。1999年,新任总裁上台后,为了扭转因多元化扩张而带来的76亿马克亏损的局面,痛下决心,把航空、电子、高速铁路等公司全部卖掉,只保留自己的强项——汽车行业。之后,奔驰很快东山再起,接着收购了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现在,奔驰公司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老二”。
三、痛下决心做减法,把握尺度,方法得当
在企业把握时机,痛下决心做减法时,还应方法得当。减法不是随随便便、毫无目的地用简单的方法进行缩减,保留现金牛业务是不用说了,还要保留虽然尚需投入和支持,但属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明星业务,还要保留与主导产业相关的,有可能转移到明星业务的部分问题业务,果断地砍去与主导产业无关的产业和瘦狗业,保留并逐步形成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因为企业选择自己较为适合的,具有优势的基础主导产业,可以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长盛不衰的活力。
多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核心产品优势不断加强的前提下,多元化使华立快速发展,但又险些将华立拖向陷阱。幸亏从1995年开始,华立提出了“调整战略、优化结构,实现从量到质的大转变”的经营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优化战略、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扶优扶强”的经营战略,并突出“两个90%”战略:集中90%的人、财、物发展制造业,在制造业中集中90%的人、财、物发展电工仪表、电工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华立主张“要做就要做最好”,砍掉了许多处于行业第四位以下的成员企业。1999年华立完成销售收入15.63亿元,比1998年增长62.81%,并且以国内市场40%的占有率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同行业老大。万科从一个成功的多元化的企业逐步“减肥”,卖掉了许多辅助产业,专心致志地做房地产。最终树立了房地产业的龙头地位。
商理应用
企业决策者在研究如何加速企业良性发展时,可以参考此法,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明确的思路。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学会做减法法则才能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的基业常青。
本文选自尚阳最新著作《商理——中国当代企业竞争方法》,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采用西方商理的思维模式,用简练朴素的预言、规范缜密的文体,站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历史高度,以独特的视角归纳总结出自改革开发以来,中国数十家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其中蕴藏的实力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将其中最核心的、便于存取的、可以复制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商务理念和经营规则进行整理提炼,深刻揭示了中国当代企业精英的创业人生,感性再现了当代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理性地概括出当代企业成功的55则商理。该书无论对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还是对企业管理学习者或商务策划师,都极具研读价值。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71-88397948,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