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大脑中的知识和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迫切需要有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将人们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信息和思维方法进行整理加工以便记忆和存取,这便是《中国当代商理荟萃》出版的理由。 有这样一个故事: 森林边住着一户农夫。一天,农夫给女儿买了面镜子,他把镜子挂在了墙上。 不久,森林里的动物从猫的口中听到了这个消息。它们纷纷向猫打听,想知道镜子是个什么东西。 “镜子是墙上的一个洞。”猫说,“你向洞里一望,就会看见蓝蓝的天,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真是美极了。”从猫站着的地方望去,确实可以从镜子中看到窗外的景色。 动物们感到非常好奇,便开始讨论是怎么一回事儿。驴子自告奋勇,要去看看那个洞,然后回来报告他在那儿的发现。 但驴子个头较高,他正好站在了镜子面前。他回来后说: “猫说的是假话,那个洞里除了一头漂亮的、友好的驴子以外,再也没有什么了。” 兽中之王老虎问:“你看清楚了吗?是靠近它看的吗?” “我看得清清楚楚,我同它都鼻子碰着鼻子了。” “这件事儿很蹊跷。”老虎说,“我们知道,猫以前总是说真话的。让另外一个证人去试试吧。”于是,熊去了,回来后它说:“猫和驴子都在说谎,洞里除了一只熊,什么也没有。” 这些动物都迷惑不解,但都跃跃欲试,想直接了解一下真相。老虎把他们一一都派了过去。结果,母牛发现洞里除了一头母牛以外什么都没有,大象只看到了镜子里有一只大象,骆驼只看到了镜子里有一只骆驼…… 于是兽中之王愤怒了,他要亲自出马,一定要得到真相。当他回来的时候,他把所有的臣民都召集到一起说:“当我站在镜子面前,我看到了自己。当我趴下来,像猫一样高的时候,我看到了蓝天白云。镜子不是别的什么,它只是反映了世界。而你们,居然笨得像人,只看到自己!” 是的,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我们必须识别“镜子”的真面目,具备洞察各种经济活动本质的能力,要学会看到“苹果落地”背后的“万有引力”。这是任何一个想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光靠信息会“散”,光靠读书会“愚”,光靠经验会“固”。我多年企业管理和策划工作感悟最深的就是:只有将经验、知识、信息、思考不断的进行整理、加工和提升,以原则、法则、方法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加以存储,才能使自己思维方法的工具箱更完备,使用时更便捷,加上注重对事实的调研分析,就能解决不少难题。 “商理”的英文表达为“business idea”。“Idea”意指理念、观念、概念,与“principle”(原则、原理)相比,更具有“付诸行为”的涵义。20世纪中期,“business idea”一词已经广泛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研究领域中使用,并较系统地运用于商务策划。 目前,市面上有许许多多关于创业与经营的书籍,但大都存在内容比较散、不够系统,研究深度、广度不够,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本书归纳总结了中国市场环境中,数十家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案例,用简练朴素的语言、规范缜密的文体,对繁杂的事态进行整理、提炼,将其中核心的、便于存取的、可以复制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商务理念、经商规则(简称商理)推荐给大家,以便使我们能更好地识别“镜子”的真面目。 为了适应普通读者(非商务策划师)的阅读习惯,本书中,笔者对常规的商理书写格式做了改动,偏重于内容,以生动、实用、易读、易懂为原则,不拘泥于商理的格式,只取其精髓。本书从当代中国数十家成功企业的案例中,总结提炼出55则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商理,并精选了生动事例加以说明,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实用价值。例如,企业加法发展法则,减法发展法则,乘法发展法则,选用了东方集团、华立集团、三九药业集团等著名企业成功的案例;无欲则刚,有为则刚,无为则刚,则选用了南街村模式(共产主义小社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成功经验为案例;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抓两头腰发力,短板管理法则三步,选用了娃哈哈、海尔等企业的成功经验为案例。 《中国当代商理荟萃》的出版,希望能帮助读者透过一个个商业表象,看到主宰商业运行的各种规律,节省读者的大量时间,尽快从众多案例和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和方法,成为商场的主宰。 牛顿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的经验时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的”。我不是巨人,但我希望读者站在本书中成功者的肩膀上。 本书在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史宪文、陈劲、李颖生、张环、阎克平、陈德荣等先生的指导和支持;参加本书文字整理工作的有孙旭明、贺欣、尹薇薇、叶慧坚、王世超、王敏、李飞萍等同志;本书还收录了阎克平、周云龙、曹育彬三位专家撰写的商理各一篇,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尚 阳 2003年6月于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