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英特尔研究(2):英特尔的两步领先型企业设计 | |||||
作者:佚名 人气:19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某些行业,创新业务的供应商具有先行优势,从而可以获得超额回报。随着效仿者的跟进,利润开始受到侵蚀。两步领先的企业模型,即速度模型,反映的正是创新者的先行之利。 “争取福特计划” 70年代末,葛洛夫为公司制定了一条现代商业史上最简短的企业目标,即“争取福特计划”。 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公司,福特汽车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客户。葛洛夫知道,如果英特尔公司和它的产品要取得成功,必须抓住像福特公司这样有利可图的客户。为了使福特成为自己的客户,英特尔公司内部进行了总动员,所有的部门和员工都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奋斗。经过了若干年的努力,英特尔实现了这一目标。1981年,英特尔为福特公司专门设计的微控制器开始在一部分汽车上使用。到1983年,福特公司每月生产的15万辆汽车都使用了英特尔的微控制器。 利润区存在于客户之中 而不在产品之中 在70年代晚期的半导体行业,英特尔和摩托罗拉旗鼓相当。英特尔公司认识到,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获取有利的盈利机会就会变得渺茫。英特尔公司必须创造一种领先于摩托罗拉两步的企业设计,使公司正好处于利润区之内。然而,利润区存在于客户之中,而不是在产品之中。基于这种认识,英特尔提出了“征服行动”计划。“征服行动”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得到500项新的竞争优势——不是50,不是200,而是500。 “征服行动”的第一步是建立销售关系网。为了实现竞争优势的数量目标,整个英特尔公司建立了成千上万的销售关系。然而,竞争优势并不仅仅来自于销售关系网。与“英特尔实施计划”相比,“征服行动”更注重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仅仅关注某种产品的销售。客户对新技术是持谨慎态度的,所以先进入者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向客户证实产品的价值。因此,客户解决方案是“征服行动”计划的第二个关键因素。通过执行“征服行动”计划,消除了客户对英特尔产品是否适合自己设备的担心。 葛洛夫的努力产生了效果,“征服行动”大获全胜。在1980年,英特尔公司得到了2500个“竞争优势”。英特尔取得的最大竞争优势之一是,IBM为新一代个人电脑选择了英特尔8080芯片,而不是摩托罗拉的产品。英特尔的产品成为无所不在的大众产品。从历史上讲,获得福特曾是英特尔的巨大成功,但获得IBM是英特尔发展史中一个更重要的里程碑。 研制速度要快于仿制速度 由于日本企业的竞争,到70年代末,英特尔的老本行——动态存储器业务成为无利润区,经过痛苦的抉择,英特尔决定从动态存储器业务撤出。英特尔未来的定位是微处理器生产商,但这也是一个没有保障的领域。 面对现实,葛洛夫集中精力和资源,围绕微处理器来优化企业设计。在整个80年代初,英特尔向AMD和其他微处理器厂商颁发它的微处理器生产许可证。随着从存储器市场撤出,并集中力量生产微处理器,英特尔放弃了通过颁发许可证获取价值的方式。 停止颁发许可证和改变业务范围的决策,对于英特尔的产品差别化具有重要意义。当英特尔采取许可证战略时,他的差别化体现在先进的芯片设计和结构。然而,竞争者可以很快地对那些非授权生产的产品进行逆向研制,在这些产品推出之后的12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仿制芯片。 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认识到它能否长期生存取决于不断推出自己的系列产品,并且研制的速度要快于仿制的速度。快速开发出新的芯片不仅为英特尔创造了新的高额利润,较弱的市场竞争,而且可以阻碍仿制者的跟进。因为这样可以减弱用户对仿制芯片的偏好,压低仿制芯片的价格。于是,速度成为英特尔新的企业设计的基本特征,也是其产品差别化的主要原因。 拥有定价上的灵活性和高额利润 压缩产品开发周期增加了英特尔在竞争中领先的时间,但是葛洛夫并不满足。他认为,通过平行地开发三代不同的微处理器,英特尔公司可以与它的竞争对手保持更大的差别优势。为了实施这种重叠的开发计划,英特尔将研发放在3个地区进行:加利福利亚,俄勒冈和以色列。 对于英特尔来说,保持领先就可以拥有定价上的灵活性和高额利润。 葛洛夫还意识到,客户最看重的是处理能力。处理器的处理能力越高,对客户的效用就越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们积极地将最新一代英特尔产品尽快推向市场。用户愿意为获得更高的功能支付更高的价格。一旦竞争者推出一种仿制芯片,英特尔就迅速降价,从而严格限制模仿者的利润空间,使其无法得到技术投资所需要的现金流。 寻找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和下一个企业设计 发展到这一阶段,大部分公司都会感到满足。葛洛夫的以利润和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已经淘汰了诸多的竞争者。但是,葛洛夫仍然保持警觉。站在成功的高处,英特尔开始寻找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下一个企业设计。 葛洛夫决定进一步延伸他的企业设计,使英特尔进入价值链的其他环节。英特尔开始为自己的处理器制造芯片组、主板和计算机主要部件。这种延伸提高了英特尔对整个价值链的影响力。 葛洛夫已经实现了对个人电脑价值链的战略控制。这是一个重要的优势,据此可以控制计算机硬件销售商。 然而,葛洛夫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使他不断问道:怎样使他在硬件销售商面前拥有强有力的地位呢?问题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一个:最终用户。最终用户永远不会满足,他们需要更强大的处理器。只要最终用户保持这种需求,英特尔就应坚持其领先两步的企业设计。 “内有英特尔”的广告 不是随意的 葛洛夫必须寻找一种方式与最终用户建立联系。于是,公司发起了以最终用户为目标的“内有英特尔”的市场营销活动。 “内有英特尔”是一种反常的举动。当它在1991年启动之时,许多观察家都感到迷惑不解。有人认为,英特尔的企业模型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对消费者的广告是为了花钱,并可能在将来带来好处。但是对于那些了解葛洛夫的人看来, “内有英特尔”的广告不是随意的,而是一项根本性的行动。 这是为鼓励用户采用英特尔产品而支付的“定金”。“内有英特尔”的广告行动为英特尔提供了一种带来价值的工具,可以帮助众多使用英特尔芯片的制造商进行选择。到1995年,当“内有英特尔”的商标受到广泛欢迎时,英特尔仅对它的微处理器品牌就投资了3亿多美元,为英特尔的模仿者又设置了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仍然保持连续创新的意识 安迪·葛洛夫和英特尔的故事并不仅仅是一次行动、一个创新、一项发明。与英特尔竞争,就像执行一项艰巨的指令,当竞争者开始对它的第一阶段企业设计作出反应时,英特尔已经做出了两项新的动作,使其领先得更多。 英特尔最独一无二的优势是,在面对成功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连续创新的意识。 问题清单 □ 我是否选择一部分业务来实现领先两年的目标,而不是在所有业务上与竞争者并驾齐驱? □ 我是否已经尽力压缩产品开发周期? ——获取资源 ——出色的项目管理 ——改进技术 ——几代产品的平行开发 □ 一旦获得领先地位,我将怎样做才能 ——保持它? ——提高它 《总裁》 作者:斯莱沃斯基等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