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白加黑”的震撼 | |||||
作者:佚名 人气:33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盖天力制药厂一的"白加黑"感冒片,1995年上市仅半年营销额就突破了1.6亿元,分割了全国15%的感冒药市场。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传播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它的广告语"治疗感冒,黑白分明",就表现出很强的张力,这一句广告语,即把品牌的外观、内质、个性极明快地道出,又具有引发联想的隐喻功能,看似简单,实则精深,它统领着整个广告的创作风格。 它一反其他品牌广告五彩缤纷的大场面、大制作的路数,而用小场景、大特写,在几乎"无"色彩的情况下,简洁明了地表现了产品的USP,体现出清朗、明快的艺术风格。这种"黑白分明"的风格,与品牌个性非常和谐,具相得益彰之功。 这支广告片,乍看起来似乎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技巧。但是,细看起来,则平易中见奇曲,处处都显出匠心。它的开头,就不同凡响。在播放色彩艳丽的其他广告时,突然间整个屏幕布满了黑白的"雪花点"。笔者第一次看到这支广告片的开头时,还以为电视台的信号出了问题,心中不由焦急。直到画面适时地出现字幕"感冒了……怎么办…"才明白过来,并为广告人的机智报之一笑。这一招,有一石双鸟之效:其一,有很高的"吸引注意率";其二,有效地"清理"了广告环境,黑白分明地与其它相邻的广告区别开来。 此外,这支广告片在细节处理上也很用心。例如,晚上"睡得香",就颇不易表现。如果以鼾声大作的自然主义画面来表现,必定大失品味。创作者让演员戴上宇航员式的密封头盔,既具有观赏性,又隐喻吃黑色药片之后就象戴上隔音头盔那般,能极安静地睡眠。这体现了广告创作人员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的专业风格。 此外,其传播攻势,足够强大,一次叫响"黑白分明"的口号。据说,产品推出之前,传播预算已达2000万,而它的三年预算则超过亿元。这是一种过人的胆识,也是一种不凡的气度,更是一种现代营销战略。首创的东西,必须用足够大的声音来传播,才能阻断跟进者的仿效。这一点,有史可鉴。当美国的"高露洁"牙膏以"清洁牙齿同时清新口气"的USP叫响品牌之后,竞争者也想拥有同样的USP,他们用350万美元来传播"清洁牙齿同时清新口气--因为它含有特别的漱口水成份"这个仿效的销售主张,但是难于奏效。 它的传播"接触点"选择也匠心独具。产品上市之前,就聘请了三十名医药专业人士做临床推广,还与全国10000多名医师建立信息反馈网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最可靠的药品信息是由医师推荐的信息。 "白加黑"感冒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片混饨的感冒药市场上崛起,短短半年就攻占了第二品牌的地位(仅次于康泰克),这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 "黑白分明"的传播力,又一次印证了"营销即传播"这一九十年代的营销传播观念。美国西北大学著名教授D·E·舒尔茨,在其全球第一部《整合行销传播》(IMC)专著中指出:九十年代,在同质化的市场中,唯有传播能创造出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优势。这种传播,以消费者的欲求为"轴心",从产品概念的开发到产品包装设计以及公关、广告、促销等营销推广工具的综合运用,始终围绕着这个"轴心"转。它不再仅仅是企业销售部门及广告公司的事,而是涉及产品研发人员以及企业全体人员,乃至销售代理商、零售商的事。在这个意义上,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有能力的人去解决营销难题。最有效的传播,是介入营销全过程的传播。 "黑白分明"的传播力,又一次昭示:九十年代,是策略至上的传播时代。策略的源泉来自对消费者的透彻了解。如今的市场,不在乎你的产品实质怎样,关键是消费者认为你的品牌怎样。如果你的产品概念、销售主张与消费者的心智相匹配,通过强有力的营销传播,你就将得到市场的青睬。有的广告主与广告人似乎不明白这一点,往往只顾自说自话。东西卖不出去,反怪消费者不识货。"白加黑"的传播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北上南下,把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消费者的心声,终于找到了与消费者沟通的心灵"波段",从100多个方案中筛选出"白加黑"这个方案。虽然历尽艰辛,但是伟大的创意是值得等待的。一套健全的策略和一个让人难于忘怀的传播主张,可以把原本平淡无奇的东西转化为能创造出亿万元销售额的品牌。 现代广告 卢泰宏 李世丁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