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格兰仕集团的成长、战略与核心能力 | |||||
作者:佚名 人气:21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一、成长历程 1997年2月,国家统计局授予格兰仕“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称号;经国家权威部门评估,“格兰仕”品牌的无形资产达38.1亿元;10月,格兰仕集团第2次大幅降价,降价幅度在29%-40%之间;全年微波炉产销售量达198万台,市场占有率达47.6%以上,稳居第1。 3.从全国单项冠军到全球多项冠军(1998年开始) 自1995年至今,格兰仕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第1位,且大大超过国际产业、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30%),达到60%以上(1998年5月市场占有率达到73.5%,为历史最高点儿在国内市场微波炉单项冠军地位巩固的基础上,格兰仕集团于1998年开始实施新的战略:通过国际化与多元化,实现全球市场小家电多项冠军的宏伟目标。 1999年1月,格兰仕结束最后一项轻纺产业毛纺厂,全面转型为家电集团;3月,格兰仕北美分公司成立,同时美国微波炉研究所成立;向市场推出新开发的品种百余种,其产品融入新开发出的专有技术;聘请Anderson公司为集团财务顾问;全年销售额达29.6亿元,微波炉销售量达600万台,其中内销与出口各占50%,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7.1%,稳居第67.1%,稳居第1位,欧洲市场占有率达25%;在关键元器件供应领域,开始采取垄断战略;电饭煲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2.2%,居第3位。 2000年,格兰仕集团微波炉生产能力将达到1200万台,全球第1,且是第2位企业的两倍多。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提高,新产品不断推出;电饭堡生产规模将扩至800万只,2001年将达到2000万只;正式进入电风扇市场,计划在两年内将生产规模扩至2000万台;明确提出,在3-5年内,在小家电领域成为3~5个全球冠军的战略目标。为此,格兰仕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步伐在加快。! 二、企业战略 格兰仕的成长与业绩,与其制定的富有个性化的战略,并坚持不懈地实施其战略密切相关,或者说,格兰仕的成功主要是其企业战略的有效运作。因此,有必要对格兰仕集团20多年来的企业战略形成、主要内容及变化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清华大学宋学宝教授对格兰仕集团的战略进行过探讨,该文主要集中在竞争战略层面,而企业战略一般被认为是由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所构成。我们也曾对格兰仕的战略进行过分析和评论,并指出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利用技术和市场的范围经济发展小家电产品;利用规模和成本优势,大举进入海外市场竞争(格兰仕集团这两年的发展路线正是如此)。今天,我们的探讨就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层面及其关系展开,从而揭示出格兰仕集团企业战略更为全面、丰富的内容。 1.总体战略 据我们的研究,总体战略主要由领域与地域两大部分构成。领域是指企业经营的行业范围,即“我们现在在做什么?我们未来要做什么?”地域是指企业经营的地理空间,即“我们在何处做?”领域战略依其经营行业数目可分为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此处还有程度的不同)⑷各种类型。依此,我们结合格兰仕集团的历程,构造其总体战略的短阵图(见表1)。这样,我们对格兰仕的总体战略可做出如下的归纳: (1)创业阶段。格兰仕在轻纺行业,再具体就是以畜毛为原料的轻纺行业从事经营活动,其经营范围具有较明显的前向一体化,即从畜毛的洗涤、整理,到粗梳加工、到染色,再到纺织,最后到羽绒服装及羽绒被生产。由此可判断,格兰仕在一体化战略实施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这个阶段的产品主要是供外贸公司出口,且产品的加工和生产大多是以合资经营方式进行,这表明,格兰仕人从创业开始就注重利用外部资源,善于与他人合作,通过内外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2)转向阶段的集中一点战略。这个阶段的格兰仕总体战略是以集中一点为核心的,但其集中一点战略有自身的特点,即在战略性行业转移的背景下的集中一点,这与企业创业初期的集中一点战略有较大的不同:前者是将原有行业的经营资源大规模地转移到新选择的“某点”,从原有行业中撤离出来,集中全部资源来经营这个新的“点”;后者是在创业之初就集中全部资源攻其一点,没有行业转移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格兰仕的集中一点战略实施的困难度要大,这是! 因为从原有行业撤出并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再加上原有行业与新选择的微波炉行业两者的相关程度极低(可以说是无相关的),经营资源的转移量小且效率低。因此,格兰仕集中一点战略的成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起点——1993年,格兰仕集团的产品销售额中,微波炉所占的份额不超过10%。在其后的过程中,格兰仕集团不断从轻纺行业中撤出,利用积累的资金不断地扩大微波炉的生产规模,到这个阶段的终点——1997年底,格兰仕集团的产品销售额中,轻纺产品所占的份额很低,成功地从以轻纺业为主转型为以家电业为主。 集中一点战略的要点是选择一个较合适的“点”,集中全部或几乎全部的经营资源把这个“点”做精、做深、做透、做大,并建立进入壁垒,使竞争者不断退出(主动或被动),潜在竞争者不敢冒然进入,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目标。 格兰仕集团于1991年选择微波炉为其集中经营“点”是合适的:第一,中国微波炉市场处在发育的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其市场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很大。第二,微波炉生产企业并不多,且规模大多在10万台以下,市场竞争程度比其他家电产品要低得多。第三,外国品牌! 的产品在市场上居主导地位,但这些产品在其制造商的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微波炉并非这些制造商的战略性或主导性产品。第四,格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是中国著名的家电产品生产基地,元器件、零配件的供应及其他相关技术和服务较为稳定。第五,微波炉产品的生产技术已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 不仅如此,格兰仕集团在其后的经营中,始终坚持集中一点毫不动摇。据说,1995年放弃了一价几百万美元的羽绒制品订单。格兰仕集团不仅将轻纺行业10多年的经营积累以及撤出的收益全部投入到微波炉的生产与销售上,而且将微波炉产品本身的收益也全部投入,从而导致格兰仕集团的微波炉产销售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1993年的试产1万台到1997年的近200万台。 建立进入壁垒是集中一点战略的重要内容。格兰仕集团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突出的。主要包括:第一,在总成本不变或降低的前提下,不断开发新产品和专有技术。1995年以来,格兰仕集团共获得球体微波、多层防漏等与微波炉相关的专利和专有技术100多项,开发100多个品种的新产品。尤其是美国研究机构成立以来,格兰仕的自主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新产品推出更多、更快。第二,利用总成本领先的优势,向市场推出质好价廉的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1996年8月和! 1997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大幅度地降低产品价格,其成效非常明显:首先,使不少竞争者退出微波炉行业;其次,扩大了中国微波炉市场的总体容量;再次,极快地提高了格兰仕的市场占有率。第三,关键元器件的开发,在上述基础之上,格兰仕开始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发关键元器件,并投入生产,进一步降低总制造成本。 (3)新阶段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1998年开始的格兰仕集团发展的新阶段,其战略重点在多元化与国际化。 多元化是在小家电行业范围内进行的,除微波炉外,格兰仕集团向市场推出电饭煲和电风扇产品。如果依照以4位数行业标准来划分,这些产品是不同的4位数行业,因此,可称其为多元化经营。这个阶段的多元化经营有如下特点:第一,以获取范围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战略能力为目标;第二,产品的技术、生产尤其是销售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第三,在初步形成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第四,以内部开发为主的战略途径;第五,工业先导/技术主导型的战略模式。 国际化是指格兰仕集团不仅引进并集成了世界各国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而且还表现在:第一,市场的国际化,从全球市场视角来配置资源,以自有品? 苹騉EM方式向全球市场推出产品;第二,研发的国际化,美国的R&D机构与中国的机构共同合作开发自主技术和新产品;第三,人才的国际化,聘请外国专家和管理人才,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为国际化战略最主要的生产国际化,并未成为格兰仕集团的重要策略。我们认为,生产的国际化必将成为格兰仕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 2.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的关键问题是在给定的产品/市场上怎样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总结的两种通用的竞争战略是:(1)成本领先;(2)差别化。 很明显,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及其他小家电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而不是差别化。格兰仕集团的成本领先战略在转向阶段和新阶段中有所不同:在转向阶段,格兰仕集团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成本领先;在新阶段,则主要来源于规模和范围经济基础上的成本领先。 格兰仕的规模经济首先表现在生产规模上。据分析,100万台是单间工厂微波炉生产的经济规模,格兰仕在1996年就达到了这个规模,其后每年以两倍于上一年的速度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2000年底,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规模将达到1200万台,是全球第2位企业的两倍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生产成! 本的大幅度降低,成为格兰仕成本领先的重要环节。其次,格兰仕的规模经济还表现在销售、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对此,宋学宝教授有较详尽的分析,本文不再展开。 格兰仕集团的范围经济主要表现在利用微波炉经营的资源和能力积累,开拓电饭堡和电风扇的产品/市场。由于微波炉与电饭堡、电风扇同属于小家电行业,其产品技术、销售网络尤其是品牌延伸方面的相关程度很高,所以,格兰仕从单一产品向多种产品发展,其范围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3.职能战略 职能战略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生什么作用,如何发挥这些作用。职能战略决定于竞争战略,每个竞争战略都要转变为职能层次上的战略才能具体实施,如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财务、人事、生产等。职能战略的内容非常具体和丰富,针对格兰仕集团的情况,我们选择其中最有特点的内容进行说明。 (1)营销战略。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市场上的营销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培育市场,通过赠送微波炉食谱等图书、在报刊上开辟专栏等方式,培育中国的微波炉市场。第二,启动市场,通过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主要是与各地代理商合作,共同启动微波炉市场。第三,占领市场,在微波炉市场上主要通过价格战方式,而在电饭煲市场上,通过多年的赠送活动来占领市场。第四,巩固市场,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针对不同的市场区隔推出合适的产品来实现。还有,通过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水平来巩固市场。例如,格兰仕推出的“四心级”服务(为顾客诚心、精心,让顾客安心、放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范服务,! 一地购物、全国维修的跨区域服务等,都是格兰什巩固市场的重要策略。 (2)研究与开发战略。格兰仕的技术战略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合作开发、自主开发这些阶段。在1997年以前,格兰仕集团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为重点,从1992年引进东芝公司的生产线和技术,到1996年引进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微波炉生产设备和技术,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集成。1997年,格兰仕集团设立研究与开发部门,1998年又在美国设立技术开发机构,开始走向合作和自主开发的新阶段。 (3)财务战略。为适应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需要,格兰仕集团自1998年开始聘请全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Andersen公司为财务顾问,具体制定和实施格兰仕的财务战略。这在中国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是罕见的。以Andersen公司的实力和经验,可以推断,格兰性集团的财务战略对其竞争战略、总体战略的实现将会取到巨大的作用。 (4)人才战略。引进人才并大胆使用是格兰仕集团的传统性策略。早在1991年,格兰仕集团就聘请了5名来自上海的中国微波炉专家,正是这5名高级工程师组成了格兰仕微波炉技术队伍的核心,奠定了其后与外国技术合作的基础。1993年聘请日本人从事生产? 芾恚?998年为实施国际化战略,格兰仕集团聘请韩国人担任国际营销主管。 综上所述,我们将格兰仕集团的成长历程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可形成一个较全面反映格兰仕集团企业战略形成、内容、变化的图表(见表2)。 三、核心能力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麦(G.Hamel)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1994年,他们又合作出版专著《竞争大未来——企业发展战略》,由此在西方管理学界掀起了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与讨论高潮,人们普遍认为,核心能力理论是90年代美欧企业管理理论界兴起的一种企业战略新理论,并对国际企业界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其他西方新理论一样,核心能力理论在中国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财经类媒体上、企业首脑的讲话中,经济、管理学者的论著中,普遍地出现“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等词汇。 1.企业战略能力成长路线 在企业战略能力矩阵中,我们可将格兰仕战略能力的成长路线绘制出来(见图1)。图1中A点所在的区位表示企业在本行业的本地市场中具有短期获利的优势能力,可称为基本能力。格兰仕集团于1992年达到该区位,当时的格兰什在轻纺行业中采用一体化的经营战略,不仅在出口订单的承接,而且在国内市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开拓均具备一种短期的获利能力。这种基本能力是格兰仕于1993年正式进入微波炉行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图1中的B点所在的区位表示企业在该行业的全国市场中具有短期获利的优势能力。格兰仕集团于1996年达到该区位,当时的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全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3! 5%以上,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已经形成,发动价格战并成功地迪制淠康摹5牵窭际说幕窭芰χ荒苋衔哂卸唐谛灾剩渲饕蛟谟诟窭际说奈⒉分胁⑽拮灾骷际醭煞荩タ可胂凵系墓婺>没竦玫牡匚皇悄岩猿志玫摹? 图1中C点所在的区位表示企业在本行业的全国市场中具有中期获利的优势能力,可称为亚核心能力。1999年格兰仕集团达到该区位,这时的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全面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60%,并且不断有自主技术的新产品推向市场;电饭堡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也名列前3名,并且开始推出电风扇产品。这表明,格兰仕集团在小家电行业的全国市场具有中期获利的优势能力,即拥有亚核心能力。 图1中D点所在的区位是格兰仕未来发展的目标,即在小家电行业的全球市场中具有中期获利的优势能力。目前的格兰仕的微波炉产品在全球的产销量第1,且达到两倍于第2位企业。而电饭堡、电风扇产品还未达到这样的程度,这正是格兰仕未来努力的方向。 2.亚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我们认为,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行业中已获得亚核心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选准并迅速形成“利基”的能力。它由以下要素构成:(1)战略选择能力,指根据主客观条件及发展趋势,选准潜在的利基点;(2)迅速调动! 现有资源投入“攻击点”的能力;(3)善于借用外部资源,弥补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4)敢与貌似强大的竞争者对抗,并能找到对方弱点,在局部形成以多胜少;(5)持之以恒的战略实施能力。 3.从亚核心能力向核心能力的提升 图1中E点的区位表示企业已形成核心能力。这是格兰仕集团的最高目标。 从亚核心能力向核心能力的提升,有两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一是提升路径的选择。从理论角度而言,格兰仕集团从C点到E点有三种路径可选择:(1)从C到D,再到E;(2)从C直接到E;(3)从C点到D’,再到E。但从格兰公目前的战略来看,他们选择的是第一种路径,即从C到D,再到E。这种选择是合理且可行的。二是达到E点的时间期限。格兰什集团提出的目标:在3-5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形成3-5个第1位的小家电产品。这个目标的实现之日,可以认为,格兰仕集团的亚核心能力达到D点区位。但距E点仍然还有一定的距离。据经验判断,格兰仕可能达到E点的时间是在2009年前后。 四、结语:利基战略的成功典型 利基(niche)战略是指企业选定一个较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第1. 我们认为,格兰仕集团是中国企业近20年发展中,采用利基战略获得成功的典型代表。 读者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也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在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利基战略在中国企业今后的发展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小企业。 自改革开以来,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成长可分为三个阶段:(1)权力主导(1978-1991年),这个阶段中,市场到处是空白,企业只要获得经营权力,搞好生产就很容易地成长起来。(2)市场主导(1992-1997年),在此阶段,企业仅靠经营权力已不够(这成为必要条件),还必须面向市场,依靠有效的营销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顺利成长。(3)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总体上从“短缺经济”进入到“过剩经济”,企业的成长也进入到我们称之的“能力主导阶段”。 在上述的前两个成长阶段中,由于中国经济总体上是短缺状态,中国企业采用各种成长战略(有时甚至不需要战略)的成功率都较高。但在进人! 1997年以后的能力主导阶段,即今后至少几十年时间内,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用其他成长战略的成功率会明显降低,但采用利基战略的成功率不会降低、相对其他战略而言还会提高。因此,在工商企业界积极介绍、学习、研究利基战略理论和案例,是一件迫切且重要的事情。 (在本文完成之后,格兰仕集团于2000年9月23日宣布进入空调制造业,这是格兰仕集团一次重大的战略决策,对其行为后果,我们还有待观察——作者康荣平 柯银斌 补记)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