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柯达战略 | |||||
作者:佚名 人气:20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柯达在中国经营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1909年,柯达公司的出口部经理就开始了中国之旅。而柯达公司在华的第一家子公司也于1927年在上海成立。1981年,柯达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代表处。1984年,它与厦门福达公司签署了合同,帮助后者建立彩色胶卷生产线。第一家柯达快印中心于1994年成立。1995年,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大中华区宣告成立。1998年,柯达(中国)有限公司和柯达(无锡)有限公司开始营业。1999年,柯达大亚洲区成立,总部设在上海。2000年,柯达在成都开设了第5000家快印中心。1993年,柯达胶卷和相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分别占第3和第4位。当时,柯达仅有3家代表处(北京、上海和广州),员工人数仅30人。
问:请你谈一下未来数码成像的技术发展趋势。 答:我们拥有6个不同的业务单位,瞄准6个不同的市场。数码成像的发展在每一个市场都不同。每一个市场的发展都会不同。例如电影业,当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专业录像带时,人们都说胶片的时代行将结束,因为录像带的使用非常方便。然而在去年,我们的电影胶片销售创下了历史新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电视,尤其是新闻对录像带的消费出现了很大的增长。同时,电视频道的急剧增加也使电视节目的数量出现了飞速的增长。像新闻、杂志和娱乐节目,使用录像带非常方便。因此,人们仍在使用。另一方面,在电影业人们还是用胶片来拍电影。当然,所有的编辑和特殊效果都是用数码进行处理的。编辑后,通过镭射反射在胶片上,并显示在银屏上。因此,我们现在还在销售电影胶片,甚至比过去更多,这是因为现在的电影比较卖座。拍广告所用的胶片销售也比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很大的增长,原因就是电视频道的数量增加了,广告也更流行了。与此同时,录像带的销售也保持增长的势头。因此我认为,新技术能为你带来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发展并不会改变一切。市场将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必须利用各种技术。对于新技术的发展,你必须确定是否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标准,成像领域尤其如此。想一下你今天使用的图像,你希望20-30年后仍能使用。如果没有一些共同的标准,到时你就无法识别了。我可以告诉大家,20世纪70年代拍摄的录像带今天已经无法再看了。这就意味着有些新闻现在已经无法放映了。一部分历史也就消失了。数码相机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使用不方便。比较而言,传统相机的使用十分方便。因此,数码相机要进入千家万户尚需时日。目前这一转变将如何发生也不明了。一项新技术的发展不一定意味着另一项技术一夜之间从市场消失。 问:柯达目前有6000家快印中心。柯达发展如此迅猛,你们是如何保证服务质量的? 答:质量是我们的承诺。我们确保消费者得到的是高质量的成像产品和服务。当然,这并不容易。我们的做法是颁发许可证。我们拥有质量控制系统,有专门设立的小组检查各商店,有时是公开的、有时则是匿名的。然后我们就会得到报告。如果有人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会告诉他:"嗨,你必须加以改进,否则你得把柯达的标记撤下。"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小组,检查各个商店的质量,这不仅指机器的质量,还包括印刷质量、销售和服务的质量。我们仍在不断努力,帮助柯达快印中心做得更好,从而提高客户满意率。另一方面,柯达快印中心自身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冲印服务渠道,有些人借柯达快印中心的名义私自开设商店,与我们争夺消费者。我们不容许这样的事发生,这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以及我们的商誉。我们正在密切配合有关当局采取法律手段制止这类违法行为。 问: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富士。但柯达在日本的情况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 答:我们在日本遇到的问题是,日本政府容许其本国的垄断生产商锁定日本的所有经销。我们所说的锁定,不是大家谈论的一般合同。这是一种金融纽带,它遍及全国,没有一个成名的经销商能全身退出协议。你可以选择开设新的商店,但是这很难。日本市场并不在增长,特别是在目前经济下滑时更是如此。摄影市场目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增加渠道的潜力很小。日本是一个地方保护主义很严重的市场。4年前,我们请求WTO仲裁我们与日本的纠纷。我们虽然占了上风,但是不幸的是,WTO规则不允许我们作出反应。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拥有不公正的优势。对此我们暂时还是无能为力。不管怎样,柯达在电影和医疗造影两个领域实现了一定的增长,而在消费者成像这一领域,我们与三菱结盟,这使我们能进入它们的渠道。此外,我们还与三洋合作开发LED,与奥林巴斯互相授权数码相机技术。我们正在努力建立渠道与网络,提高我们的市场份额。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问:柯达是否计划收购乐凯? 答:我们没有此打算。我们正在考虑哪些领域可以合作,可以为大家带来双赢。这是"合作性竞争"。我们已经在某些方面这样做了,今后可能会更多。但我们不打算收购乐凯或与它们成立一家大型合资企业。我们寻求的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进行合作。 问:据报道,富士正寻求收购乐凯或与乐凯成立合资企业。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它们如何进行具体的合作还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观察。目前进行任何评论还为时过早。即使富士与乐凯成立合资企业,我们也有可能在其他一些领域与乐凯进行合作。我们有很多市场,经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合资的方式有许多。 作者:anan_ming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