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基本理论 >> 正文 |
|
|||||
企业核心能力 | |||||
作者:佚名 人气:40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今天,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在于核心能力。国际化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 企业重组是一种快捷的途径。国内外许多大企业扩张、兼并的目的主要就在于达到优势互补,增加企业核心能力。例如,克莱斯勒公司80年代就放弃了坦克业务,集中力量于汽车,1998年又与德国奔驰公司联合成立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公司(市值920亿美元)。《财富杂志》评选的1997年全球最大500家公司中,三菱银行因为兼并了东京银行,由上一年的第75位一跃升至第41位。国内两大制冷技术公司科龙和华宝的联合,大大增强了其无缺陷制冷技术和市场营销的核心能力。企业只有在系统、科学、适应环境变革的战略指导下,有效结合两种途径,在核心经营领域内不懈努力,才能培育出自己的核心能力,营造出持续的竞争优势。 核心能力积累的关键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80%已经按照“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进行了企业再造;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已有40家(包括我们熟悉的福特、微软等)公司进入了建立学习型企业的轨道;我国的宝钢集团、海尔集团等部分大型企业集团也开始注重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地培养和累积企业的核心能力。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善于不断地学习是它的本质特征。这里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看书、办学习班,而是在系统研究项目和产品的过程中学习。必须强调的是:一要全员学习,即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二是全程学习,任何企业的运作都包括准备、计划、推行3个阶段,不能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来,必须做到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三是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就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能让成员在工作中体验到生命意义的组织;能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展未来能量的组织。比如,微软制定的学习理念是:通过自我批评学习;通过信息反馈学习;通过交流共同学习。微软公司核心能力的提升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累积;而这种核心能力使其在激烈竞争的计算机行业里独领风骚。 更新经营理念 企业对核心能力的关注和培育,帮助企业在竞争中逐渐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经营理念。 不再关注市场份额,而是关注市场价值。传统的经营目标都是集中力量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争做本行业的老大或老二。似乎只要如此,其它问题均可迎刃而解。而忽视争取最大的市场价值份额。例如:1986年IBM在信息技术行业的价值中占50%。IBM公司自行开发所有的硬件、软件,在自己的工厂中生产所有的产品,并通过自己的销售机构销售产品。10年后的1996年,尽管IBM仍占有很大市场份额,但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市场价值却只有15%。数字设备公司、西门子公司和IBM走同样的路,但微软、英特尔等公司却走完全相反的路,它们占有了很高的市场价值份额,公司得到迅速的发展。 不再强调垂直一体化,强调研发与营销的内部化,生产的外部化。垂直一体的优势是更好的控制、更快的响应,以求在各个环节上都能得到利润,因此适合于传统产业。但是,它无法使企业在各个不同环节上都具有独特的技能,因而很难使企业具有世界一流的能力,必须向适合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方向转变。 实行业务外包战略。把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业务职能实行外包,交给外面的专家去做。这样就可以把多家公司最优秀的人才集中起来为自己所用。例如:AT&T服务公司帮助花旗银行建立一体化的全球数据中心;邓百氏公司为电信业和能源业公司承包应收款管理业务等。组织形式逐渐转变为虚拟组织的方式。 新的风险观念。每一个环节都搞经营是扩大企业的风险而不是分散风险。实行业务外包战略,可使生产企业将生产、批发的风险转嫁于其它企业,实现真正的分散承担风险,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不再强调生产的规模,强调服务、知识的规模。个性化定制、一对一营销、知识管理等全新的观念扑面而来,诠释着企业经营的新时代。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