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专家谋略 >> 正文 |
|
|||||
盘点2003:中国企业发展路线图 | |||||
作者:佚名 人气:32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回首2003,中国企业界所经历的风雨历程,试想一下,把各种理念像烤肉一样串在一起,撒上“思维”的胡椒后,也不失为一顿待客大餐。执行、领导力、接班人、全球招聘、国际化、跨文化、优秀到卓越,危机管理、CFO、并购、跨行业多元化、民营化、私募股权,这些词语也同时被学者、经理人、企业家串在“管理”的竹签上,在市场的碳火上滋滋作响。一个企业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这些坎儿,肯定是要迈过去的,这也是中国民族经济壮大的“管理路线图”! 尽管如此,并购仍然将是未来几年的企业热点,它是中国企业完成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必须经过的几道门槛之一,而通过并购,我们可以发现,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的企业,也必然产生质的飞跃。 关键词:跨行业多元化 影响力指数:★★★★★ 路线:今年以来,企业界纷纷掀起了跨行业多元化的风潮,先是家电企业爱上了汽车,美的在昆明开办“云南美的汽车工业城”,同时收购长沙三湘客厂, 新飞集团要打造中国冷藏保温车第一品牌,三星奥克斯开始生产越野车和拖拉机;与此同时,搞IT的联想开始进军家电行业,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而国内的两家摩托车巨头“隆鑫”和“嘉陵”也陆续进军葡萄酒业,将给传统的葡萄酒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点评:行业犹如围城,都有风险,舍弃熟悉行业,都想在别的行业,特别是一些所谓暴利行业分一杯羹,但是,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将眼光放在跨行业扩张或者转行上,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或许很多人说,当年韩国的现代、大宇、三星等巨头都通过跨行业多元化缔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但是,韩国的巨头是在自身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具备了强大的管理移植能力后才开始这一进程的。并且,在当时需要快速发展经济的政治形式下,韩国政府对企业的跨行业多元化给予了很多优惠条件。而目前国内企业,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如此,到现在,一些韩国企业已经开始尝到了苦果,比如现代集团就因为产业过多,陷入了多元化的泥潭, 管理模式的移植,以及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再造,是国内企业跨行业多元化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完成这两大任务,跨行业多元化必将成为国内企业的噩梦,不幸的是,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中,跨行业多元化将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似飞蛾扑火一样奔向跨行业多元化,有人说,历史从来就没有使人变聪明,看来在国内企业清醒之前,将免不了交一笔不菲的学费。 关键词:国际化(全球化) 影响力指数:★★★★★ 路线:国际化在国内喊了很多年,然而,以前却似乎只是一些吃螃蟹者的勇敢游戏,进入2003年,国际化才真正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无数企业在今年开始加快了国际化的历程,在今年的高交会期间,创维、金蝶等国内知名企业,还特别就企业国际化作了专门的介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另一方面,曾经因为率先在国外设立工厂而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海尔,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使人们对于国内企业国际化的心理预期遭遇重创。 点评:无论价格切入模式也好,还是品牌输出,资本并购,技术合作等模式也好,国内企业国际化都没有取得确切的进展,相反,国内企业的短处,却开始“发扬光大”,中国企业在争夺国际市场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发生与国内一样的恶性竞争局面。很多产品都在国际上遭到反倾销调查,并被课以沉重关税惩罚。而中国产品的“价廉质次”的整体形象,也使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重重阻隔。 更重要的是,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屡屡使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受挫,但由于国内企业的内部管理文化与外企存在巨大差异,使得外来和尚很难融入团队中来。这些,都将使国际化经受更严峻的考验。而在人才方面的突破,才能使它找到一丝曙光。 关键词:民营化 影响力指数:★★★★★ 路线:民营化这个词在今年有着非常深刻而广泛的内涵,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在年初的时候,曾有人预言,2003年将是中国的“MBO”年,但是,在实施MBO的操作过程中暴露出种种问题,最后,引来了相关部门对MBO喊停。 MBO的喊停,并不意味着民营化的停止,相反,民营化以其他的方式更充分地表现出来,而在此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TCL 的“暗度陈仓”,通过“阿波罗计划”,曲线完成了股份制的改造,而此次TCL吸收合并TCL通讯,实现整体上市,无疑又在其民营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点评:民营化的路,很多企业都想走,但是,他们最终却没有走通,在这串名单中,有长虹、春兰、海信等赫赫有名的巨头,独有TCL能够平稳地完成股份的改造,其中奥妙,或者更值得我们探讨。 从本质上说,李东生所推行的民营化之路,并不是简单的“国退民进”,李东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从增量资本入手, TCL集团与惠州市政府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授权经营协议:核定以TCL净资产3亿多元为基础,每年企业净资产回报率不得低于10%。如果增长在10%~25%,管理层可获得其中的15%;增长25%~40%,管理层可获得其中的30%;增长40%以上,管理层可得其中的45%。扮演多重角色的李东生既是国有资产的代理者,又是民营化的肇始者,将TCL民营化的切口始终牢牢锁定在增量资产上,寻找企业、政府、员工、管理层之间利益的共赢,最终使分享TCL成为可能。 恪守底线、对合法性的坚持和寻找利益共赢的智慧,这就是TCL改制成功的秘诀,这些都为未来的民营化进程提供了意义重大的参考,同时,也将引来更多仿效者,未来几年,民营化浪潮将会持续高涨。 管理变革路线图 今年以来,随着SARS危机的到来,以前的危机管理模式被彻底打破,而实际上,危机管理只是非典的冰山下露出的一角而已,如何提高执行力,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如何提升领导力,如何实现跨文化管理等问题,是很多企业关注的管理话题,并已经延伸到一个更广泛的范围,使企业在管理方面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而这些变革,反过来,又将使企业目前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发生持续而深远的变化,并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执行 影响力指数:★★★★★ 路线:随着《执行力》一书在国内的热卖,执行力这个话题迅速风靡国内,一时之间,企业言必称执行,似乎以前就不存在执行问题,是这本书出来后才存在执行力问题一样。 一家企业的成功,30%靠战略,40%靠执行力,另外30%呢?当然就是运气。运气无法教,但战略和执行力可以言传。国外靠执行力最成功的例子是沃尔玛。百货业在美国早就是成熟的产业,按照传统观点,那应该是无利可图的产业。但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开始从乡村包围城市,一点一滴拉大和竞争者之间的差距。例如光是偷窃的损失,沃尔玛就比竞争者少了一个百分点,这样的成果和3%的净利相比,真是贡献可观,而这就是执行力的具体表现。 点评: 执行力不彰的现象在国内公司屡见不鲜,这是组织的通病,但国内有些公司喜欢采用恐怖管理的方法治疗执行力不佳的组织病,往往先设定较高水准的目标,然后只问目标,不问手段,并将无法达到的目标经理毫不留情地开掉,反正要升官的人多得很。经理人战战兢兢,生活在老板的压力下,这种方法虽然可提升执行力,但是老板必须事事躬亲,老板不在,员工执行力立即打折。在这类公司中,通常老板的执行力,就是组织的执行力。 有效的执行是需要领导者亲力亲为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对企业具体运行的细枝末节的关心。在领导者的亲自倡导下,执行文化应该成为企业的基因,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仍然拿企业运行最为关键的三个要素来说,战略、人员与运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执行”的精神来指导落实。 关键词:危机管理 影响力指数:★★★★★ 路线:今年,突然降临的SASE危机,使企业普遍遭遇危机,特别是快速消费品、医药等行业,各企业纷纷采取对策,以期渡过难关,一时间,危机管理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此次危机是对企业的一次全面考验,有的企业化顺利度过危机,而有的企业却在危机中落马,是企业已有的管理水平不同造成的,还是处理危机的策略不同造成的?可以说,一场非典危机,为企业审视自我提供了契机,认识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问题。 点评:英特尔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葛洛夫有句名言叫“惧者生存”。这位世界信息产业巨子将其在位时取得的辉煌业绩归结于“惧者生存”四个字。 成功企业必须自我“毁灭”才能求生。 如果它们不自我“毁灭”,别人将把它们毁灭,让其永无再生之日。 由于危机情况的产生具有突变性和紧迫性,因此尽管在事先制定出危机应变计划,由于不可预知危机的存在,任何防范措施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在处理危机时,应针对具体问题,随时修正和充实危机处理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 影响力指数:★★★★★ 路线:在今年,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 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关键技能是跨文化无障碍沟通,何为跨文化沟通能力呢?简单地说,就是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工作就像在自己的国家工作一样,具有超越他们本民族文化的能力。仅仅懂得外语是不够的,还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西方,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一门跨领域的新学科,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国际商学院的必修课。 许多跨国公司早已为此纷纷行动。 点评:文化的功能是建立行为模式、执行标准以及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这将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可预测性,从而促进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共有的文化观念使社会中的人们有了身份确认感和同他人交往的方法。例如,文化提供了许多标准和规则,说明什么时候吃饭、三餐吃什么合适,以及在各种聚会中怎样招待客人。 不同文化背景的经理人体验工作和相互学习,可以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许多公司将经理人派到海外工作或者学习,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冲击,或者把他们留在自己的国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外加一些跨文化知识和理论的培训。 关键词:领导力 影响力指数:★★★★★ 路线:2003年9月,头发花白的高盛公司前总裁及首席运营官约翰·桑顿走上清华的讲堂,与他的EMBA学生分享他的“全球领导力”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全球的经理人开始讨论、研究如何才能在变革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以期实现企业长期、良性地发展。 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已经建立了“领导力发展中心”,用来培养中国惠普内部50名有潜质的一线经理的基地。使他们能以更快地速度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成为新一代的领导者。 点评: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拥有权力、掌握权力的人吗?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经常问自己: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它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新的生活方式又是怎样?我们领导雇员向什么方向迈进? 传统的管理职能仅仅是低级地开发各种社会资源。而这样的时代正渐渐离我们远去。真正的成功必然有赖于领导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这不仅意味着对领导者能力的更高要求,更要求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管理大师比尔·波拉德认为领导者必须“停止管理、学会领导”。 领导力将调动人们的一切积极性去创造——特别是创造某些具有深远影响的事物。只要这种积极性存在,人们便会更加忙碌,更有成就感,更富创造力! 关键词:优秀到卓越 影响力指数:★★★★★ 路线: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文版登陆中国,于是“优秀到卓越”成了今年管理界的热点和关键词。中国企业似乎从《从优秀到卓越》中看到了希望和方向。然而现实往往和我们开玩笑。曾经被称为“卓越”的公司中,很多似乎都命运不佳。网络泡沫下辉煌的面孔似乎已成为昨日黄花。能像IBM这样从不停的变革中奇迹般持续发展的企业寥寥无几。柯林斯的研究小组发现:戏剧般的结果并非来自戏剧般的过程,那些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无一例外地都没有“奇迹般的时刻”。 点评: 何为优秀?何为卓越?如何从优秀到卓越?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现阶段,研究“从优秀到卓越”对中国企业家究竟有多少借鉴意义? 优秀的企业领导人是一个强大的“助推器”,他往往才华横溢、能量惊人、号召力极强,在他的推动下,企业会成倍发展成长。然而一旦领导人出现了问题或者退位,企业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而卓越企业中的领导人更像企业历史上的一颗“螺丝钉”,他将雄心壮志倾注到公司,为公司成功培养接班人。 柯林斯说:你的工作才是你生命的终极魅力所在。确实,如果你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且和你所认可的价值观、人生意义相结合,你就会坚信其目标和宗旨,追求卓越,成为卓越的管理者也就变成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管理操作路线图 2003年以来,在管理理念之外,具体的管理操作层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招聘范围,已经从国内扩展到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造就了国际化的人才,一些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和岗位的设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企业成长环境的成熟,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私募股权等具体操作上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争议,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管理操作的路线图。 关键词:接班人 影响力指数:★★★★ 路线:细心人会发现,在今年的企业舞台上,少了许多我们曾经熟悉的身影,而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茅理翔还在方太的舞台上活跃,但在其身后,一个叫茅忠群的年轻人出现了;在格兰仕,德高望重的“德叔”已经难觅踪迹,频频活跃在企业内部会议和媒体面前的,是新任的集团总裁梁贤昭,而随着何剑锋退出东泽,人们也隐隐看出了其顶替何享健的迹象,再加上此前的吴协东出任华西集团的总经理,家族企业正在上演“子承父业”的传统戏剧。 相对于家族企业普遍被人接受的的“子承父业”式的接班,一些国有企业在选择接班人过程中往往弄的企业血雨腥风,震荡不已,而近期,华为掌门任正非非要到海外寻找接班人,似乎偌大一个华为,竟然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帅才,是华为确实缺少人才,还是“墙外的花总是香的”,这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点评:中国有句谚语云:富不过三代,在美国,也只有20%的企业能够顺利传到第二代,难道龙种变跳虱的故事总是重演?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的“太子军”都有比较好的教育背景,而老板父亲的着意培养,也使太子军逐步在企业建立了威望,方太的小茅,万向的小鲁,都已经在老子的企业里拥有相当的话事权,何剑锋则更是凭盈锋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很多“太子”,已经使我们以期望而不是嘲讽的眼光看待,而这些,都为未来的企业增添几分希望。 相对于国有企业和混合型民营企业的疑问是:你到底选谁做接班人?前几年,倪润峰复出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杨元庆和郭为的分立,商界也有不同的解读,近期任正非要“寻找海外接班人”更说明,选择接班人似乎是一件比生儿子还难的事情。 然而,接班人真的那么难选吗?现在的企业领袖,真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关键词: CFO 影响力指数:★★★★★ 路线:自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相继发生首席财务官(CFO)辞职事件,之间的是是非非,媒体的争相报道,多多少少让还不是太熟悉CFO的中国人对“首席财官”有了新的印象和定位。 中国共有3万多名“总会计师”正在完成向“CFO”的转变。这是一场更加意义深远的角色和职能改变。标志着公司财务管理开始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放眼全球,CFO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认同,西方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成长策略,CFO已从过去普通的财务职位慢慢成长为企业的巨臂。 点评:在中国大部分企业里,CFO扮演的是幕僚角色。但是一名现代意义上的CFO,还必须突破传统财务视野、从战略高度把握财务管理、公司治理、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作手段;必须真正具备全球战略眼光、深入了解相关国际规则。CFO的学识、观念、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时所站的高度,都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成功的CFO与CEO相同之处在于,在追求利润与投资回报方面同样具有高涨的热情,但同时亦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极强的思辨力。CFO要最终让CEO和大部分管理层没有后顾之忧,要未雨绸缪。CFO要能做CEO的咨询伙伴,并扮演一个平衡的角色。 关键词:全球招聘 影响力指数:★★ 路线:今年以来,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与欧洲著名职业培训软件开发公司Strat X联合举办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关注。此次竞赛吸引了来自82个国家的17000多名学生参赛,其中三分之二为MBA学生,他们大多来自世界顶级院校,其中包括美国的哈佛、耶鲁、西北大学和纽约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西班牙的ESADE和法国的INSEAD(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 欧莱雅举办这次竞赛的目的,是为以后的招聘预演,同时,也引出了全球招聘的话题。 点评:欧莱雅集团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佛朗西斯·万舍(Francois Vachey)先生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招收最好的人才是欧莱雅公司的生命和活力之源,经过几年的比赛,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已成为检测参赛学生战略性思考能力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工具,招聘经理也因此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参赛选手的表现。”事实上,目前已有近70名优秀的参赛者加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欧莱雅公司。 为了实现全球效率与当地市场反应力的双重目标,跨国企业不仅要形成与多变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战略目标,更要开发出能有效实施战略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企业文化。最关键的,就是建立企业的全球招聘文化。 私募股权 影响力指数:★ 路线: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孙大午案,使私募股权这一话题再次浮出水面,私募股权融资,是企业向一个或多个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与资金供应者签订股权投资协议和股权认购合同,是相对于企业通过私募而非公募上市的方式进行的股权融资的总括。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是一种长期投资性资金,有7到10年的封闭期限,可以通过长期投资达到较高的回报。 目前大陆民营企业直接在深圳、上海交易所上市困难比较多,而资金需求比较急迫,所以一些企业在情急之下便采取私募股权的方式融资,导致了种种问题的出现,而孙大午案,则使这一冰山逐渐露出水面,直到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点评: 国内知名专家朱武祥教授认为:私募股权的出现,在于企业融资的困难。 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时宜的法律约束和监管政策约束,限制了金融契约自由,使企业和投资者在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方面的分歧难以有效解决。 实际上,私募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最具有效率和效益,他们在信息、评价、风险承担和收益分享合约安排以及监控等方面比正规的银行更有效。金融创新不需要鼓励,更重要的是废除那些不合时宜的法规政策,我们的金融创新会大大加快。经理人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