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塑造 >> 正文
品牌危机管理           ★★★ 【字体:
品牌危机管理

作者:佚名     人气:32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危机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品牌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
  品牌管理者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无论你是多么有名的企业,都不可能不遇到危机。对企业而言,危机每时每刻都有发生的可能,而且作为一种公共事件,任何组织在危机中采取的行动,都会受到公众的审视。实践证明,一个组织如果在危机处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失当,将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受到致命打击,甚至危及生存。
  危机管理可分为危机预警和危机处理两类。前者是在危机发生未雨绸缪,建立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后者指在危机发生后如何处理应付。
    品牌危机预警
  除开不可抗力的因素,危机往往是有征兆的,因此,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必不可少,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品牌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危机,并在其中预先做好预防的准备。有了这个计划,企业才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有条不紊地拿出自己的应对之策。
  例如国外的反倾销指控给一些中国企业带来了危机,实际上这种危机往往经历了一个酝酿的过程。国外一般情况下如对某国某一产品进行倾销指控,往往会先在媒体上大造舆论,如公布倾销产品对企业的危害,发表“受害”企业的声明,展示“受害”企业的困境等等。如果行业协会、企业的驻外机构能够保持灵敏的嗅觉,就可以察觉出蛛丝马迹,及时通知国内企业采取防范措施。这时企业可以通过放慢出口速度、提高出口价格等手段打下“预防针”,因为一般反倾销认定的出口价格是以前三个月为准,这样可以尽可能降低被指控的风险。当然企业的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加强内功修炼,提高产品竞争力。
  国外企业对危机的防范已经形成一套较先进的机制,如很多国际大公司在企业内部设立了首席风险官,专门处理企业危机。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高层离职、诉讼、媒体负面报道都做了计划和工作流程,一旦出现问题,会迅速采取某计划解决。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一是可设立专门的新闻中心,或委托咨询公司公关部门,与媒体和行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保护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危机来临之前,能够预先得知;二是可以设立专门的企业发言人,与外界尤其是媒体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品牌危机公关
  什么是危机公关?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属于危机管理系统的危机处理部分。
  危机公关三步曲
  尽管企业采取诸多防范措施,危机仍难以完全消除,一旦危机发生,就应该立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公关行动。
  一、危机公关的准备期。
  企业在遇到危机时,决不能听之任之,应该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尤其是专家参与成立危机公关小组,调查情况、对危机的影响作评估,以制定相应计划控制事态的发展。
  1、动作要快
  由于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造成极为严重的局面。因此危机公关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就是反应要迅速。在最短的时间里介入危机,尽可能地争取媒体甚至是政府部门的声音,帮助自己说话,避免事态的无谓扩大。一个优秀的企业越是在危机的时刻,越能显示出它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
  2、确定危机级别
  一个国家在遭受重大危机时,会适时地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调动全国资源来解决危机。如美国在9.11事件之后,立即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一个国家即一个企业,总统即是总经理,在企业内部可以借鉴国家的危机处理机制,将危机定级,针对不同的危机宣布企业进入某一危机状态,举全企业之力,解决危机。

  3、无可奉告是最愚蠢的处理方式
  要明确哪些话是可以说的,哪些话是不能说的,但最忌讳的是什么都不说。“无可奉告”一类的词语就像斗牛场上挥舞着的红布,只会引起人们更强烈的好奇心。要充分集合公司各个方面的资源,在公司内部与外界之间做好沟通的桥梁。在这一阶段,需要有专人24小时监控媒体与舆论的发展情况,并随时根据新的状况发出自己的声音。
  联想到国内一些企业在危机时刻,往往是铁将军把门,或者是用两个保安用手封堵记者镜头,或者万般无奈之中让一两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出场,却都是一律的“无可奉告”之类的不合作言辞。其公关意识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令人不敢恭维。
  4、企业内部要统一说话的声音。
  明确怎么去说,谁来说,跟谁说,内部要确定统一的发言人,如果董事长一个表态,总经理又是一个表态,那么事情只会越弄越糟。
    二、危机处理期。
  明确了怎么说、对谁说、说什么后,就应该把危机真相尽快告诉新闻媒体和公众。因为危机发生后,最关心此事的人,除了企业之外,还有公众舆论、受害者、竞争对手等等。
  新闻界:对于新闻界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宣传热点,可以提高媒体的影响。当事件发生时,如果当事人或者企业什么都不说,那么记者们会用猜测外加公众的情绪来完成他的报道,因为这是他的生计。1996年,美国百事可乐注射器事件中,在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投诉百事可乐的易拉罐有注射器的报道出现后的第三天,就有报道说第二宗相同的事件被发现,到第五天的报道就变成全美有12个州发现百事可乐易拉罐中发现有注射器。然而事后查明,老人在使用注射器之后随手将注射器放入了身边的空百事易拉罐中。
  公众:危机中传播的失误造成的真空,会很快被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流言所占据。如果危机发生后,没有什么人能出来说些什么。那么人们就会用想象来填满所有的疑问,谣言听多了也就成了真理。
  专家:在某些特殊的危机处理中,企业与公众的看法不一致,难以调解时,必须靠权威发表意见。企业要善于借助公证性和权威性的机构来帮助解决危机。由于在很多情况下,权威意见往往对企业危机的处理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处理危机时,一方面要做到谦虚自责,勇于承担责任,始终把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既能控制事态发展,转危为安,又能由此迈上一个新台阶。
  政府:政府的态度往往影响着舆论的导向,某些企业会说服政府质量监督等部门,让他们来告诉消费者产品的品质并无问题,或者问题的危害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在危机的处理中应该把握住两个原则:
  1、事实虽重要,态度是关键。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若一个企业在发生危机事件时,不能与公众进行沟通,不能很好地告诉公众他的态度、他正在尽力做什么。这无疑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打击,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消亡。在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说明,人们对于过错者还是愿意给予改错机会的,在事件发生后,一个企业如果有诚意,那么,对或错就变得不再重要,对人们而言,感觉胜于事实。
  20世纪70年代,一场抵制运动让雀巢婴儿奶粉危机延续了十多年。一直到1984年1月,由于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了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结束活动。在最初,人们开始关注奶粉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问题时,雀巢公司试图把它作为一个营养问题,提供了很多科学数据。公司没有正确对待社会活动家的批评建议,甚至对一些教会领袖提出的严肃的道德问题也采取冷漠的态度。人们因感到他们合法而严肃的要求被忽视而倍添敌意。1977年一场著名的“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在美国爆发了,美国奶制品行动联合会的会员到处劝说美国公民不要购买“雀巢”产品。在被抵制的十几年时间里,雀巢美国公司一直在承受着巨额的经济损失。

  而强生公司对危机处理的态度,使它获得了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广泛理解甚至同情。
  1982年9月29日和30日,在芝加哥地区发生了有人因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莱诺尔”药片而中毒死亡的事故。起先,仅3人因服用该药片而中毒死亡,可随着消息的扩散,据称美国全国各地有250人因服用该药而得病和死亡,一下子成了全国性的事件。
  强生公司经过对800万片药剂的检验,发展所有这些受污染的药片只源于一批药,总共不超过75片。最终的死亡人数只有7人,且全在芝加哥地区。为向社会负责,该公司还是将预警消息通过媒介发向全国,随后的调查表明,全国94%的消费者知道了有关情况。
  强生公司在中毒事件发生后很短时间内收回了数百瓶药品,并花了50万美元向可能与此有关的对象及时发出信息。《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强生公司选择了自己承担巨大损失的做法,如果他当时昧着良心,将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强生公司后来重新向市场投放了这种产品,并有了抗污染的包装。强生公司不仅在价值高达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上收回了失地,还以该事件为契机,变坏事为好事,利用倡导无污染药品包装赶走了竞争对手。事故发生后的5个月内,该公司就夺回了该药原所占市场的70%。
  这说明,在很多危机事件的处理中,企业最重要的是态度,事实有时退居其次,因为舆论总是保护弱者,如果可以预见到民事诉讼的损失,主动表示关注是企业危机公关必须注意的首要原则,被动的应付只会损失更多。
    2、在24小时内将处理结果公布
  按照危机公关程序,如果一个危机发生时不能在24小时之内对其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信息真空,让各种误会和猜测产生。
  日本雪印乳业公司是业界声誉卓著、信用可靠的一家公司。2000年6月27日,其商品低脂牛奶发生饮用者食物中毒现象。事隔两天之后,雪印才公开承认有此事实,事情过了快一个月,雪印才在报纸以整版广告的形式向公众致歉,并且由于发生问题的原因说明颠三倒四,公众认为其缺乏诚意。 
  日本雪印由于危机处理不够迅速,产品回收与信息公开太慢,对应措施不力,停工两周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有110亿日元,而间接损失是雪印品牌受损程度严重,据专家之言,要恢复原有信誉需十年之久。 
  国内的红太阳集团生产的“彼阳牦牛壮骨粉”在国内保健品市场一直比较畅销,2000年9月,彼阳牦牛壮骨粉20000303号产品被卫生部抽检为不合格批次产品,实际上不合格的产品仅仅是一个批次,而且这个批次产品数量很少。正在南方视察市场的红太阳集团总裁得知产品被抽检为不合格的消息后,急飞总部北京,迅即召开董事局会议,并向全国各分公司发出紧急通知:不惜一切损失,立即回收市场上所有批号为20000303的彼阳牦牛产品,责令全公司实行整改、自查、整顿,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但是,由于未能在24小时内把处理结果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误以为所有彼阳牦牛壮骨粉均不合格,还是导致了产品销售的明显滑坡。事后,红太阳集团在质量管理上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使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并且该集团专门成立了危机管理小组,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危机公关培训,扎扎实实地补上了这一课。经过9个月的努力,“红太阳”才艰难地赢回市场。

  三、形象恢复期。
  在这一期间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公司信誉与商业形象,重新取得客户或是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的信任。对于重大责任事故,导致社会公众利益受损时,企业必须承担起责任,给予公众一定的精神补偿和物质补偿。在进行善后处理工作的过程中,企业也必须做到一个“诚”字,只要顾客或社会公众是由于使用了本企业的产品而受到了伤害,企业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以示诚意,并且给受害者相应的物质补偿。对于那些确实存在问题的产品应该不惜代价迅速收回,立即改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以表明企业解决危机的决心。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取信于民。

中国营销传播网 作者:曾朝晖,资深品牌实战专家,北京蔚蓝远景营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品牌》《中国营销导刊》《厂长经理日报》《标准市场研究》《酒类营销》《中国营销传播网》等媒体专栏作家;品牌人格化理论及品牌十五步法则的创立者;以稳健、敬业的作风,为海王药业、AB集团、喜阳集团、伊利集团、白沙香烟、新大陆地产、枪手集团、大海食品、光磊实业、赛洋科技、CEC手机等上百家知名企业提供品牌诊断与战略规划、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及咨询服务;创意拍摄广告片40多条;被十多家企业聘为营销顾问、品牌战略顾问;著有专业论文五十余万字,著作《品牌制胜-中国第一本本土品牌实战MBA教案》等。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