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测评 >> 正文
危机压迫下的中国品牌         ★★★ 【字体:
危机压迫下的中国品牌

作者:佚名     人气:65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品牌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它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趋向,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品牌的特征是凭借感觉把提出要求者与品牌联系起来。企业成功的因素并非机器,而是人和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品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价值观,而且日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绝大多数商品出现了过度供给,因而相互竞价。而好的品牌可以把价值相同的商品提到更高水平上,或者使较小的质量差距显著拉大。在世界各国企业都注重品牌营销的时代,中国品牌现状令人不容乐观。
  现状
  作为世界出口大国,中国每年出口大量的电脑、DVD机、电冰箱以及其他消费品。但是在欧美市场,除了有顾客知道当地中餐馆提供的青岛啤酒外,很少有人知道科健手机、联想电脑、TCL电视等中国品牌。
  请关注这样两组数据:第一组:在饮料市场上,国内8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购,国内品牌仅剩健力宝;在洗涤用品市场上,全国4大年产超过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3个;在食品医药行业,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30%-40%;在啤酒产业,年产超过500万吨的企业合资率已超过70%;在感光材料行业,除乐凯仍在孤军奋战之外,其余都被柯达购并。第二组:在一次“北京居民国货意识”调查中,下列产品被看作国货的比例是:荣事达洗衣机48.5%,TCL彩电46.2%,飞亚达表43.8%,格兰仕微波炉33.1%,澳柯玛冰柜31.5%,蒙妮莎服装26.4%,达芙妮鞋6.4%。这几种品牌是知名度较高的国产品牌,可是被认为是国货的比例均未超过半数。
  第一组数据是20世纪90年代初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引起的结果,许多为大家所熟悉的国内名牌在被外资并购后,逐渐从市场上销声匿迹,有的即使还在抛头露而,其状也是岌岌可危。第二组数据源于国内企业品牌名称洋化,也许是受改革开放初期普遍性的“崇洋”心理影响,也许是为了显示企业产品的时尚、新潮。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上,一方面,中国品牌在外资并购中沦陷,另一方面,现有的中国品牌穿洋装,被消费者误以为外国品牌。毫无疑问,中国品牌处于危机压迫下。
  原因
  外因
    外企之所以选择品牌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主要达到四个目的。其一,减少进入中国市场的风险;其二,利用中方企业的资源;其三,消灭竞争对手;其四,获取高额利润甚至垄断利润。
  内因
    中国很多企业品牌意识淡薄,急功近利,为了引资不惜无偿出让品牌,不注意保护和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美国营销专家LarryLight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办法就是拥有占有统治地位的品牌。”品牌是企业实力所在,企业如果没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谈不上发展。
  对策
  提高品牌意识,由制造业大国进军品牌强国。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却是国际品牌弱国,在品牌百强榜上无一席之地。多少年来,中国的产品似乎成了价廉物美的代名词。在全球各大都市的高档百货公司、精品店中并不难找到挂着别人商标却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既然我们能够为别人生产优质的品牌产品,为什么不能创造出为国际市场认同的自有品牌呢?
  中国企业在外资并购中,应吸取教训,准确评估自身品牌价值,避免品牌资产流失;不应为了引资而自贬身价或让步过分;在并购中应掌握企业运营的关键,特别是渠道和营销,不要轻易转让品牌,应牢牢掌握品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保持相对独立性。

  加大品牌创新力度,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立品牌最重要的标准是要具备区别于其他产品、服务和企业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来自于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企业竞争行为更偏向于长期优势,而支撑这种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则是企业的核心优势,它是企业独占的其他厂商难以模拟、复制的竞争优势,只有凭借这种优势,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致落败。企业为了保持或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把智力和知识融入到经营品牌的实践中,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品牌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只有当国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与国外品牌抗衡时,打出国产品牌方能显示其威力,才能被消费者接受和青睐,进而提升品牌的价值。
  重视产品命名,树立独特品牌。一个贴切而绝妙的品牌命名能大大减少产品被消费者认知的阻力,并激发顾客美好的联想,增进顾客对产品的亲和力和信任感,从而大大节省产品的推广费用。在这方面,宝洁对品牌的命名和运作非常成功,值得借鉴。我们熟知的“护舒宝”卫生巾,其中文名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卫生巾的功用和利益点,同时标注的英文“whisper”有耳语、私语、密谈,低声说的意思,再联系到产品使用的私密环境,你就会发现这个品牌名与其意境是多么吻合。我们不反对国内企业为产品起时尚的“洋”名,但是命名必须重视内涵,没有内容只有形式上的“洋化”,是空洞和肤浅的。
  注重情感诉求,开发品牌文化。理性诉求是从产品的功效来演绎感念的;而情感诉求则是在与消费者的感情联系中演绎感念的。“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品牌是短命的,其身价只是质量、价格、售前售后和跟踪服务等因素的总和。当企业在这些因素上绞尽脑汁,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时,品牌这条路也就走到了尽头。而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品牌是永恒的。因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仅仅是物质需求,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情感的消费。
经济导报   朱陆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