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品牌购买行为分析——名牌策划与品牌管理(Ⅲ) | |||||
作者:佚名 人气:66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本文应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的品牌购买行为进行了剖析,力求揭示隐藏在杂乱无章的表象之后的规律,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若干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对策。 ![]() 顾客发现问题的过程很简单,可能有意也有可能无意。发现问题后,顾客要么立即采取行动,要么积极搜寻信息为以后决策做准备。当顾客认为对自己重要的信息已经搜集得比较充分的时候,他会对品牌进行评价并决定应该购买哪个品牌。这时,如果其他条件具备,顾客的品牌购买行为发生,如果其他条件不具备,他就会积极创造条件直至购买。购买后,顾客会对品牌进行评价,如果品牌真的如预期那样,品牌忠诚由此产生。如果品牌购买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他会寻求信息为自己的购买安慰。如果他找到了令人安心的信息来证明品牌的选择是正确的,消费者会更满意;如果没有这些积极的因素来支持,他会对这种品牌不再存有任何幻想,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更不满意。他可能同别人讲起他的经历,不仅发誓永不再买该品牌,而且使别人相信该品牌不能购买。 当顾客对购买满意并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重复时,他不会经历如此细致的搜索和评价过程。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将大大简化,发现问题之后跟随着记忆的搜索,这种记忆的搜索伴随着先前的满意将会显示出明显的趋向,导致再一次购买行动。品牌的忠诚由此而产生,又被持续的满意所加强(图3)。 ![]() 1.4.2 厂商对策分析 针对顾客在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中的行为特点,厂商在广告宣传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某一品牌的广告应通过提供相对详细的信息来解决产品的优点; ②企业应了解顾客觉得重要的那些功能,并尽可能有力地宣传其重要性; ③广告应强调购买本品牌的较低风险,从而增强顾客品牌购买的信心; ④广告应该强化该品牌与众不同的独特异质; ⑤品牌商应该采取持续的多媒介宣传办法,以为顾客寻求信息提供方便;⑥保证所有可能同顾客接触的人员熟悉本产品的功能。 1.5 减少不愉快 1.5.1 顾客行为分析 这种类型的品牌购买行为的产生是基于以下前提条件: ①顾客对品牌购买的参与度很高; ②顾客在竞争品牌之间感知的差异很少。 这种类型的顾客参与度很高,但由于对品牌差异缺乏明确的认识或感知,购买时通常感到困惑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偶然因素都有可能对购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如朋友的建议、售货员的介绍、偶然看到的广告等。 这种类型的购买,购买时顾客就没有坚定的信念;购买后,了客可能感到自己的期望得到了满足,并由此产生品牌忠诚。但实际发生的往往是另一种情况——顾客得到的满足与期望值相比有一定差距而产生不舒适感,我们称之为“购买后不愉快”。此时,顾客将寻求各种信息对自己的决策支持以减少这种心理不平衡状态。这种寻求信息的过程是选择性的,即顾客只寻求那些肯定自己购买决策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否定购买决策的信息。在通常情况下,这种信息搜寻过程会产生自欺欺人的品牌忠诚。此种类型的购买具体过程见图4。 ![]() 1.5.2 厂商对策分析 ①广告应提供肯定的信息来减少购买后的不愉快并由此激发品牌忠诚; ②在提高某个品牌被选中的可能性时促销材料特别重要; ③任何包装品都应尽量阐述与竞争对象不同的特色; ④销售机构应该被训练成“品牌安慰进”而不是“品牌促进者”。 1.6 限制因素的解决 1.6.1 顾客行为分析 当顾客的购买行为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①顾客不把某些产品的购买当作重要问题的时候; ②顾客对品牌差异的感知无关紧要。 这时他们的购买行为就可被描述为“解决限制问题的过程”。顾客经历的步骤如图5所示。 ![]() 1.6.2 厂商对策分析 ①由于顾客对这种类型的广告的关注程度极低,广告内容应该简洁、有吸引力且应经常播放。 ②由于顾客频繁转换低卷入的品牌,应当运用与品牌的一些特征有联系的方式创造性地向顾客提供一点好处,从而强化品牌忠诚。 ③该类型的品牌在广告中应该强调其功能性,而不要过分强调其表现性。 ④试用或上门推销是使顾客产生购买的有效方式,因为顾客参与度氏,在人类内在的惯性的作用下,往往是碰到什么买什么、使用什么就会接着使用直到感到厌倦。 ⑤销售环境也十分重要。一般说来,商品应放在在眼睛的水平线上,或放在靠近结算柜台的地方,包装物应当简单而且能引起人们注意。 2.组织市场 前面我们讨论了消费者市场上品牌购买行为,下面我们对另一市场——组织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2.1 组织市场与消费市场之比较 组织市场和消费者市场存在着差异(表1),了解这些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组织市场的购买过程。 ![]() 总之,组织市场和消费者市场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足以使组织市场显示出与消费者市场完全不同的行为特征。因此,只要掌握了组织购买过程中若干特殊问题,对分析消费者市场所使用的方法稍加改变就可以用到产业市场。 2.2 组织市场品牌购买的若干特殊问题 2.2.1 谁参与组织购买 组织性购买通常由采购中心进行,该中心典型地包括一群来自不同部门对某一品牌进行评价和挑选的人。对于不同类型的购买,采购中心的人员构成是不同的。当要预期采购中心可能由哪几种人组成时,图6的模型是很有用的指导。该模型说明可以由组织面对着的商业风险和它对于产品燉服务的复杂程度的感觉来预测哪几种类型的人将介入购买。 ![]() 2.2.2 预期采购中心成员的作用 为了更清晰地讨论采购中心成员的作用,我们将其成员分成五个类别,即:使用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和控制者。 使用者是那些在组织内部使用该商品的人。这些人是购买过程的最初发起者和最终满足者,通常在购买开始时由他们写出要求清单。当出现两个或更多个相互矛盾的使用群体时,就会带来难题。管理人员需弄清楚谁是主要的使用者,谁是次要的使用者,并就满足每个群体的需要找出合适的平衡办法。 影响者的范围非常广泛,通常包括两类人:第一,通过解释品牌要求产生直接影响的直接影响者;第二,通过提供非正式信息来间接影响的间接影响者。不但组织内部的员工有时甚至外部人员也能成为影响者。 决策者有最后决定购买哪种品牌的权力。管理者、使用者、购买经理、委员会都有可能是决策者。 购买者是那些有正式权力来安排购买的人员。这种人通常是指购买经理。 控制者是控制流入采购中心信息的每个人。这可能是管理者的秘书也有可能是采购经理。 必须知道同一个人可能扮演两种以上不同的角色。品牌商面临的挑战就是鉴别出每个人扮演什么角色和采购中心的任何一个人何时变得更有影响力。 2.2.3 购买模式:Robinson组织购买模式 Robinson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展了一种如图7所示的模式,将组织购买过程描绘成经历八个阶段的过程。这个在1960年发现的模式,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 这个八阶段模式描绘了经历的购买阶段,而投入到任何一个阶段的时间和精力则由购买的类型决定。组织的购买类型可划分为三种:新任务、修正重购、直接重购。这三种类型的采购暗示着购买中心作出努力的程度。表2对这三种类型的购买进行了比较。 ![]() 3.结束语 本文是近年来我们对品牌市场购买行为进行研究的部分成果。由于篇幅限制,大量具有启发性的实战案例并没有被录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在本系列的第四部分,我们将介绍品牌营销的基本理论。 运筹与管理 陈晓剑,杨成中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