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中国进口鞋大市场与品牌经营         ★★★ 【字体:
中国进口鞋大市场与品牌经营

作者:佚名     人气:82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国产鞋价格优势明显;打好品牌经营这张牌;积极推进在境外发展加工贸易;采取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实施多层次创新,开创品牌多元化;兼顾内外销,未来专卖店以乡村为走向。叙述了我国鞋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品牌经营。
  世界鞋业中心东移亚洲,中国成为鞋业大国。出口鞋金额已从1985年的2.57亿美元、1990年的16.07亿美元,增长到1998年的83.91亿美元。中国鞋在美国、欧盟占有60%的市场。与此同时,我国进口鞋业也逐步形成可观的市场。从1985~1998的13种进口鞋从几万双一跃而至几千万双,在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封闭市场转变为开放市场的现实面前,特别是国际跨国公司的产品和资本的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的竞争国际化程度与日俱增,加之市场不断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所以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手段和方式,全面提高企业参与竞争的整体优势,已成为当务之急。
  3月29日国家经贸委在京召开“品牌经营与企业发展研讨会”,研究如何在我国推动品牌中介机制建立和发展,使我国品牌经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赶上国际品牌经营的步伐。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于珍在讲话中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参与竞争的手段和形式,正在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在诸多非价格竞争手段中,品牌竞争越来越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中国进口鞋的态势
  据海关资料显示,1997年中国进口鞋达9446.65万双,金额35833.33万美元,比1996年增长1.4%;1998年进口鞋7307.96万双,比1997年减少2158.69万双,下降22.8%,进口金额29042.03万美元,减少6791.29万美元,下降19.05%。中国的进口鞋类源地包括世界55个国家(地区),1998年比1997年整体下降同时,从欧盟、日本、东盟进口鞋量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来自韩、台、美三地进口鞋金额占到八成以上。其中自韩国进口占中国进口鞋总额的39.86%,自台湾省进口占中国进口鞋总额的35.82%,自美国进口占中国进口鞋总额的18.11%。
  来自欧盟进口鞋金额占4.35%。包括比利时、丹麦、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芬兰、瑞典13个国家进口302.69万双,比上年增长15.48%,1262.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79%。其中来自意大利进口鞋203.6万双(占自欧盟进口总量的67.26%),比上年增长22.21%,901.97万美元(占自欧盟进口额的77.44%),比上年增长55.84%。中国自意大利进口鞋金额不到意大利鞋出口总额的2‰。
  自日本进口131.04万双,比上年增长7.9%,1046.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08%,占中国进口鞋总额的3.60%。
  来自东盟(除文莱、老挝)进口145.34万双,比上年增长7.61%,539.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2%。
  今年以来,进口鞋止跌回升,1月份进口额538.65万美元,比1998年同期252.96万美元增长112.9%。预计中国鞋市场对进口鞋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一是国外驻华商社及三资企业白领人员的增多;二是国内一部分富裕阶层人口扩大;三是一些负担少追求时尚和名牌货的年轻人,构成了进口鞋的消费群体。
  国际鞋商青睐中国市场
  据说,全球历史悠久的皮具品牌的百丽(BALLY)不久前在全球进行一次“脚丫子”的大型调查,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了解中国人的脚型特点。外国鞋商们为何对我们如此“关心爱护”?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这是一个十二分巨大的消费市场。

  意大利鞋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以中国12亿人口,其1%的市场份额就会超过意大利全国的消费量。”意大利官方虽然提出“在低档鞋的制造上不再与中国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这块大“蛋糕”,相反,意大利鞋业协会在尽量收集我国市场的信息,并把它们及时反馈给国内的制造商,使他们能够按照中国人的脚型和喜好设计款式,并辅以合理的价格。
  法国全国制鞋工业联合会董事长表示,在鞋业市场方面,中国内地仍是全球出口最大的国家,占欧洲市场逾70%的市场占有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他却对中国表示出信心,并认为法国制鞋路线与中国内地的不同。法国主要针对中上层人士的鞋市场,在制造的质量上提供质优、舒服、潮流感予客户。而中国内地产鞋价格虽便宜,但在质量上只可攻入中下层人士的市场。他期望,法国出口往亚洲的鞋能从现时的15%增至20%。
  国产鞋价格优势明显
  从我国出口鞋的对比中即可明显看出,占我国皮面鞋出口额50%以上的美国市场上,每年我国对美国出口的皮面鞋数量占美国市场份额的60%,但价值只占40%。每双鞋平均单价只有7.1美元(合人民币60元左右),是最便宜的鞋。而单价最高的意大利鞋,每双平均大约23.8美元(约合人民币200元),比3双中国鞋的价钱还高。而在北京燕莎、赛特、世都、百盛等大型商厦的鞋品专卖区,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名牌皮鞋,价格都在3-5千元,一双产自意大利的皮鞋售价高达1.3万元,国产最贵的一双还不到1千元。
  有关人士对国内市场进行统计认为,国内市场售价在300元以上,皮鞋销路就会出现困难,100-200元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进口皮鞋虽然在做工、用料方面优于国内产品,但由于运输费、进口关税等其他费用,进口鞋售价远高于国产鞋,市场占有率不高。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进口鞋的价格在短时间内还不会低于国产鞋,国产鞋在价格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中国出口鞋金额1997年比1996年增长20.1%,1998年则比1997年下降1.7%,1999年1-2月累计又比1998年2月同期下降12.5%,与此同时,进口鞋又出现增长幅度增大的趋势。这种反差应该引起重视。
  打好品牌经营这张牌
  近几年来,由于受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和亚洲金融风暴的负面影响,国内的消费能力不如前几年。这种市场形势下,中国鞋业要摆脱困难,最佳选择以打好品牌经营为宜。所谓品牌经营,是指企业以品牌为资本,通过并购、联合、现代营销等有效手段,达到外壮规模、内增效益、迅速发展的目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已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在这种态势下,一些著名的品牌价值迅速上升。据有关资料表明,′98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估结果,青岛双星集团公司的双星牌运动鞋品牌价值由上年20.89亿元上升为21.48亿元,江苏森达集团公司的森达牌皮鞋品牌价值12.75亿元。1998年全国佩挂真皮标志(中高档精品)企业已达216家,遍及26个省(市、自治区),而浙江省即占22家企业。随着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和重组,国内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和全国制鞋工业信息中心1999年1月发布,全国百家商场(鞋城)按品牌零售额排序占总零售额比例,男皮鞋59.67%达牌占第一位22.5%,第5位花花公子占3.53%,第7位老人头占3.28%);运动鞋75.88%(李宁占第一位16.24%,第9位耐克4.12%,第10位阿迪达斯占3.04%);童鞋占43.04%(新苗最高占10.42%)。中国驰名商标鞋业继双星(运动鞋)、森达(皮鞋)后去年又有回力(胶鞋)、金猴(皮鞋)、富贵鸟(皮鞋)。

  面对在资金、技术、品牌、营销手段方面具备强大优势的对手,中国鞋业品牌经营已呈现多种形式,其中不少成功者。
  采取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策略
  青岛双星集团品牌经营的作法是:
  一是对内转变经营机制。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储备品种,压缩流通环节的资金占用,全年调活资金1.19亿元,流动资金及各项费用降低6200万元。
  二是狠抓质量。去年在全国轻工出口产品中第一家获得国家进出口商品检疫检验局颁发的产品出口免验证书。
  三是借鉴世界名牌的发展之路,在全国选择建立生产基地,加快实施连销经营战略,企业由生产经营型向贸易型转变。
  目前,双星连锁店已达1060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去年,双星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产销率达98.6%,实现利润4000万元,出口创汇3300万美元,继续保持了国内制鞋业的龙头地位。
  积极推进在境外发展加工贸易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境外进行大量产业资本投资目前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进行加工、设点办厂,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属明智之举。这样既可扩大出口,又可规避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同时也为国际化经营创造经验,打好基础。
  森达集团在中国英特网上制作主页,向全球展示“中国鞋王”企业风范及款型各异的“森达”鞋。森达集团走出国门,到号称世界制鞋王国的意大利,挑选一流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在技术、人才、管理上与意大利接轨。他们在意大利建立技术中心,聘请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专家担任技师,用西欧的原辅材料替森达集团定牌生产。其中以西欧风格为主导的进入西欧市场,以东方风格为主导的产品进入中国和东南亚市场。这种品牌输出目前还是国内第一家。
  1999年将有100万双由意大利生产的森达牌皮鞋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实施多层次创新,开创品牌多元化
  广东省东莞芭迪有限公司,其前身是1986年由香港迁入的皮鞋制造厂。该鞋厂在香港是数一数二的,从50年代开始,便一直为欧美厂商进行皮鞋的来料加工业务,几十年来,曾生产过不少世界顶尖牌子的皮鞋。开创一个品牌相当不易,但由于芭迪公司有着数十年制鞋经验,且随时可掌握世界最新潮流信息。借助这些优势,在短短几年,芭迪发展得很快,创出了一系列简洁明快、高雅大方的职业女性高档皮鞋,深受女性欢迎,并在市场上占有可观的份额。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在全国的分销点达到100多个。
  在创新牌子时,芭迪公司刻意在选材方面花功夫,使新的品牌价格更趋大众化,扩大消费层。芭迪牌子多元后,其产品销路更显畅通。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该公司更注重了解国情,尽量使世界潮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生产适合中国人品味的产品。此外,根据不同消费层的需求,也兼顾生产价格趋大众化的产品,让更多人能穿得起名牌鞋品。该公司的目标是将芭迪品牌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使芭迪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成为一间有知名度的连锁鞋店。
  兼顾内外销,未来专卖店以乡村为走向
  在台商对大陆投资连锁店形成热潮之后,永恩国际集团1992年创“达芙妮”品牌并开始内销大陆市场,专卖店已增至150余家,为节约专卖店选址的时间与成本,永恩集团采用“搭配车”的方式,麦当劳、肯德基店开在那里,“达芙妮”就开在那里。未来该公司设专卖店以乡村为走向,主要考虑住宅区,不直接在大城市与其它品牌竞争。

中外鞋业   吴东彦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