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中外商业品牌比较分析         ★★★ 【字体:
中外商业品牌比较分析

作者:佚名     人气:58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商业品牌是指商业零售企业自行设计并使用于其所经营商品的品牌,其目的是为了使其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本文通过中外商业品牌发展比较分析,说明了商业企业建立商业品牌的必要性和意义,对商业零售企业实施商业品牌的条件做了简要介绍。
  一、中外商业品牌发展比较
  所谓商业品牌是指商业零售企业自行设计并使用于其所经营商品的品牌,其目的是为了使其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在西方,商业品牌的运用由来已久,早在1892年英国的玛尔科公司就开始经销PB商品。在1995年的食品额中99%是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马狮百货集团(Marks&Spencer)所销售的商品统一采用自己设计的品牌“圣米高”(St.Michael)。日本最大的连锁店大荣公司的自有品牌商品在品种上占10%,在销售额上占20%,在毛利率上占30%。另据美国自有品牌制造协会提供的资料,1992年7月至1993年7月美国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14.8%,而在全美的超级市场所经营的商品中这一比例高达19.5%,自有品牌商品销售额年增长率为3.2%,比其他品牌高出一倍。
  与国外对比,中国的商业品牌发展显得相形见绌,没有得到商家的一致认同。然而,随着国内商业零售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有实力的商业零售企业从国内市场变化以及国外相关经验中已逐步认识到商业品牌对企业赢得市场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开始关注商业品牌工作,并尝试开发本企业的自有品牌商品,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案例。创建于1937年的上海开开百货商店(现上海开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1987年开始实行品牌战略,使开开牌产品获得名牌称号,其中开开牌衬衫名列“中国十大名牌衬衫”,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上海华联超市自1997年推出“勤俭品牌”,覆盖商品品种达2000多个,当年销售超过2亿元;上海市商委重点发展的50个商业品牌总销售产值1997年达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
  二、大中型零售企业实施商业品牌的意义
  1.提高生产与需求的衔接度。由于商业零售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能够通过市场调查和经营实践准确、快捷地了解和收集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信息和消费趋向,通过自主生产和委托加工的方式,开发生产出相应产品并予以销售,使得生产更具有针对性,提高生产和需求的衔接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2.可以在与生产商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生产企业在初创名牌之际,必须得到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的帮助,往往会对商业零售企业许诺优惠条件。但随着市场的打开,生产商就会为扩大自身利益,一方面自已开设专卖店,分割流通利润;另一方面则提高产品进价甚至要求获得商品的定价权。如果商业零售企业能够创立自身的商业品牌,让生产商按照特定要求来制造和包装商品,就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拥有价格自主权,并可以用其抵制其他生产商的漫天要价,从而使商业零售企业在与生产商的交往中变被动为主动。
  3.取得价格优势。与生产者品牌相比,实施商业品牌的一大优势便是价格低。欧美自有品牌商品比一般同类商品价格低30%。日本大荣公司集团的自有品牌分为三类:1万种优质产品比同类全国畅销货便宜10%~20%,150种低价产品比一般同类商品价格低15%,而另外40种商品则比品质相近的名牌产品便宜30%。究其原因,首先,商业零售企业直接从工厂进货,省去很多中间环节,加速了资金周转,降低交易费用和流通成本。其次,商业品牌商品仅在开发商品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销售,其广告宣传可以借助行业信誉,在商场内采用广告单、闭路电视、广播等廉价方式进行,而且由于商业零售企业品牌数目不多,可以将广告费集中进行品牌推广,使得单位商品所耗费广告费用大为减少。再次,实施商业品牌的商家一般都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拥有众多的连锁分店,可以进行大批量销售,使生产取得规模效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作为无形资产的品牌投资效益。品牌形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会在有效使用中磨损贬值,相反,合理使用越多,其增值就越大。因此,如果商业零售企业能创立自己的商业品牌,将自身的营销个性和形象融入其中,就可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这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商业品牌建设将商业零售企业的良好商誉和无形服务转化为对商品的信任和支持,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优秀的商业品牌形象可以为商业零售企业新开发PB商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节约庞大的广告宣传费用,并可为商品在所属连锁店中的销售扫清障碍。
  5.多角化经营,可分散风险。近几年来,各大城市兴起商场热,许多豪华型商场纷纷建起开业,导致商业零售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加之各商场之间不能突显各自的经营特色,出现了“你有我也有,你无我也无”的竞争局面,导致了商场整体效益下滑。面对商业界普遍存在的这种销售情况与市场消费趋势相背离的困境,许多商业零售企业也萌生了投资其他行业,以分散风险、增加收益的念头,并付诸了实施。事实上,实施商业品牌是大中型商场摆脱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商业零售企业可以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商品开发、生产、供应基地,并逐步培养和积累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力量和经验,从而为进入生产制造业领域开展多角化经营进行必要的准备。随着条件的成熟,商业零售企业就可以在增强企业整体实力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以及生产与销售的互补性,较为容易地获得双重利润。
  三、商业零售企业实施商业品牌的条件
  1.商业零售企业需达到相当规模。商业品牌是在连锁经营的商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被商业零售企业广泛采用。商业零售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大,其实力足以与生产企业相抗衡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实施的目的也在于实现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并运用企业良好的商誉,取得消费者信赖,从而把自行开发设计的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出去。因此,具备相当规模和实力是商业零售企业实施商业品牌的首要前提。
  2.应拥有稳定、可靠的生产基地,保证自有品牌商品供应。商业零售企业实施商业品牌战略,必须确保所生产的自有品牌商品质优价廉,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商业零售企业自身的商誉和实力保证外,所选择的生产企业的合作态度、生产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以及交通状况等因素也至关重要,商业零售企业必须对生产企业的选择作出慎重考虑,以获得一个稳定、可靠的自有品牌商品生产基地。
  一般而言,商业零售企业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保证自有品牌商品的供应。第一,委托生产商制造方式,即商业零售企业根据获取的市场需求信息,对商品的规格、类型、原料、包装等方面进行设计,进而委托生产企业按照具体要求生产制造,在销售时采用自有品牌。在这种方式下,共同的商业利益构成了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合作基础,生产企业之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品牌转而生产商业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商品,原因也就在于希望借助商业零售企业的品牌优势和宠大的市场网络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如美国的马狮集团拥有近千家供应商为其生产圣米高牌商品,而马狮集团并不需要向其中任何一家进行投资。第二,自设生产基地,即商业零售企业自行投资设厂和通过收购、兼并进入生产领域,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开发生产某些商品,并使用自有品牌进行销售。这对商业零售企业的各种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使商业零售企业获得了更为稳定的生产基地,并节约了交易费用。

  3.选择合适的商品品种。从我国国情出发,作为刚实施商业品牌工程的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在自有品牌商品品种上应有所选择,不可贪多求广。一般而言,对具备以下性质的商品成功的可能性较高:一是购买频率高的商品。因为购买频率高,商业零售企业就可实行大量开发订货,利用规模效应,实现自有品牌商品的低价格。另外,还可使消费者与企业的接触更为频繁,容易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节约营销费用。二是单价较低的商品,消费者对产生品牌商品都有一个消费试探的过程,单价低,就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和机会成本,加快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如果商业零售企业能切实保证该自有品牌商品质优价廉,那么,很快就可以打开销售,占领市场。三是专业技术性较低的商品,这种商品消费者可以自己的商品知识对商品质量进行鉴别,有利于商业零售企业在创立品牌初期与其他生产企业竞争。而对于专业技术性较高的商品,如彩电、冰箱、照相机等,价格通常较高,消费者购买的风险较大,因此,消费者需要更多地依靠商标和生产企业的知名度、技术实力等间接地对商品品质进行判断。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类生产领域已诞生了许多知名品牌,并已深入人心,如长虹、格力、海尔等,商业零售企业在初创品牌之际应避开这类商品,选择专业技术性较低的商品进行开发,以提高战略实施成功的可能性。
商业经济研究   李铁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