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开发 | |||||
作者:佚名 人气:47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本文通过零售商品牌的内涵及现状分析来说明开发自己的零售商品牌的必要性。在客观分析零售商品牌开发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零售商品牌开发的基本构想及几种切实易行的方式、方法。 二、零售商品牌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与社会流行品牌(或工业品牌)相比,商业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有突出的优势,也有不可忽视的劣势。 (一)从费用支出上看,商业零售企业可以自产自销或直接从厂家订货,省去了一系列中间环节的费用,不需要过多的广告宣传,所付广告费用极为有限。据测算,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商品成本中一般有5~20%是广告费用支出,而这些广告费的支出最终都得由广大消费者来承担。 (二)从商品价格上看,零售商品牌商品的价格一般要比社会流行品牌低得多,这除了一系列中间环节费用和广告费用节省外,还因为零售商品牌的包装比较简明大方,不需要大量先期投入。象美国沃玛特公司销售的自有品牌饮料“美国可乐”价格要比“可口可乐”低150%。价格的优势对于我国消费群体中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三)从企业信誉上看,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商业零售企业开发的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本身的信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相对于社会流行品牌来说更能够取信于民,消费者可以真正做到“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四)从商品定位上看,商业零售企业比生产企业更能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生产企业只能通过销售业绩和市场的信息反馈来大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不象商业零售企业时刻都在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可以说,在具体商品的定位和把握消费者需求上,商业零售企业具有天然的优势。 (五)从营业推广上看,零售商品牌商品可以做到“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先考虑自有品牌的需要。在同等质量、同样价格情况下,社会流行品牌商品与零售商品牌商品相比,由于营业推广做法不同,其结果将会出现天壤之别。 零售商品牌开发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其劣势与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 (一)商业零售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实力、生产能力都较弱,在品牌形成和发展初期,生产规模、市场影响和市场覆盖面都无法与社会流行品牌相比。 (二)零售商品牌的产品质量控制在初期一般都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定牌加工之前往往缺乏对产品品质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控制,因此在质量控制方面与品牌经营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由于零售品牌是多种商品共用一个品牌或极少数几个品牌,其风险是很大的。其中任何一种商品出现了问题,都会对该品牌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商业零售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供货能力等方面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 三、零售商品牌开发的基本构想 零售商品牌的开发不是无条件无限制的,而是有一定的具体要求。作为一个商业零售企业,要想开发自有品牌,首先需要考虑这样一些因素: (一)企业规模。商业零售企业的规模大小决定了企业销售网络的规模和销售额的高低,由于零售商品牌要在质优价低上做文章,就必须向规模要效益,只有多家店铺大范围内经营才有利于自有品牌的推出与发展。 (二)企业商誉。自有品牌的推出是建立在零售商本身的商誉之上,而物美价廉的自有品牌商品又对本企业的商誉起到提高和确认作用,以取得消费者的信赖。较高的商誉是商业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的前提条件和内在优势。 (三)企业技术水平。零售商品牌商品往往在规模或设计上有别于其他品牌商品,它是商业零售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自行开发设计的产品,这就要求商业零售企业应拥有一定数量和水准的产品开发人员和品质检验人员,直接为产品的品质提供保证。 (四)商品品种。商业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商品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采用零售商品牌。商业零售企业只能选择那些品牌意识不强、购买频率高、购买风险小、单位价格不高、专业技术性较低的商品品种,譬如服装、日用品、饮料和食品等。 如何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品牌的开发,以便从PB向NB扩展?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切实易行的方式、方法: (一)“借船过海”,利用现有生产厂家的生产条件定点定牌定样监制生产。英国马狮百货集团所经营的商品80%是“圣米高”牌,该品牌的内衣是英国最走红的内衣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达英国内衣市场的50%以上。为马狮公司加工生产“圣米高”牌商品的工厂有800多家,马狮只向这些生产厂家提出原材料、生产工艺、品质等方面要求,同时提供技术支援、管理咨询等,不进行直接投资。马狮公司是名副其实的“没有工厂的制造商”。 (二)“买鸡下蛋”,采用参股合营、控股兼并等方式同有关生产厂家合作。上海开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开开”品牌,60年代公司创业之初,只是一家营业面积300平方米的前店后场专业店,10年之前,“开开”,以资本经营为纽带,先后运用参股、控股、兼并等多种方式,巩固和发展生产基地,组建全国乃至国外的市场销售网络。如今,“开开”已是一家年产400多万件衬衫、100多万件羊毛衫的企业集团。 (三)“自产自销”,实力雄厚的商业零售企业独资创建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走工商一体化之路。上海市食品集团的“上食”品牌,从一开始就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的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投入巨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改造企业原有设备,开发出猪肉升级换代产品“冷却肉”。美国克罗格公司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子,目前已拥有牫牱家自有品牌的生产厂。 (四)“搭车抢道”,借他人之力,来提高自身技术、产品、品牌开发起跑的水平。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引进桑塔纳轿车,开发“大众”品牌新车型,这样一方面达到了合资合作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直至自主开发的能力。我国的很多合营商业零售企业可以借用上海大众做法,投入少,效果好,且能在技术制高点上占有一席之地。 商业经济研究 鲍观明,李怀政,毕开凤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