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论企业的名牌战略 | |||||
作者:佚名 人气:96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笔者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名牌战略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正效应和途径,并指出了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三)提高包装技术与包装方法。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包装方法和技术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它对于吸引消费需求,开展市场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在产品包装意识上的发展至今仍停留在低水平线上。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不齿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自以为产品质量好,牌子硬肯定会声名远扬,购者踊跃。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这种做法尚无非议,但在人民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仅想以优质名牌来吸引顾客恐怕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精美包装的名牌产品,在顾客的眼中可能是“冒牌”货,会倍受冷落而无人问津。如我国出口的人参,过去采用木箱或纸箱包装,每箱20—25公斤,不仅卖不好价钱,而且还被怀疑是假人参,后改为小包装,内有木盒,外套铁盒,显得高雅大方,令人有名贵之感,不仅达到宣传目的、且身价倍增,每吨人参多卖23美元,增加了盈利。 (四)不断开发新产品。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使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同时社会需求的要求提高,变化迅速,这就要求名牌产品厂家高瞻远瞩,切不可目光短浅,一味迷恋自己的名牌产品,“几十年一贯制”,殊不知,再过硬的牌子也会被高速发展的新科技所击败。故为了防患于未然,名牌企业一定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使企业产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不断创新。当今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消费者需求千变万化,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名牌企业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方能满足消费需求,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如我国的凤凰牌自行车是享有美誉的名牌产品。然而,随着各地同类产品的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自行车的市场占有率一度下降。厂家经过市场的调研和分析,认为能否保住其“名牌”,使其市场占有率回升,关键在于敢否创新。厂家经过努力,连续推出了多种型号、色彩、样式的新产品,使其名牌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六)加强广告宣传。在当今高度发达、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小生产社会中那种“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早已过时,如果不做广告而想使其产品在万紫千红、百花争妍的商品百花园中成为一枝独秀,恐怕是蜀道之难了。国外商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推销商品而又不做广告,犹如在黑暗中向情人暗送秋波”,看来不无道理。这里说的广告宣传不仅仅指通过广告媒体宣传本企业产品,而且还包括企业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对外关系活动宣传企业的价值观,融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如积极赞助体育活动,参与社区文化福利事业、环境保护活动等。如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支持四川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资1000万元,成立了“长虹助学基金”,这不仅大大提高了长虹公司的社会形象,而且为长虹产品成为名牌产品奠定了基础。 三、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很多企业创名牌意识淡薄,在名牌战中思想保守消极防御,致使原有市场份额不断遗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愈演愈烈,名牌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永葆不衰,为此:(1)企业的决策者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在名牌战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2)创造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积极培育竞争,迫使企业决策者在创名牌中求生存寻发展。 (二)许多企业在联姻嫁接方式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盲目攀亲等问题。所谓联姻嫁接方式,是指通过与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联姻嫁接”,即合资、合作或购买对方名牌商标使用权力的方式,将对方品牌的“黄袍”穿在自己身上。目前这种方式多发生在国内企业与外商联姻热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有些企业急于占领市场,收到效益,并无意创造自己的名牌,只看到与外商“联姻”的短期收益,忘却了盲目攀亲也是有成本的,它的机会成本是制定与实施自己的名牌战略的预期收益;(2)有些企业与外商攀亲起因可能并非苦于无名牌市场,而更有可能是苦于资金缺乏,囊中羞涩。而外商却以使用自身名牌为联姻的一个条件,而且在验资评估时故意高估其无形资产。相反,国内企业只能被迫放弃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名牌。(3)有些企业纯粹出于享受合资企业的待遇急于联姻,草率地丢掉了自己的名牌。牷为了尽快扭转盲目联姻的局面,首先要逐渐创造条件使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之也享受“国民待遇”,断掉政府饭优惠餐的粮饷。其次政府在审批合资项目时要把住最后一关,对于故意高估外商无形资产而低估我方无形资产的要敢于亮红灯。 (三)很多企业以法律武器进行保护的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也不会用法。其一,商标注册意识差,注册艺术也不佳,很多企业认为自己是几十年的老企业,产品有一定知名度,市场上假冒现象尚不严重,因而认为没有必要再花冤枉钱,更多的大企业因为不知国外的商标法,自己的驰名商标被外商在他国抢先注册。如青岛啤酒、同仁堂中药等均为例证。其二,很多企业没有法律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聘用律师做常年法律顾问。在这方面,我们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企业界,企业决策者要增强商标注册意识,特别是要注意防御商品和联合商标,还要了解国外的商标法。政府要完善商标法,并定期公布国内驰名商标,使之享受巴黎公约驰名商标的待遇。推行商标注册代理制,健全代理机构。 税收与企业 丁红玲 陈培文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