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略论名牌战略与支柱产业关系           ★★★ 【字体:
略论名牌战略与支柱产业关系

作者:佚名     人气:38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结合支柱产业培育对名牌战略实施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谈了名牌战略与支柱产业的关系,即认为它们具有一致性、紧密结合性和互补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取得了些可喜成绩,涌现出如“春兰”、“美菱”、“长虹”等中国著名品牌。但具有国际竞争力著名品牌仍为数不多,许多企业尚处于实施名牌战略的起步阶段。本文就结合支柱产业培育对名牌战略实施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谈一点看法。
  一、支柱产业培育与名牌战略实施二者目的的一致性
  所谓支柱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或带动性作用,代表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一般来说,选择培育支柱产业必须坚持以下六个方面的准则:(1)收入弹性最大化准则,即某产业产品需求的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大于1,在主要大类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最高或较高。(2)生产率上升幅度最大化的准则,即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较大,技术进步的速度较快。(3)产业关联度最大化的准则,即该产业的前向、后向联系效应大,能够强有力地引导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4)产业协调状态最佳原则,包括生产、技术、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协调。(5)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准则,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成熟技术等多种资源复合体状态充分发挥效用。(6)增长后劲最大化准则,即对产业体系的发展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培育支柱产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把一个国家或地区有限的人、财、物用于关联性强、有基础、潜力大、市场好、效益高的领域,促使若干优势行业、重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尽快形成优势,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从而带动其他产业乃至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实施名牌战略的目的最主要是指站在整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事务管理和经济发展总体的角度,全面考虑评价名牌、选拔名牌“苗子”的科学标准,从而推动、支持和鼓励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成为名牌,并使之成为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契合点,借助于“名牌效应”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包括以名牌产品为突破口,提高更多产品的竞争能力,使更多的资源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以名牌企业为龙头,带动其上游、下游企业及平行企业的共同发展,建立更多的优势产品、名牌产品。具体的实施名牌战略包括:名牌扶持、名牌扩散、名牌保护、名牌宣传等战略。
  因此,从支柱产业培育与名牌战略实施都有着为发展和带动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上看,支柱产业培育和名牌战略实施具有着结合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二、支柱产业培育过程和名牌战略实施过程的紧密结合性
  由上可知,不管是培育支柱产业,还是实施名牌战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带动整个地区经济迅猛发展。但一个地区经济要得到迅速发展,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扬长避短,不断增大和发挥地区现有的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具有的经济优势,特别是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与产品优势相比较,前者处于第一位。
  因为从组织层次上看,一个产业是由若干部门构成的。一个部门又由许多企业组成。而每个企业又生产许多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产品。这些企业生产的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产品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整个产业的生产结构。因此产业结构是以产品结构为基础的。这其中,产品结构是企业的微观经济结构,涉及的微观经济领域里的活动和资源配置问题。产品结构的个别变动,通常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不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无法左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只有在若干企业或大批企业产品结构剧烈变化的情况下,才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产业结构涉及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资源配置和经济布局问题,因而它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它的变动可以改变地区经济的宏观布局、资源配置及发展方向。因此说,产业优势不是建立在个别产品优势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大批产品优势的基础之上,没有一大批优势产品,就不可能有优势产业,两者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经济建设要想持续、健康发展。不取决于个别产品的调整,但却一定取决于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基本合理,取决于经济总量,即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大致均衡。

  可以看出,支柱产业培育和名牌战略实施都需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客观实际,以本地区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特别是产业优势为依据,并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而进行。这就意味着二者在培育和实施过程中毫无疑问地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即名牌战略实施要围绕支柱产业选择重点和主攻方向,而支柱产业培育要借助名牌战略实施来促进。
  三、支柱产业培育与名牌战略实施的互补性
  对名牌战略实施来说;创名牌活动需要有重点。因为每个时期社会生产可供使用的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如果平均使用于不同的部门和项目。只会造成效益的普遍低下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保证资源的集中使用、保证重点。做到投入一批、生产一批、见效一批,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因此,创名牌活动需要有重点和主攻方向。虽然,从原则上讲,每个优势产品都可以作为创名牌活动的突破口和重点。但由于对一个地区而言,该地区的优势产品必定有较多,而且分布于不同的产业和部门。所以,为了防止分散化倾向,创名牌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必须集中从产业结构和产业调整的方向出发,选择所培育的支柱产业作为名牌战略实施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一方面,由于所要培育的支柱产业或者是在当期具有比较优势,或者是在未来具有发展优势。因此,以这些产业作为创名牌活动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能起到投入少、时间短、见效快的好处。另一方面,由于支柱产业的选择上是由政府从大局出发,站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高度来确定的。因此在支柱产业的范围内确定创名牌活动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能较好地符合整个地区的经济政策导向,创名牌活动也就能较好地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拥护和支持。
  从支柱产业培育的角度上看,虽然,产品结构仅属于微观经济结构,涉及到的仅是微观经济领域的活动和资源配置问题,它的个别变动不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的总体情况。但若干企业或大批企业产品的变动,却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或者使弱质产业变为支柱产业,或者使某些支柱产业变为弱质产业。所以,名牌战略实施所选择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将会影响到产品结构的变动,最终影响到支柱产业的培育情况。因此,从支柱产业培育的要求看,必须在支柱产业的范围内通过创名牌活动,带动产品结构变动,进而使支柱产业的培育生成。也避免使经济发展方向偏离整个地区经济政策导向,产生盲目性。
  当然,侧重于在支柱产业的范围内实施名牌战略,并不排斥其它领域开展创名牌活动。因为,创名牌活动只有全面、广泛的开展,才能涌现了更多的优势产品和精品,从而为名牌产品诞生奠定雄厚基础。并且,通过开展广泛的创名牌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竞争的紧迫感,强化全面质量意识、促使企业改革挖潜、加强管理、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职工素质等。
  根据以上分析,各省或地区在实施名牌战略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1)在全省或全地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名牌活动,为形成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奠定基础。(2)围绕着各省或各地区所确定的支柱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即侧重从各省、地区所确立的支柱产业的范围内选择一些优势产品或优势行业作为名牌战略实施的重点和主攻方向。(3)结合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变化、优势产品的转变来调整名牌战略实施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华东经济管理   杨传海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