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广告销售 >> 培训教材 >> 正文
[组图]中国轿车近期市场预测方法研究           ★★★ 【字体:
中国轿车近期市场预测方法研究

作者:佚名     人气:41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轿车市场预测方法——弹性系数法和指数平滑法,并对这两种方法在轿车市场预测模型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合理的轿车市场预测是对轿车生产量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作出权衡决策的基础,能避免任何短期行为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本文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轿车市场预测方法——弹性系数法和指数平滑法。并对这2种方法预测自变量的确定、预测的函数形式和预测动态参数的确定以及参数适应跟踪方法在轿车市场预测模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科学地预测未来轿车市场的发展方向,合理地提高轿车的国产化比例,为参与国际轿车竞争作好准备。 
  1 应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
  指数平滑技术是一种在逐次实际观察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一个预测模型的估计系数进行修正的预测方法。
  二次指数平滑是在一次指数平滑基础上的第二次平滑,用以处理时间序列中的水平和线性趋势成分。
1.1预测模型及其计算
  第1步:设时间序列为 Y1,Y2,…,Yt,…,Yn
   
  一次指数平测模型可表达为
式中:An为目前时期序列水平分量的估值;Bn为目前时期序列线性分量的估值;
   
   
1. 2预测结果分析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1988、1993年出现轿车产量的高峰,1989、1994年出现轿车产量的下滑。且1992、1993、1996年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如1988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信贷规模过大和货币投放过多,支持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膨胀,使轿车产、销量回升,出现了第一次高峰。1989年,银行紧缩信贷,资金紧张,原材料不足,随着经济调整政策的推行,轿车市场逐渐回落,又处于平销和滞销状态。
  (2)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199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年末存款余额达14764亿元,增长28%。上半年,在过旺的市场需求推动下,轿车生产企业全力超前、超速、超负荷生产,从而使轿车产量和销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3.68%和38.54%,各月产销量均为历史最大值。下半年,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出台后,汽车热销开始降温,生产企业产量和销量逐月下降,库存上升,到年底产销量开始平稳回升。尽管下半年落幅较大,全年的产销量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汽车工业本身也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其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汽车生产与其它工业同步,呈现出强相关的联系;二是汽车市场的好转依赖工业生产的回升。据以往经验而论:如工业发展速度上升5个百分点,则汽车工业进入扩张期;如工业发展速度下降5个百分点,则汽车市场将要滑坡。
  由于以上诸因素的影响,使1993年的轿车市场出现第二次高潮,预测仍然按原来的经济发展速度进行预测,所以,预测值偏低是必然的结果。
  (3)生产规模的影响。1994年市场低迷,企业效益下降,但规模经济效益已见端倪。中国汽车工业至今尚未形成经济规模,因此仍表现为速度效益型为主的特点。1994年的市场低迷造成企业的低效益,一方面销售不畅迫使车价下跌;另一方面,税制改革,税率并轨及原材料涨价,又使工厂成本上升。再加上企业间相互欠货款,资金短缺,销售环节收费较重,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步履艰难,成为生产与流通效益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
  (4)指数平滑法适用于中、短期预测。
  2应用弹性系数法进行预测
  弹性系数分析法是分析密切相关的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一般而言,一国的轿车生产、需求和保有情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是紧密关联的。 2.1预测模型及计算
  所谓弹性系数是指某一时期轿车生产量增长率与该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即:
  弹性系数=轿车生产量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本预测
  以1985~1997年为取值区间(如表2),以1997年的轿车生产量47.9764万辆为基点,兼顾国家的宏观政策、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的增长情况、“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影响及其它一些相关因素,然后对弹性系数加以修正,对轿车保有量及市场需求作出预测。
   


2. 2相关因素的确定
2.2.1 弹性系数的确定
  1985~1997年各区间的弹性系数见表3。      
   
  由表3可看出,80年代的弹性系数为4.21,90年代的弹性系数为4.12。本预测以1985~1997年的平均弹性系数4.17为基数。采取影响程度加系数法对其进行修正,最后得到各分段时期的弹性系数。影响弹性系数偏离平均值的主要因素有:
  (1) 国家将严格控制轿车的进口;
  (2) 国家将严格控制轿车的购买;
  (3)随着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轿车开始进入家庭,其家庭购车的潜在绝对数量很大;
  (4)继续控制信贷总规模,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九五”期间贷款总规模平均年增长10%,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因素对轿车需求的影响将越来越小;
  (5)随着“一汽”、“二汽”以及上海大众等轿车基地产量的增大,国内轿车市场的供需矛盾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6)“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影响,轿车价格的大幅度降低将导致轿车需求的提高,但其影响的时限性是近期较大,远期将逐年减弱。
  各因素对弹性系数的影响程度见表4。这里取影响程度系数为:极强0.3;较强0.2;一般0.1;较小或没有为0。      
   


  根据表4,可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系数(见表5),并得出修正系数及1998~2000年区间的弹性系数(见表6)。    
         
       
   
2.2.2 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值的确定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版公布的对1998~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预测值见表7。  
   
2.2.3 预测结果计算
  根据前述弹性系数公式可逐年计算出个年轿车生产量预测值,结果如表8所示。
   
  《汽车研究与开发》1997年第2期刊登了全国机械工业工作会议确定“九五”期间汽车工业发展总量目标,其中指出2000年中国轿车产量预测值为120~130万辆。本文弹性系数预测2000年中国轿车产量为12471万辆。预测结果在上述范围内,说明可信度较高(见图2)。  
2.2.4 影响弹性系数的因素
  弹性系数同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因此影响它的因素很复杂,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1)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变化。如对国民经济增长较快的某一工业在某一时期所占比例较大,弹性系数就会变小;反之,增长较慢的某部门的产值在发展中比例较大,弹性系数就会较大。
  (2)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据统计分析,千人拥有轿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轿车进入家庭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将使轿车总需求量增加,促进轿车生产,因而,弹性系数会变大。
  弹性系数预测未来轿车产量的增加,受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政府法规的影响较大,因此,应收集一个历史时期国内轿车生产量的增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多年统计平均值,因为影响弹性系数的各种因素的变化都有一个过程。以中国历史情况看,每当经济规模有重大变化,引起经济结构变革的时期,弹性系数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波动。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综合地反映出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等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总水平,反映出这些部门在发展的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而这些部门正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需求对象。因此,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决定了汽车需求市场的大小和全社会对汽车的实际购买力。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公路货运周转量反映出消费品市场的冷热状况和商品流通程度。消费品市场过热,商品流通程度高,都必然会刺激公路运量和运力的增长。从而也就促进了轿车需求量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款反映出国家调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及规模大小,反映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生产能力的投入状况。其中一部分投资和贷款将直接成为轿车购买力。因此,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的大小也决定了轿车购买力的大小。
  再者公路建设对轿车发展也有很大影响。1998年国家拿出1800多亿人民币用于公路建设,而实际完成投资2100多亿,这给轿车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2.2.5 对比分析
  (1) 弹性系数预测的优缺点
  优点:
  1)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与轿车产量的关系预测,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中扣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它也涉及了政治、经济的环境因素,对预测结果影响因素较少。
  2)预测方法计算简单,原理容易理解,数据的选用至少要大于8年,而且数据越多,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3)通过此种方法的预测,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出适度的调控,相应的对轿车的生产、需求、销售作出合理的安排,使整个轿车工业稳步发展,也可用在其它工业中,对基础性的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有促进作用。
  缺点:
  1)预测数据的收集较难。对于未来需求的弹性系数要借鉴资料的验证,推算中除参考历史数据外,还可参考国外同类情况的数据。
  2)预测区间的置信概率不能确定,对样本标准差的预测精度无法估计。
  3)短期内,预测值受经济、价格因素影响较大;长期内,影响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变化不大。
  (2)指数平滑的优缺点
  指数平滑的优点主要是简单、容易理解,计算效率高,所需要的信息储量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一定的精确度。
  它的缺点是不能预测转折点,一般仅适用于一种短期预测,对模型及平滑常数的选择在技术上仍有困难。
  3结 语
  弹性系数在短期内,预测值受经济、价格因素影响较大;长期内,影响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变化不大。指数平滑法适合于中短期预测,即两年内的预测。因此,本文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1998、1999年中国轿车生产量,用弹性系数法预测2000年的轿车生产量。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进行预测,准确性较高。
  中国轿车市场现已进入买方市场,如果不考虑生产和销售的关系,对中国轿车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中国的轿车生产企业应当走集团化生产道路,发展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形成独立自主开发能力,不断推出技术密集、高水平的新产品,这样才能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实力。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韩亮,王卫亚,陈克鹏,冯小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