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而随时把握市场脉搏,同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其根本原因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背景是商品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涵。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挫折或失败,问题多数出在市场信息不灵上。对此现象多数人已经注意到,但对其原因分析较少。本文将对市场调研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以市场为导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涵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不论以何种方式表达,都离不开市场这一重要内容。就国内学者来说,谢睦森的表述是较为全面的一种。他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主导产业或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既然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那么对市场现状和发展的了解,以及市场信息服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 商品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背景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农业、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阶段。根据预测即将到来的发展阶段,将是信息农业的阶段。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与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据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梅方权教授的分析,其对应关系大体如下: 阶段: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信息农业 工具:石器农具……铁器木制农具……现代农业机械……信息控制装备 科技:简单劳动……经验技术…………现代科技…………信息科技 经济:维持生存……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信息经济 社会:刀耕火种……手工业社会………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与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对应的是商品经济的形态。商品经济是劳动产品为交换而生产、各个生产部门通过商品交换联系起来的经济。商品交换离不开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把握。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证明,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是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关键 以海南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的商品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以瓜菜生产——主要是冬季瓜菜生产的发展,最为令人注目。海南瓜菜原来产量很小,1980年全岛瓜菜总产量仅16万t,人均仅29kg。1997年总产量达211万t,年人均产量达284kg。1997年瓜菜总产量是1980年的13.19倍,人均产量是1980年的9.79倍(表1)。1998年全省瓜菜产量又在1997年基础上增长了15.4%。
近10多年来,海南瓜菜生产不仅发展快,而且逐步采取了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其主要表现是:1)瓜菜产量中,绝大多数进入市场,尤其是省外市场销售。以1997年冬至1998年春的主要生产季节为例,海南种植瓜菜8.5万hm^2,总产量170万t,除本地市场销售外,截至1998年5月中旬,销往省外的就达105万t,总产值40亿元。2)为了有利于进入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海南冬季瓜菜生产采取了“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集中连片种植,生产、加工、运销衔接,打好‘时间差’、实施名牌战略”的经营方式。 海南的商品瓜菜生产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海南商品瓜菜生产发展过程中,生产者和经营者无不经历了增产增收的喜悦,但与之同时,也经历过产品与市场需求不一致,产品滞销,甚至卖不出去的苦恼。实践告诉人们,不了解市场,盲目生产不仅达不到提高经效益的目的,还会出现瓜菜烂在地头、亏掉老本的局面。 为了有效地发展商品瓜菜生产,从事瓜菜生产的农民,瓜菜运销企业和专业户,省、市县、乡镇政府都努力了解市场、研究市场。1997年,海南省政府组织4个考察团,由一名副省长带队,分赴华东、华北、中南、西北等地考察,调查了13个省市的30多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情况,并在农业厅内成立了市场处,专事瓜菜等农副产品产销网络的建设。由省农业厅市场处牵头,在省内外包括产地、销地、码头等处设立了25个信息站,全部实行电脑化管理,并与农业部信息中心联网,每天编印《产销信息》发往各市县和重点瓜菜集散地,同时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发布信息,指导产销。此外,各地菜农和运销专业户,也成立瓜菜运销协会等组织,及时交流市场信息。 1998年,海南省进一步总结冬季瓜菜生产的经验,在分析市场状况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合同农业生产,并于11月中旬举行“’98(海口)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会议期间合同成交200多宗,总成交金额近50亿元,其中冬季瓜菜合同成交96.4万t,29.85亿元。 正是由于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信息的研究,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海南省商品瓜菜生产路子越走越宽,经营越来越精,前景越来越喜人。关于这一点,海南省反季节瓜菜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生产经营日益有序,名牌意识日益增强,信息服务日益完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4 把握市场脉搏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市场。 农业产业化工程的启动,要从资源分析和市场调研入手,将自身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进入市场、开拓市场、占有市场上下功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产品占有市场的重要保证,它关系到与同类企业或产品竞争中,产品能否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企业或产业是否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的问题。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但对于企业或产业来说,技术创新也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要将技术创新与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研究结合起来,否则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效果不会明显。通常技术创新的周期比较长,而市场变化则非常迅速。对于提高近期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来说,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常常比技术创新来得更为迅速和直接。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谁占有市场信息,谁就居主动地位,就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强市场调研,随时把准市场脉搏,同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十分重视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十分重视做好市场预测和市场信息服务,否则经营将难以成功。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王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