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广告销售 >> 培训教材 >> 正文
市场经济下产品调研和科技信息为毛纺行业服务的探索           ★★★ 【字体:
市场经济下产品调研和科技信息为毛纺行业服务的探索

作者:佚名     人气:34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全国毛纺产品调研中心和全国毛纺科技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两大中心)是在原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转入市场经济后,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技术信息自我封锁,调研渠道受阻,活动经费停拨,国际羊毛局、纺织总会不再提供国外毛纺样品资料,使两大中心处于极为困难的处境,一些主要工作被迫停止。因此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开拓创新,为全国毛纺企业更好地服务,是产品调研和科技信息工作的重要课题。
  1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进入90年代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纺织工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毛纺工业的生产能力无论是对于国内还是国外,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国毛纺产品调研中心和全国毛纺科技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两大中心)是在原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转入市场经济后,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技术信息自我封锁,调研渠道受阻,活动经费停拨,国际羊毛局、纺织总会不再提供国外毛纺样品资料,使两大中心处于极为困难的处境,一些主要工作被迫停止。如: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产品信息自我封锁,新产品样品根本就征购不上来,调研中心自成立十几年来一直出版发行的《国内毛纺织产品精选》实物样本,被迫于1995年初停刊。因此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开拓创新,为全国毛纺企业更好地服务,是产品调研和科技信息工作的重要课题。
  2 思想转换
  通过学习使大家统一思想,认识到在计划经济下的等、靠、要,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必须积极转变思想,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得到企业的重新认可和支持,要继续发展两大中心的作用,就必须改变以前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放下架子,一切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入手,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从而提出“企业就是我们的上帝”的口号,我们一切工作的开拓发展都要以企业的需要为目的。
  3 组织转换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两大中心在各自优化、减员增效的前提下合二为一,成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转换自我机制,整顿自身组织,重整各地网站,力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更好地为全国毛纺企业服务。
  4 面向市场
  4.1 为适应市场需要成立全国毛纺两大中心网络委员会
  面对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21世纪人类将由工业社会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社会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之一,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纺织工业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也正经历着由物质资源的竞争向信息资源竞争的巨大变革之中。今日纺织业的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向技术、向设备、向生产要效益的狭小范围,而是扩展到一个向管理、向时间、向市场要效益的内涵更广泛,影响更深远的范围之中。企业小系统和社会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不仅软化了社会经济组织,提升了经济发展的集约度,而且也成为企业能量和财富增值的基础。基于上述理念,1995年以两大中心为龙头,组织成立了全国毛纺两大中心网络委员会,网员企业每年只需交纳少量的网员费即可享受大量的国内外毛纺产品的实物产品信息、科技信息,流行色实物色卡,技术讲座及科研成果论文等大量实用信息。目前已有很多国营和乡镇企业加入到这个网络中来。实践证明,企业自我封锁是一种保守的,只看眼前利益的作法,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挥企业的群体优势,增强信息的投入和传递,才能达到生存、发展和提高的目的。1998年全国毛纺两大中心网络委员会将在不增加网员费的前提下,组织网员企业携手共入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简称CTEI网),该网络作为我国“金桥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国家纺织工业局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经过3年组织建设已初具规模,并且已在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上开通,她标志着我国纺织业也有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全国毛纺两大中心已被指定为中国纺织信息网毛纺织、毛针织行业全权代理,并负责主持中国纺织信息网毛纺织信息专栏,这预示着两大中心的工作将迈入新的高度。同时也是两大中心组织转换工作的深入。

  4.2 组织出版《国际毛纺面料精选》实物样品专辑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纺织品市场中,面料和服装的流行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性课题。我国是世界毛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我国的毛纺织产品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花色品种不够丰富,后整理水平不高,产品跟不上国际流行趋势,产品设计的艺术含量和技术含量不高,为了缩短这些差距,及时吸取和传递国际毛纺织呢绒市场的变化信息,配合广大设计人员的专业创作,两大中心积极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从1995年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断开拓途径,采集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代表当今国际纺织新潮流的毛纺织面料并对其原料、风格特点、主要技术参数、用途等逐一剖析,编辑制作了《国外毛纺织样品精选》,一年三册,面向全国毛纺企业发行,深受广大设计人员的欢迎。
  4.3 编辑出版《毛纺织产品全国年会评比获奖产品荟萃》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正确地引导消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向国内外介绍我国毛纺行业中的先进企业及其生产的优质面料,为国内外服装行业和商业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实物信息,同时起到促进先进毛纺企业的发展去带动其它企业,振兴毛纺工业的目的,两大中心从1995年底开始组织、编辑、出版《毛纺织产品全国年会评比获奖产品荟萃》。该《荟萃》收集了当年全国毛纺产品调研,科技信息工作会议上评比出的新产品一、二、三等奖的全部实物样品,主要技术参数和两大中心对当年国内毛纺面料水平的调研评述。弥补了《国内毛纺织品精选》停刊所造成的空缺,得到了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有关领导,国际羊毛局外籍专家,香港华润公司及很多服装企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被一些纺织院校作为珍贵资料进行存档和收藏,它的出版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服装行业的注意和重视,为了更好地宣传获奖产品,使获奖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两大中心将制作的一部分《荟萃》免费提供给一些大型服装企业、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成效显著。
  4.4 出版《国际流行色实物色卡》
  为了使设计人员在面料设计、配色及时装设计中做出最佳选择,从1996年开始两大中心以国际流行色的预报为参考,经翻译、补充、制作成下一年度的国际流行色实物色卡,每个色样均配有染色参考配方,并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展示色彩的整体应用效果,深受毛纺织、毛针织、服装等企业的欢迎。
  4.5 开展毛纺科技信息计算机检索系统服务
  1992年两大中心承担了纺织总会《计算机毛纺科技检索系统》课题,经过历时5年的不断努力,建立了初步的中文数据库,内容包括羊毛、羊绒、新型化纤等各种毛纺原料的初加工,梳理、纺纱、织造、染整等工艺技术及毛纺产品的设计开发,检测标准,纺织机械,市场动态等,信息检索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1995年开始已经为全国毛纺企业提供检索系统技术资料目录240篇,根据企业需要检索和邮寄有关资料,由于其选择范围大,针对性强,深受好评。

  4.6  组织全国毛纺工艺技术学习班
  为了满足广大企业设计人员的要求,从1996年开始两大中心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毛纺织产品设计培训或研讨,聘请纺织界资深专家、学者讲授他们各自几十年来在设计开发、创优、夺牌中的丰富经验及对新原料、新设备、新织物、新色彩的使用和理解,包括精、粗毛纺织物的设计方法、风格特征及后整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特别是介绍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经验和办法,从而达到了提高毛纺企业设计人员素质的目的。
4.6 加强信息传递提高获奖企业的知名度
  两大中心至今已组办过19届全国毛纺年会,但以往年会上对新产品的评比仅限于颁发奖杯、奖状,对推动企业的发展作用不大,因此企业对评比越来越不重视。为了让广大毛纺企业拿出反映企业水平的高、精、尖产品参加评比,同时使《荟萃》能够真正反映当年毛纺行业的水平,从1995年第17届年会上开始,两大中心加强了对获奖单位、产品、名次的宣传力度,即在《中国纺织报》《中国纺织经济杂志》《中国纺织产品价格快迅》《毛纺科技》《毛纺技术经济信息》等全国性纺织报刊上刊登,并通过中国信息中心增值网的电子广告栏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的纺织快迅专栏及网上公告专栏,在国际互联网络上向国内外公布。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获奖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提高了两大中心、全国毛纺年会在企业中的形象和地位,同时也促进了获奖产品的销售。
  5 效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以上工作的开展,两大中心的同志在思想上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摆正了自身的位置,甘当企业的服务员;在组织上完成了初步调整,提高了两大中心在毛纺行业中的形象和地位;在工作中得到了全国毛纺同仁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工作进入了新的良性循环,日常工作开展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由初期的3项增为8项,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在经济上走出了困境,扭亏为盈,并年年有节余,增添了新的设备。由于有了经济保证,一些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工作也得以展开。由于工作开展得好,得到国家纺织工业局、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纺织高等院校和国际羊毛局有关领导、专家(包括外籍专家)的好评。例如:(1)在全国毛纺企业中一些领导已经感到参加毛纺年会的重要,参加年会的正式代表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63人增加到1997年的146人)。参加年会评比的产品也逐年增多,产品水平也逐年提高,特别是每届年会的参评产品中都有采用上届年会学到的知识开发出的新产品。(2)某企业的一位设计人员从《国际毛纺织面料精选》中的一块样品得到启发,采用精、粗纺纱交织,开发出一种凹凸效果的新产品,被香港一家公司独家经营,每年定货达数十万米,给企业赢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6 结论
  虽然毛纺工业面临较大的困难,但困难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只要我们坚持面向全国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充满以企业需要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不断调整自我机制,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开拓创新,重视科技信息的传递,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两大中心一定能够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产品调研和科技信息工作也就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北京纺织   司徒伟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