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调查,对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工作存在的三个问题,即认识问题、条件问题、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了促进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工作的四点建议。 现场统计是运用统计科学、运筹学以及其他以生产作业现场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管理方法,来提高现场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显然,从现场统计的含义可以看出,现场统计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种方法与工具,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理应受到企业的认可与重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现场统计工作是个“门外汉”,严重影响了现场统计在企业的研究与推广。为此,结合近几年开展现场统计研究会的工作经验,我们就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以期寻找有效的对策,加大企业开展现场统计工作的力度,同时也有利于现场统计研究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一、认识问题 据调查,企业对“现场统计”首先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1.概念不清。什么是现场统计?多数企业对此概念认识模糊或认识错误。不少人望文生义,如有人认为,现场统计就是到企业现场去搞统计,有人认为现场统计就是统计现场,还有人认为现场统计就是企业统计员日常的统计工作。很少有企业能对现场统计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概念上的模糊或错误,导致企业产生不正确的行为。如我们邀请企业加盟现场统计研究会,企业多数是派统计员参加、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企业对现场统计研究不热心、不积极,或认为自己已经参加了统计学会,无须再加人现场统计研究会。 2.视野过窄。调查中,我们不否认有些企业对现场统计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如有人认为现场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解决现场管理中的问题;有的认为现场统计主要应用在企业纳产品质匾管理方面;也有人认为现场统计属于管理科学的范畴等等。这些认识虽然是正确N,但视野过窄,认识不全面。其实,现场统计研究的领域很宽,如数理统计、运筹学、最优化方去咏婊,其研究的对象也很多,不仅局限于质缴管理,而且用在改想现场管理的多方面,如成本管理、作业管理。现场优化外方面精可以广泛应用现场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宽口径上说,现场统 计研究范围涵益管理方法现代化的多个空间。 3.畏难而退。在开展现场统计研究会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认为现场统计的理论 和方法大都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很复杂,难以掌握,随之产生畏难心理c这种认识有一定的误 区,客观上,现场统计研究要借助数理统计、运筹学等高等数学的理论与方法,但现场统计理论 方法体系中,并非都是复杂高深的数理知识,有时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就可以解决企业现场管理中的大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管理中的量化 比例将会越来越大,现代自然科学的数理方法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显然,前企业对现 场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这种方法科学性强,解决问题有深度、有效 果,必将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企业也大可不必畏难而退,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4.对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企业认为,现实中的企业管理用得最多的是定性管理,定量管理虽有,但很简单,只需运用“加减乘除”初等数学就可以解决问题,无须使用复杂的数理技术,现场统计技术学不学、用不用都无所谓。这种认识比较肤浅、比较短视。一般说来,企业及其管理处在低水平时,其管理方法大都是定性管理,或只使用简单的数量技术c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水平,高水平的管理不仅要注重定性方法,而且更注重定量方法,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度”的把握。现场统计正是以解决企业经济活动中“度”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可以说、越是深层次的数量问题越需要依赖现场统计;企业管理水平越是提高,越对现场统计感兴趣,现场统计研究会的工作越好开展。 二、条件问题 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工作的障碍虽然有主观认识上的问题,但客观条件的制约也不容忽视,条件因素同样影响着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工作。 1.人员问题。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应该有掌握现场统计理论与方法的专业人员来研究思考,如果仅依靠企业现行的统计员或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或一般管理人员是难以胜任的。目前,我国极大多数企业对现场统计工作陌生,关键是缺乏懂现场统计理论与方法的人员。即使企业中有人对现场统计理论掌握了一鲜半爪,但因专业功底不足,或因缺乏对此科学感兴趣的团队,其个人只好“望研兴叹”。 2.机构问题。企业现场统计的研究工作,究竟挂靠哪一个部门,是由职能部门来研究?还是由直线部门来研究?是由统计人员来研究还是由质量管理人员来研究?莫衷一是。事实上挂靠哪一个部门,由哪个职能人员来研究场统计问题,都有点力不从心。因为,企业中的现场统计应用,往往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即涉及到理论本身的问题,又涉及到企业的技术系统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的经济系统问题,由各类人员成立项目小组,协同研究才是最好的选择。 3.手段问题。现场统计在解决企业的现场管理问题时,有时需要试验,而且是反复试验,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加大了研究成本。企业在任务紧,短期利益置于首位的前提下,就很难支持现场统计的研究试验工作,因而研究手段问题也成为企业中开展现场统计工作的一个障碍。 4.管理者素质问题。影响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企业的行政指挥者——第一把手的素质。如果企业的行政指挥者对现场统计研究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就会支持本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工作。否则,假如企业的行政指挥者对现场统计业务一无所知,则该企业对现场统计研究就不感兴趣,注定现场统计研究工作在该企业很难开展。 三、环境问题 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目前,企业从事该研究所需要的5部环境不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场统计研究在企业的重视与推广应用。环境问题主要。以下两个方面: 1.现场统计的理论知识传递扩散不足。可以说,之所以绝大多数企业对现场统计认识模1或望文生义,主要原因还在于现场统计的理论知识在企业没有得到传递与扩散。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力量。如果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何以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又何以能j生对此科学研究的迫切性与积极性?必须承认的是,目前我国现场统计的理论知识仅属于少s高校、少数教师、少数研究人员“专用”,高校尚且如此,企业的状况可想而知。由于现场统计o理论知识在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扩散,必然制约了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的研究。 2.产学研之间联系与结合不密切。就目前来说,现场统计的研究“一头热”、“一头冷’“热”在少数高校,“冷”在多数企业。如果高校与企业联系密切,能将现场统计研究的“热量”传递给企业,原本“冷”的企业也会变得“热”起来。但事实上,我国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较少,企学研结合很不密切,已是普遍现象。这种状况如果长期下去,高校的现场统计研究成果仅停留在科学理论的研究状态,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种理论研究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同时,企业因;人指导而缺乏研究能力,对此项研究最终就会失去兴趣。现场统计研究工作如果不是以广泛I企业参与为基础,那么,现场统计的研究只能成为“阳春白雪”或“曲高和寡”。 四、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促进现场统计研究工作在我国企业的蓬勃开展,我们提出]下四点建议:。 1.提高企业的认识水平,调动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工作的积极性。要以各种公开发行I企业管理类刊物为媒体,广泛持久地开展现场统计研究的宣传工作。要向广大企业传播现场统计的作用、现场统计的理论、现场统计的应用、现场统计的成功案例。通过宣传,可以帮助企;认识现场统计,从而有效地调动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2.要为企业培养掌握现场统计理论与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事业的成功在于人。企业Z落实现场统计研究工作必须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推动。因此,建议以省、市地方现场统计研究会为依托,由省、市科委相关机构来牵头,由地方经济委员会来协助,共同标好企业的现场统计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企业有了自己的业务骨干,就会对此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必然有;于现场统计在企业的研究与成果推广。 3.充分发挥高校的中心作用,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结合。加强产学研结合是促.企业开展现场统计研究的有效途径。在产学研结合中,高校与企业的受益是双向的。高校依企业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面向生产实践开展自己的研究,使得科研直接产生生产力,因而。具生命力;企业以高校为后盾,可以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达到了“借鸡下蛋”的效果。 4.采用矩阵制组织结构,建立项目小组,卓有成效的开展企业现场统计研究工作。面向。业开展的现场统计研究工作,仅靠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两个人是难以解决大问题的。因为现场统计要解决的问题有时涉及到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安全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多门、多人员之间开展的同研究。管理中的矩阵制组织方选,通过度立临时项目小组,吸收企业;关工作人员参加,就可以卓有成效地从叹现场统汁的研究工作。 数理统计与管理 吴价宝 肖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