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暑假,我们一行3人旅游来到北京城。一天,骄阳似火,几乎快将整个京城烤焦。在北海公园的树荫下,我们准备休息片刻。不一会,一位衣着典雅脱俗,看上去文静、清秀的小姐微笑着朝我们走来“今天好热,女士们想喝点、吃点什么?”“谢谢”我们中有两人同时回话。那小姐紧接着说:“我是北京商学院的学生,暑假里被美国肯德基炸鸡公司聘为临时职员,公司为了征求中国顾客对肯德基炸鸡的意见,在这公园设置了免费品尝点,还准备了一些免费饮料。”那小姐指着公园东南边的小餐厅,“各位能否帮助我的 工作。谢谢。” 我们随着这位小姐走进了餐厅。餐厅内,大理石地面,奶白色的墙纸,粉红色的窗帘,两边墙上各有一排古铜色、方形的鸿运扇,正面墙上挂着巨大的迎客松图,20多张大圆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宽大明亮的窗户外是翠绿婆婆的修竹,……这儿的一切使人感到仿佛身处春天。 待我们盥洗完毕,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彬彬有礼地请我们就座,并在每个人面前摆放好以塑料袋盛装的白毛巾,随之送上苏打饼干和白开水,以消除口中异味,片刻又送上油亮嫩黄的鸡块。 稍事品尝后,一位女士开始发问;“您觉得这鸡快做得老了还是嫩了?”“鸡块外表是否酥软?”“鸡块水分多了还是少了?”“胡椒昧重I还是轻了?”“是否应加点辣椒?”“味精用量如何?”“还应加点什么佐料?”“鸡块大小是否合适?”“这块鸡卖0.9元是贵还是便宜?”……其项目十分详细,令人赞叹。“那么,您对餐厅设计有什么建议呢?”她边说边拿出一大本彩色画册,显示了各种风格、色调和座位布置的店堂设计。她一边翻着画册,一边比划着这个餐厅的设计、问我们一些问题,诸如:墙壁、窗户的色调和图案,座椅靠背的高低,座次排列的疏密,室内光线的明暗等等。 为了使气氛更轻轻松愉快,她随便地聊起北京的天气和名胜古迹,尔后,谈话很自然地又引入她的需要。“您认为快餐店设在北京哪儿最好?”“象您这样经济状况的人每周可能光顾几次?”“您是否愿意携带家人一齐来?”……最后,她询问了我们的地址、职业、收入、婚姻和家庭状况等。 整个询问过程不到20分种。那位女士几乎收集到了我们能够给予的全部信息。临行前,引我们入座的那位男士又给我们每人送上一袋热腾腾的炸鸡,纸袋上“肯德基Kendagy Co.”的字样分外醒目。“带给您的家人品尝,谢谢您的帮助。”他轻声说道。 1987年,我们听说美国肯德基炸鸡公司在北京前门开业,他们靠着鲜嫩香酥的炸鸡,纤尘不染的餐具,纯朴洁雅的美国乡村凤格的店容,加上悦耳动听的钢琴曲,赢得了来往客人的声声赞许。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当初肯德基公司设置品尝点的良苦用心及其价值。我想,我们的企业也应象肯德基公司那样,以深入细致的调查去开拓市场。 《市场营销案例实例与评析》 宋小敏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