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竞争激烈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企业不应该停留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上,而要以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为导向,树立全新的国际市场营销观念。 在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竞争激烈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企业不应该停留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上,而要以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为导向,树立全新的国际市场营销观念。 一、 国际大营销观念国际大营销观念是为了适应90年代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合作的多元化、多极化和国际市场的多国竞争性、全方位开放性、经营多集团性和跨国性而形成的新观念。这种新观念必然要求企业对国际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灵敏度和适应能力,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有利于发展出口生产经营并赢得国际市场用户的生产销售组织体系。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和我国的比较优势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在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服务等方面,力求达到国际市场要求的水准并突出我国产品的特色,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高国外目标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推动国内市场的发展。实现这一营销目的的关键是要加强国际市场的调研,时刻把握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在出口产品中由于不了解国际市场而导致的营销损失已达近亿美元。 二、 产品优化观念树立国际市场营销的观念必须从产品优化观念入手,逐一的进行研究并制定实施策略。无论国内、国际市场,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产品的竞争。我国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乏力,主要是因为设计不良而且更新换代慢。在国际市场上面对需求变化急剧的消费者和更多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一定要推出更新、更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才能站稳脚根。在对日本7家企业46种商品调查中,有76%从设计阶段就朝着全球市场方向努力,13%是针对特定的海外市场开发的。在上述46种商品中,其中29%是世界通用型商品,还有57%的通用程度很高。根据这一经验,我国企业产品只有进一步国际化、标准化,为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大批量生产提供可能,并为用户的使用、维修及售后服务提供方便,才能真正进入国际市场。 三、 服务优化观念服务优化是指各个企业采用为国际市场购买者或用户千方百计地提供各种各样优质服务的途径来争夺国际市场,占有国际市场。在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国际市场中,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贸易协作关系的进一步加强,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而且产品质量、标准、功能的差别逐渐趋同。因此,国际上的消费者不再被潜在的产品匮乏而必须购买某企业的产品,他们购买行为日渐成熟,需求弹性增大,选择性增强,这就迫使企业除了生产大量物美价廉、满足需要的产品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利用“优质服务”这一内涵广泛的市场营销方式吸引大量的用户和消费者来争夺国际市场。日本的汽车之所以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并取得竞争优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特别注重为顾客提供系统完善的服务,尽力解决国外用户的各种困难。 四、 盈利观念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利。盈利水平是企业经营国际化效果的综合体现。企业从事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材料、能源利用等情况,机器使用效果等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盈利水平得到反映。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经营中,盈利水平不高,甚至亏本经营的现象屡见不鲜。我认为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打破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对外经营中必须树立盈利观念,利用自己的优势,以低成本、低价格、高质量的产品策略进入国际市场,才能得到良好的收益。其次,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盲目“单打独斗”,小规模、单一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内耗行为,要优化资源结构,组建企业集团,追求规模效益。再次,要从时间价值观念去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积极利用一切先进的科学的经营手段来最大限度地缩短从费用发生即生产要素投入开始到盈利的时间,降低这一经营过程的时间成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满意的产出,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角度来控制国际化经营过程,进而提高国际经营效率。 五、 风险观念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存在,必然加大营销的风险。最近几年来,由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市场营销的风险日益增大。对这种风险企业不但要考虑,而且必须承担。如果企业能够在有效掌握市场多变性、复杂性的条件下,结合企业内部条件优势,寻找发现营销机会并通过正确的营销战略,使内外环境和条件协调平衡,就可以变风险为机遇。如果企业把握不好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就会失去机会,甚至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国际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主要表现在: 1. 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 2. 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3. 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营销方案选择更加多样。 4. 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营销难度更大。 六、法制观念企业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必须树立法制观念。不但要遵守国内法律、法令,而且必须遵循国际惯例,掌握国际法和有关各国经济法规知识,自觉运用国际法和各国经济法规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必须具有依法经营观念。 辽宁经济 刘元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