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客流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完成指标的难度和压力都是相当大的。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及实施方案。 1 营销现状 由于公路争流激烈,严重地冲击了铁路运输市场。根据客流调查天津站旅客上车人数1996年比1995年下降221万人(日均下降6055人);发送旅客人数,1996年比1995年下降136万人,(日均下降3726人);售票张数1996年比1995年下降179万张(日均下降4904张)。可以看出,客流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而1997年发送旅客任务是920万,客票进款29000万元,完成这样的指标,难度和压力都是相当大的。若不改革旧有体制,开拓营销渠道,铁路运输工作将处于被动局面。 2原因分析 2.1机制不健全; 2.2用工及分配制度不合理;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竞争意识不强,营销积极性小; 2.3售票方式不适应; 2.4旅客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使得旅客择“优”出行; 2.5其它运输业的争流。 3 对策及实施 3.1组建营销队伍。 客运系统和各车间分别成立营销组,共有成员180名,各营销组定期分析市场态势,捕捉信息,结合各自项目主动出击,抢占市场。计划室主动摸信息,与市外办、体委、国旅、中旅、大专院校等110个单位建立购票业务关系。同时和报社、电台、电视台联系、遇有加开临客提前宣传,引导市民购票。 3.2改革用工及分配制度,减员提效。 3.2.1将运输收入、发人任务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人头。站台客运员过去只负责迎送列车工作,现在每趟车到达后,客运员进行宣传、询问、发现中转需要买票的旅客,直接领到候车室帮助买票,送票到座位,平均每月堵漏截流达10000余人。 3.2.2在售票、上水工种等10个岗位实行计件工资。制定了售票员、上水员计件工资管理办法,通过试行取得了较明显效果。如:售票车间计件工资明码标价,售票员每售一张票拿7分钱,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售票员最高月清算1700多元,最低的398元,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1996年12月人均售票6884张,实行计件后月人均售票9944张。 3.2.3把剩余票额、加挂车辆纳入考核。计划室严格卡死各口剩余票额返还时间,热门车提前6h返还,其它车提前24h返还,视旅客流量向做好票额的二次分配。重点运输,提早做好客流调查,积极组织加开加挂。1997年春运期间,1月18日至3月8日组织加开临客86列,加挂硬卧30辆,开行学生选线专列6列。 3.2.4清理岗位上富余人员。托儿所原有保育员11名,只有3个幼儿入托,减下8名人员,充实到卫生清扫岗位。 3.2.5压缩在岗人员。实行撤、并、兼岗作业,一人多岗,一岗多职,多岗轮转。如客服车间软席候车室客运员除负责本岗工作外,轮流在进站大厅值岗,全客运压缩岗上人员38人,充实民工工作,辞退民工62人,月节省开支21700元。 3.2.6实行竞聘上岗。1997年12月,在售票车间进行试点,实行值班员竞聘上岗,通过竞聘有3个值班员解聘。班组实行优化组合后,3名售票员转岗,从而增强了职工危机感和责任感。 3.3扩大宣传,减少旅客流失。 3.3.1售票处门前设广播站,不间断向旅客通报客票发售情况。 3.3.2售票大厅设咨询服务台解决旅客购票各种疑难。 3.3.3在南出口设横幅标语引导下车旅客购票。 3.3.4售票大厅设大型电子显示屏,公布2日内70余趟车100多条剩余票额信息,每5min重复通告一次。 3.3.5在新闻媒体进行营销宣传,电视、电台26次,报刊53次。 3.4 扩大营销领域,方便旅客购票。 3.4.1设站内售票点。在出站口设“下车旅客购票口”;站台设流动售票点,使旅客不出站就可以买到车票,换上车并在站台办理10趟列车中转签字业务;在第6候车室设应急售票口。 3.4.2扩大电话订票范围(原只对合同单位)。每日有19趟车866硬座、硬卧票用于市民电话订票,送票到家。专票专用方便市民,杜绝后门票。 3.4.3与9922信息台联合开办电话订票。订票电话由1台增至3台,昼夜服务,预订5日内车票。 3.4.4市区郊县设售票点。市内繁华区、塘沽区、大港区、津南区、交通银行等处设7个售票点,方便旅客就近购票。 3.4.5与农业银行筹办计算机联网售票。在各区、县农业支行筹办售票点22个,售票网点覆盖全市。 3.4.6售火车月票。发售天津至北京间往返火车季票,方便旅客出行。 3.4.7调整售票窗口。按旅客购票集散时间,增加10个窗口,并延长发售日期,减少旅客购票时间。 4 效果 全面完成运输任务。发送旅客人数完成计划的101.5%;客票进款完成计划的131%。攻关期间(1997年1月~12月)新增设的售票点售票119021张;市民电话为旅客订送票171389张;组织加挂车1749辆,加开临客390列,扩大运输能力53万人。为重点旅客服务40828件。 通过一年来的攻关,车站营销机制得到健全,职工营销意识和营销力度得到加强,今年春运,计划室提早进行客流调查,预测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针对节前一是学生客流大,达4万多人,并与探亲流、外地经商流交织在一起;二是春节放假日期长,旅游客流较日常增长的特点,采取了“多加挂、开临客、少停车”的办法,在分局支持下,春运期间共加挂车140辆,加开长途始发临客156列,多运送旅客132500人,及时缓解了客流的紧张状况,抢占了运输市场,不仅增加了车站的经济效益,同时树立了车站的良好形象。1997年全路较大客站检查评比获小组第一,继续保持“文明车站”称号。 铁道技术监督<199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