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世界零售市场出现的四种趋势,并结合中国商业现状,根据这些趋势对1998~1999年我国的零售商业前景作出判断 近年来,世界零售市场出现了四种趋势,这四种趋势可以概括为:(1)每个市场的零售模式都在向风格各异的定位方向发展;(2)各种模式和市场的革新以及流通力的改善都在迅速提高;(3)真正独具特色的零售商品的品牌对于商业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4)在任何模式和市场中,成功所需要的技术和执行标准进一步提高。 以零售模式定位的风格各异为例,1995年以来,世界范围的专卖店、超大型超市、会员制商店、网上购物等方式的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提高,成为零售商业的主流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给我们以启发,结合中国商业现状,可以对1998~1999年我国的零售商业前景作如下判断: (一)商业资本将进进一步集中化。商业资本集中是商业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内商业与国际大型商业企业竞争的需要。只有走资本集中之路才能使自己生存和发展。事实证明,资本扩张对于目前的商业企业来说并不现实,盲目扩张可能会使企业背上难以甩掉的包袱,使企业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因此,走资产重组、挖掘经营潜力、低成本扩张的道路才是明智的选择。 (二)大型零售企业低利润运行。随着市场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零售商业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企业平均利润率已经从过去的15%降低到目前1.5%的水平。如果说以前我们的许多大型商场是“闭着眼睛挣大钱”的话,那么现在更多的商场是面临“瞪着眼睛赚不着钱”的窘境。其基本原因是近几年我国零售企业超常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了居民购买力增长速度,必然导致购买力分流,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在低利状态下运行而能生存,零售企业就只能在降低进货成本和经营费用上“练真功”。 (三)商业业态结构调整速率加快。如果说“1998年是大百货商场的倒闭高峰年“缺乏科学性,那么,说1998~1999年是零售业态结构调整的时期,而且调整的速率会大大快于以往则是确定无疑的。购物中心、专业店、大型便利超市可能会是很有前途的业态形式。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商业经营者们似乎患了“业态选择消化不良综合症”,各种不同业态在这几年中充分展现,但企业经营者对各种业态尚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企业适合哪种业态缺乏科学论证。这就造成了消费者不知道最应该到什么样的商店去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能凭着感觉购物,商家在选择业态时,同样是“跟着感觉走”。 (四)企业营销方式不断创新。自1992年开始,我国消费品市场就逐步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这一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倾向、消费决策、消费权利等都产生了飞跃。这就要求商业经营者全面认识买方市场,根据消费行为的变化,在营销方式上创新,包括企业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手段与方法创新等。例如在组织创新方面,国际上许多大企业已经用团队结构、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等新的组织结构,取代了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一方面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也使企业更能适应变动的市场环境,这也是我国商业企业发展的方向。 商业经济研究 马义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