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零售业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高潮,零售业将是一个发展迅速、格局多样、竞争激烈的领域,零售方式也将出现巨大的变化,本文从无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变化 如同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一样,零售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一种零售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经历了成长、鼎盛、衰退等不同阶段,最后退出市场。从发达国家商业发展的历史上看:零售方式的发展已经有过三次质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的标志是百货公司的建立;第二次飞跃的开始是超级市场的诞生;第三次飞跃的展开是连锁店的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立新的零售方式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百货公司的产生花费了80年的时间,而超级市场的建立只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本世纪80年代以来,“Shopping Mall”这种大型零售方式在发达国家产生,它将再一次推动商业零售方式向前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市零售业已经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为辅的开放格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零售业发展曾受限于计划经济体制。这使得我国的零售业发展相对落后,即使是在大中城市,其发展水平仍大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从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零售业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高潮,零售业将是一个发展迅速、格局多样、竞争激烈的领域,零售方式也将出现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大型零售企业仍具竞争优势,但面临严峻挑战 大型零售企业往往占据了城市的繁华地段,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牪牨世纪的到来,大型零售企业凭借其实力,仍将处于商业零售业的榜首地位,但竞争将会十分激烈。这个竞争包括:国有商业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涌现的其他零售方式与国有商业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国有零售企业、股份制零售企业与国有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有资料表明,非国有零售企业已占零售市场份额的75%以上,非国有零售企业的崛起,加剧了零售企业间的竞争。 从发展来看,尽管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突出,但挑战还是严峻的,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才能固守阵营,参与竞争。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进入商场,不仅限于购物、休闲、娱乐,获取信息也成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零售企业已开始全方位出击,与各种其他形式的竞争对手展开角逐。如:百货商场为了与各种连锁店、超级市场等零售方式竞争,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展了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战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它们采用多办一些受顾客欢迎的活动来吸引顾客,每当到夜幕降临,人们纷纷涌入大型百货商店去聆听著名演奏家的表演,使单纯的消费中心变成了充满文化气息、消费和娱乐为一体的公众乐园,让顾客在购物之余获得愉悦的心情。它们还采用向顾客发放用户卡,直接为顾客邮寄的方式,帮助顾客解决困难。它们甚至提出,要努力使购物变成顾客生活中“难忘的事情”。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其他商业零售方式参与竞争,其经营实力将与大型零售企业平分秋色 其他商业零售包括:超级市场、连锁店、方便店、仓储式商店等其他方式。这些新型的商店零售方式的优势表现为:代表了大流通的要求,经营灵活、便捷,尤其适合中小型企业;分布合理,商业覆盖面广;交易成本低,出售的商品有价格优势等。据统计表明:1992年以来,北京已建立超级市场76家,便民店559家,仓储式商店近30家。这些零售方式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其经营水平不高,所以在人员、设备、时间、流通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毛利率的居高不下,使这些零售方式的销售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现在,一些连锁店、超级市场 已经开始下大力气开发市场、改善服务,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规范经营的内在机制。有的商店已打出“One-shopShopping”的经营思想,即顾客可以在其中一次购物中购齐所需的生活用品。这些经营思想的贯彻必将创造出稳定的顾客群,推动这种零售方式的发展。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关注这些零售方式的发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流通领域改革工作的重点,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可以想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这些零售方式的发展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到21世纪,这些零售方式其竞争实力将与大型零售企业平分秋色。 大型零售企业向商业集团和综合商社迈进 为了顺应市场对零售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大型商店零售的发展将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增强竞争实力,形成商业集团。二是从事跨行业经营,走综合商社之路。世界零售额排名前10名的企业,都是以连锁方式经营的大型商业集团。如美国西尔斯公司(Sears-Roebuck)在海外的113个国家中有138家子公司,48家专业商店,420个邮购点。连锁经营的商业集团,能在核心机构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它的优势在于既保持了规模经济,又满足了消费分散化的需求,同时减少了投资风险,避免了重复开支,有利于社会资金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大型零售企业立足于原有主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不仅保证商品供应,而且还为顾客提供相应的饮食、休闲、娱乐活动。在拓展经营领域中增强了实力,扩大了规模,跳出了原来的经营圈子,开辟了新的经营门类。由此形成工商结合、批零结合、内外贸结合,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全方位开发的综合发展格局。在国外,这种零售方式已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可以预测,到21世纪,它必然成为我国商业零售业中的生力军,将会有更多的大型零售企业向商业企业集团和综合商社发展,逐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走上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目前,郑州亚细亚商场已成为大型零售企业连锁经营的尝试者,从1993年以来,亚细亚集团已拥有连锁店5家,特许连锁店5家。在发展中它们统一领导、统一组织货源、统一核算、统一商品价格、统一仓储运输、统一规范服务,已为大型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摸索了一些宝贵经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有条件的大型零售企业向“Shopping Mall”发展 Shopping Mall或译为“购物的林荫道”,是商业零售方式的新生带。其建筑面积一般都在10到15万平方米左右,经过整体设计的建筑群,具有布局合理、装饰谐美、环境优雅的特点。它云集众多商家,集购物、休闲、娱乐、美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种零售业与服务业新的集聚形态和经营总汇。ShoppingMall的形成和发展,透视出零售业向竞争的更深层次演化的事实,即零售企业通过ShoppingMall的项目运作,实现更大范围和规模的连锁经营,进而增强现代零售竞争中日益加重的分销能力。目前,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新近崛起的发展中国家,Shop pingMall已成为现代城市零售方式中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据美国有关部门资料表明,1994年美国销售额中的50%是从 ShoppingMall获得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大型零售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寻求既适合自身发展,又适合经济环境和消费者需要的新型经营方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消费的个性化发展,都要求零售企业作出相应的反应,一些具有竞争实力的大型零售企业必然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如:万通集团正在北京阜成门的万通新世界商城开始如此模式的运作。许多外国专家通过实地考察也认为,ShoppingMall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乐观的前景。 非商店零售异军突起,加快现代化步伐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非商店零售方式也悄然而生。非商店零售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直复市场营销,即邮购目录介绍产品、电话订货销售产品;直接销售,即由专销售人员逐户推销;购物服务,即以特定方式专为特定顾客提供购物服务;还有通过环球网(worldwideweb)销售产品等等。目前,全球至少有12000个供应商通过worldwideweb向大约350万客户提供商情进行交易,交易额已占全球商品交易额的4%,预计到2000年,世界范围内顾客利用信息设施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将达到5000亿美元,占目前采购额的8%。对供应商来说,通过交互网络购销可以使制造商、中间商以最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最为广阔的销售空间,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市场与销售信息的获取能力与处理能力,将库存商品和在途资本的占用压缩至最低限度。对于用户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将需要产品的某些特性输入终端,网络就可以自动提供一个备选清单,顾客再经过逐步设立约束条件而选出自己最为满意的产品。通过媒介充分了解商品后再购买,可以减少购物的盲目性,增加理性购买。据美国两位教授的调查表明,82.5%的网络用户通过网络进行购买活动,其中85%的顾客对网络购买十分满意。当然也有些人认为网络购买存在检索困难,软件使用不太方便等问题。可以预测,随着交互网络的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营销方式。通过交互网络购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优势突出,这将成为零售业不可抗拒的大趋势。正在走近的电子商业时代,必然加剧市场的竞争,而使商业利润趋于平均化,认识和开发这种非商店零售方式,是众多零售企业必然面临的挑战,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谁把握了机会,谁就会在商战中处于优势地位。目前,非商店零售业已在我国开始出现,它方便、快捷和足不出户的零售方式,深为承受巨大压力的现代人所喜爱,如:北京电视台的电视商场,销售额呈上升趋势;又如:一本叫“布尔达”的图书,其邮购销售额十分可观。面向21世纪,高度发达的电讯业和运输业将促进非商店零售方式更快的发展。 可以预想,新的零售方式将不断涌现,威胁着现有零售方式的生存。大型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大型零售企业要么惨淡经营,要么走连锁经营、综合发展之路,或者向ShoppingMall进军;其他商业零售方式和非商店零售方式也将异军突起,极大地冲击零售市场。商业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商贸 陈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