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报刊发行业务竞争愈来愈烈,报刊零售业务逐步蚕食邮发报刊市场的原因,并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加强报刊零售业务的经营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自从邮发报刊失去一统天下的局面后,报刊发行业务面临的竞争愈来愈烈。竞争不但反映在报刊订阅方面,更明显地反映在零售业务上。目前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社会书刊批发户正在快速增长,并逐步蚕食邮发报刊市场。这些专业户除了经销非邮发书刊外,还大量批发经销邮发杂志,他们具有时间早、折扣高等优势,使邮政部门陷于被动,导致一些比较热门、销势较好的报刊在邮发渠道中逐渐趋于萎缩,原来在邮局批销进货的个体零售商也逐渐转向社会专业户要数。这种状况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如下: 首先是我们在思想上对抓好零售业务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注重抓订阅而忽视了零售这块阵地,因而也就不注重零售方面的有关信息,也就没有较为得力的对策措施可言。 其次是我们在运营机制上缺乏竞争实力,有些方面甚至出现混乱状态。如运输速度未能达到时限要求,经营手段比较刻板,零售网点设置偏少。个别局为了自身利益参与跨省跨地区的批发,又进一步加剧了零售市场的混乱,同时也给社会专业户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次是部分报刊社或印刷厂家违反合同,擅自实行多渠道发行,并对个体批销户优先发货,从而使大量邮发报刊提前进入非邮发渠道,严重干扰了邮发正常要数部分的销售,造成大量积压。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加强报刊零售业务的经营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1. 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增强竞争力。首先,我们不但要看到当前零售市场所处的环境,而且还要认识到一旦我们失去零售市场,就会连锁影响到订阅业务。其次在零售业务的发展上,应加大投入力度并选配优秀人员充实零售力量,要拨出一定资金发展零售网点,要增强运输能力,加快主要报刊的运输速度,积极与非邮发渠道抢时间,争市场。 2. 发挥优势,争取主动。中国邮政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向社会宣传邮发报刊,积极争取用户。在经营策略上可采取以各省报刊局为中心,成立一级批发中心,同时在省内建立若干二级批发中心,形成一个网络。对于一些销量较大、比较热门的报刊,可由省一级批发中心直接与报刊社出面洽谈,签订省内统包统销协定,其余各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运输问题上,属于省际之间的,则由一级批发中心直接上门调运,减少中转环节,从而保证在运输上达到快速高效,抢在社会专业户的前面。 3. 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维护全网利益。众所周知,邮政业务具有全程全网和联合作业的特点,报刊发行作为其中一部分当然也具有这个特点。因此我们要有全局观念,保证全网利益。首先在报刊社搞多渠道发行的问题上订销局和发报刊局要互相配合,联合一致,若订销局发现有多渠道发行现象,要积极向发报刊局反映,发报刊局认真查处并与之交涉,促使其限时纠正。其次,邮政内部要杜绝为了各自的局部利益而搞跨地区批销。跨地区批销一是不利于摸清报刊社搞多渠道发行的实际情况,二是严重干扰了当地邮发部门的正常业务,容易诱发批发折扣大战,而使邮政全网支出增加。对此,我们要吸取商业信函跨地区揽收和低面值出售邮票的教训,坚决维护全网利益,确保邮发主渠道的地位。 中国邮政 王张耀 /td>
|